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综合管廊导墙的模板结构属于管廊施工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拆装方便、提高周转效率并保证施工质量的综合管廊导墙的模板结构。该结构包括混凝土垫层,还包括竖向固定于混凝土垫层上的导墙外模板、以及设置于导墙外模板内侧且与所述混凝土垫层相对设置、且横向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垫层上方的至少一个底面模板、且设置于每个底面模板上的导墙内模板;所述导墙外模板包括沿管廊纵向分布的多块铝合金外模板单元和将相邻两块外模板单元对接在一起的连接件,在每块外模板单元的外侧设置有导向及支撑机构和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了管廊导墙外模板的拆装;缓解漏浆、涨模现象,提高了模板的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综合管廊导墙的模板结构
本技术属于管廊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廊导墙的模板结构。
技术介绍
管廊作为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管廊,即共同沟、共同管道,即建于城市地下的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实现统一规划。目前管廊施工多采用两次浇筑,即从下至上,先浇筑下部的导墙部分,然后再浇筑剩余部分。导墙浇筑时,外模多采用木模板、铝模板和木塑模板等。其中,木模板需要的较多的支撑构件;支模、拆模耗时久,周转效率低;模板的搭设、转移和拆卸等均需要较多的人工成本;周转次数少;且木模板浇筑时易出现漏浆、涨模等现象,导致拆模后成型效果较差,易出现错台、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木塑模同样需要较多人工成本、支撑构件;周转效率较低;且其刚度较差,浇筑时易出现涨模现象,成型效果一般。于铝模的周转特性突出及施工质量良好,在大体量的管廊标准段结构中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铝模板同样需要较多人工;周转速度比木模板稍快,但整体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导墙的模板结构,其拆装方便、提高周转效率、缩短工期并保证了施工质量。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综合管廊导墙的模板结构,包括混凝土垫层,还包括竖向固定于混凝土垫层上的导墙外模板、以及设置于导墙外模板内侧与所述混凝土垫层相对设置、且横向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垫层上方的至少一个底面模板、以及设置于底面模板上的导墙内模板,所述底面模板为多个且沿管廊纵向方向间隔并列排布;所述导墙外模板包括沿管廊纵向分布的多块铝合金外模板单元和将相邻两块外模板单元对接在一起的连接件,在每块外模板单元的外侧设置有导向及支撑机构和移动机构。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沿着外模板单元长度方向设置的“S”型轨道、以及设置于“S”型轨道上的行走组件、以及设置于“S”型轨道两端上方的卡紧组件,所述行走组件通过设置于其底部的滑动组件沿着“S”型轨道移动。优选的,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固定于滑动块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连接轴与行走轮连接;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滑动块上与“S”型轨道滑动连接的滑动槽、以及设置于滑动槽两侧且相互对称的两个滑动缓冲器,所述滑动缓冲器包括开口槽、以及设置于开口槽内的缓冲钢球和弹簧,所述开口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滑动槽的活动腔,所述缓冲钢球的1/3体积位于开口槽外部,且通过弹簧将缓冲钢球自锁于滑动块与“S”轨道之间。优选的,所述卡紧组件包括柔性绳,所述柔性绳的一端通过固定端固定在外模板单元上,其另一端连接有卡紧端,所述卡紧端包括固定杆和卡紧块;所述“S”型轨道的两端部设置有定位块,当滑动组件处于停止状态时,所述滑动组件位于定位块与卡紧组件之间,所述卡紧端固定于固定板上的固定槽内。优选的,所述导向及支撑机构包括固定于混凝土垫板上的支撑板和导向角钢、以及连接于支撑板与外模板单元之间的可伸缩支撑杆,所述导向角钢垂直于混凝土垫层的竖直段固定于外模板单元的底部。优选的,所述导墙内模板包括左模板、右模板以及设置于左模板与右模板之间的对撑杆;在靠近导墙外模板的导墙内模板部分,其左模板或右模板通过止水螺杆与铝合金外模板单元连接;在相邻两套导墙内模板部分,其相邻的左模板与右模板之间通过止水螺杆连接;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底部通过腋角模板与底面模板连接。优选的,所述导墙外模板的上端连接有外墙导向模板,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的上端分别连接有内墙导向模板,在靠近导墙外模板的导墙内模板部分,其左模板或右模板上端连接的内墙导向模板与外墙导向模板之间通过止水螺杆固定连接,在相邻两套导墙内模板部分,其相邻的左模板和右模板的上端连接的内墙导向模板之间通过止水螺杆连接。优选的,所述腋角模板的上方设置有背楞对其进行调直,其下方设置的钩栓与底面模板连接并进行调直,防止移位;在靠近导墙外模板的左模板或右模板上设置有连接角铝,所述连接角铝设置在底面模板与左模板或右模板之间,对左模板或右模板起到斜向支撑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综合管廊的导墙的模板结构中通过采用腋角模板将左/右模板与底面模板连接,左/右模板和导墙外模板相对设置并采用止水螺杆穿设固定左/右模板和导墙外模板,其次,腋角模板的上方设置有背楞调直,其下方设置有钩栓与底面模板调直,放置移位;靠近导墙外模板的左模板或右模板上设置有连接角铝,所述连接角铝设置在底面模板与左模板或右模板之间,对左模板或右模板起到斜向支撑的作用,在导墙外模板的底部设置有导向角钢,一方面对导墙外模板进行角度调整,另一方面又起到封堵导墙外模板的根部防止漏浆的作用,保证了浇筑质量。