一种管网雨污分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07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网雨污分流装置,包括分流箱,所述分流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分流箱的内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右侧面开设有流溢口,所述流溢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分流箱的内部设有储水框,所述储水框的左侧面与储水框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储水框的右侧面与分隔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该管网雨污分流装置,排污管和电磁阀的配合,能够对污垢进行排放,通过导流板,能够对污垢快速的排出,避免了发生污垢堆积的问题,解决了在人工清理过程中费时费力的问题,能将抽水管内部的水从排水管排出,解决了无法对沉淀后的水进行利用,浪费了水资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网雨污分流装置
本技术属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网雨污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雨水通过雨水管网直接排到河道,污水则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避免污水直接进入河道造成污染,且雨水的收集利用和集中管理排放,可降低水量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目前,我国城市大部分老城区采用的是合流制,污水直排入河流,导致水体黑臭,雨污管网分流改造成为河道控源截污的重要手段,而传统的管网雨污分流装置都是人工进行清理,在清理过程中费时费力,并且无法对沉淀后的水进行利用,浪费了水资源,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的管网雨污分流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旨在解决上述存在在清理过程中费时费力,并且无法对沉淀后的水进行利用,浪费了水资源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网雨污分流装置,包括分流箱,所述分流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分流箱的内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右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网雨污分流装置,包括分流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孔(2),所述连接孔(2)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水管(3),所述分流箱(1)的内部设有分隔板(11),所述分隔板(11)的右侧面开设有流溢口(16),所述流溢口(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7),所述分流箱(1)的内部设有储水框(13),所述储水框(13)的左侧面与储水框(1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储水框(13)的右侧面与分隔板(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箱(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8),所述过滤板(18)的右侧面与分隔板(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18)的上表面开设有等距离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网雨污分流装置,包括分流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孔(2),所述连接孔(2)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水管(3),所述分流箱(1)的内部设有分隔板(11),所述分隔板(11)的右侧面开设有流溢口(16),所述流溢口(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7),所述分流箱(1)的内部设有储水框(13),所述储水框(13)的左侧面与储水框(1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储水框(13)的右侧面与分隔板(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箱(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8),所述过滤板(18)的右侧面与分隔板(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18)的上表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过滤孔(22),所述分隔板(1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9),所述连接板(19)的上表面开设有漏口(20);
所述分流箱(1)的右侧面设有排污管(10),所述排污管(10)的左端依次贯穿分流箱(1)、分隔板(11)和储水框(13)并延伸至储水框(13)的内部,所述排污管(10)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电磁阀(15),所述分流箱(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承重板(6),所述承重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抽水泵(7),所述抽水泵(7)的输出端贯穿分流箱(1)的内部,所述抽水泵(7)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抽水管(9),所述抽水管(9)的底端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荣钱兰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澜给排水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