本技术综合管廊的导墙的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管廊导墙外模板,外模板单元为铝合金模板,其可采用较大面积的铝板块制成,即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构成管廊导墙外模板的单元板块,相应减少了相邻单元板块之间的连接件,从而方便了管廊导墙外模板的拆装,减少了装模和拆模的时间;也正是因为单元板块数量减少,相应地单元板块之间的接缝减少,从而减少了易漏浆位点,同时形成的铝合金管廊导墙外模板的整体稳定性好,且铝模板拆模后,混凝土表面质量平整光洁,基本上可达到饰面及清水混凝土的要求。本技术综合管廊的导墙的模板结构的又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每块外模板单元的外侧设置有导向及支撑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沿着外模板单元长度方向设置的“S”型轨道、以及设置于“S”型轨道上的行走组件、以及设置于“S”型轨道两端上方的卡紧组件,所述行走组件通过设置于其底部的滑动组件沿着“S”型轨道移动;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固定于滑动块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连接轴与行走轮连接;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滑动块上与“S”型轨道滑动连接的滑动槽、以及设置于滑动槽两侧且相互对称的两个滑动缓冲器,所述滑动缓冲器包括开口槽、以及设置于开口槽内的缓冲钢球和弹簧,所述开口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滑动槽的活动腔,所述缓冲钢球的1/3体积位于开口槽外部,且通过弹簧将缓冲钢球自锁于滑动块与“S”轨道之间,提高了滑动块的滑动稳定性。由于移动机构的设置,使得每块外模板单元仅需要两个人便可推至下一施工段,节约了施工人员,提高了外模板单元的转运速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管廊导墙的模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管廊导墙的模板结构结构示意图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管廊导墙的模板结构中导墙外模板停止移动时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管廊导墙的模板结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综合管廊导墙的模板结构,包括混凝土垫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固定于混凝土垫层上的导墙外模板、以及设置于导墙外模板内侧与所述混凝土垫层相对设置、且横向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垫层上方的至少一个底面模板、以及设置于底面模板上的导墙内模板,所述底面模板为多个且沿管廊纵向方向间隔并列排布;/n所述导墙外模板包括沿管廊纵向分布的多块铝合金外模板单元和将相邻两块外模板单元对接在一起的连接件,在每块外模板单元的外侧设置有导向及支撑机构和移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综合管廊导墙的模板结构,包括混凝土垫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固定于混凝土垫层上的导墙外模板、以及设置于导墙外模板内侧与所述混凝土垫层相对设置、且横向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垫层上方的至少一个底面模板、以及设置于底面模板上的导墙内模板,所述底面模板为多个且沿管廊纵向方向间隔并列排布;
所述导墙外模板包括沿管廊纵向分布的多块铝合金外模板单元和将相邻两块外模板单元对接在一起的连接件,在每块外模板单元的外侧设置有导向及支撑机构和移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导墙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沿着外模板单元长度方向设置的“S”型轨道、以及设置于“S”型轨道上的行走组件、以及设置于“S”型轨道两端上方的卡紧组件,所述行走组件通过设置于其底部的滑动组件沿着“S”型轨道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管廊导墙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固定于滑动块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连接轴与行走轮连接;
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滑动块上与“S”型轨道滑动连接的滑动槽、以及设置于滑动槽两侧且相互对称的两个滑动缓冲器,所述滑动缓冲器包括开口槽、以及设置于开口槽内的缓冲钢球和弹簧,所述开口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滑动槽的活动腔,所述缓冲钢球的1/3体积位于开口槽外部,且通过弹簧将缓冲钢球自锁于滑动块与“S”轨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管廊导墙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组件包括柔性绳,所述柔性绳的一端通过固定端固定在外模板单元上,其另一端连接有卡紧端,所述卡紧端包括固定杆和卡紧块;所述“S”型轨道的两端部设置有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云飞,蔡玮,赵福勇,杨珂,崔明英,薛博阳,张小航,李笑天,王润涛,冯争,孙福伟,刘杨,王海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二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