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74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线架,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放线轮和刹车盘均固定连接在转轴上,刹车片包覆在刹车盘的一侧,且刹车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另一端与刹车杆固定连接,刹车杆竖直设置,且刹车杆的上侧与操作杆相铰接,操作杆铰接在安装座上,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机架上,刹车弹簧套设在刹车杆上,且刹车弹簧的底端抵触在操作杆上,顶端抵触在刹车杆上,调节座螺纹连接在安装座上,缓冲拉簧的底端与调节座的自由端固定连接,顶端与操作杆固定连接,导向轮转动连接在操作杆上;在安装座转动连接有转盘,在操作杆上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壁面与转盘的外壁面相接触,在转盘的圆周壁上固定有安装杆,在安装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线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放线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具有刹车功能的线缆放线架的结构复杂,操作麻烦,另外刹车放线架上的导向轮的安装臂多为固定不动,缓冲效果差。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放线架。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放线架,包括机架、放线轮、刹车杆、刹车片、安装座、操作杆、导向轮、刹车弹簧、缓冲拉簧、调节座、转轴和刹车盘,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放线轮和刹车盘均固定连接在转轴上,刹车片包覆在刹车盘的一侧,且刹车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另一端与刹车杆固定连接,刹车杆竖直设置,且刹车杆的上侧与操作杆相铰接,操作杆铰接在安装座上,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机架上,刹车弹簧套设在刹车杆上,且刹车弹簧的底端抵触在操作杆上,顶端抵触在刹车杆上,调节座螺纹连接在安装座上,缓冲拉簧的底端与调节座的自由端固定连接,顶端与操作杆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轮转动连接在操作杆上;在安装座转动连接有转盘,在操作杆上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壁面与转盘的外壁面相接触,在转盘的圆周壁上固定有安装杆,在安装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轮。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座为螺栓结构,调节座螺纹连接在安装座上,缓冲拉簧的底端与调节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轮的外圆周壁向内凹陷并形成限位凹槽部。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刹车功能,方便控制,安装杆为浮动的状态,在放线过程中,安装杆可以有效地避免线缆由于太紧而导致的断裂现象,且又避免太松出现的打卷现象。安装杆的浮动安装,不需要增设其他弹簧,其浮动借助刹车弹簧与缓冲拉簧,结构设计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2和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3,本技术一种放线架,包括机架1、放线轮2、刹车杆3、刹车片4、安装座5、操作杆6、导向轮7、刹车弹簧8、缓冲拉簧9、调节座10、转轴11和刹车盘12,转轴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放线轮2和刹车盘12均固定连接在转轴11上,刹车片4包覆在刹车盘12的一侧,且刹车片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另一端与刹车杆3固定连接,刹车杆3竖直设置,且刹车杆3的上侧与操作杆6相铰接,操作杆6铰接在安装座5上,安装座5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刹车弹簧8套设在刹车杆3上,且刹车弹簧8的底端抵触在操作杆6上,顶端抵触在刹车杆3上,调节座10螺纹连接在安装座5上,缓冲拉簧9的底端与调节座10的自由端固定连接,顶端与操作杆6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轮7转动连接在操作杆6上。本技术在在安装座5转动连接有转盘51,在操作杆6上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壁面与转盘51的外壁面相接触,在转盘51的圆周壁上固定有安装杆52,在安装杆52的末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轮7。本技术中的安装杆52为浮动的状态,在放线过程中,安装杆52可以有效地避免线缆由于太紧而导致的断裂现象,且又避免太松出现的打卷现象。本技术中的调节座10为螺栓结构,调节座10螺纹连接在安装座5上,缓冲拉簧9的底端与调节座10固定连接。导向轮7的外圆周壁向内凹陷并形成限位凹槽部,在线缆收放过程中,导向轮7上的限位凹槽部可以对线缆进行更好地限位。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放线轮(2)、刹车杆(3)、刹车片(4)、安装座(5)、操作杆(6)、导向轮(7)、刹车弹簧(8)、缓冲拉簧(9)、调节座(10)、转轴(11)和刹车盘(12),所述转轴(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放线轮(2)和刹车盘(12)均固定连接在转轴(11)上,刹车片(4)包覆在刹车盘(12)的一侧,且刹车片(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另一端与刹车杆(3)固定连接,刹车杆(3)竖直设置,且刹车杆(3)的上侧与操作杆(6)相铰接,操作杆(6)铰接在安装座(5)上,安装座(5)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刹车弹簧(8)套设在刹车杆(3)上,且刹车弹簧(8)的底端抵触在操作杆(6)上,顶端抵触在刹车杆(3)上,调节座(10)螺纹连接在安装座(5)上,缓冲拉簧(9)的底端与调节座(10)的自由端固定连接,顶端与操作杆(6)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轮(7)转动连接在操作杆(6)上;/n在安装座(5)转动连接有转盘(51),在操作杆(6)上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壁面与转盘(51)的外壁面相接触,在转盘(51)的圆周壁上固定有安装杆(52),在安装杆(52)的末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放线轮(2)、刹车杆(3)、刹车片(4)、安装座(5)、操作杆(6)、导向轮(7)、刹车弹簧(8)、缓冲拉簧(9)、调节座(10)、转轴(11)和刹车盘(12),所述转轴(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放线轮(2)和刹车盘(12)均固定连接在转轴(11)上,刹车片(4)包覆在刹车盘(12)的一侧,且刹车片(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另一端与刹车杆(3)固定连接,刹车杆(3)竖直设置,且刹车杆(3)的上侧与操作杆(6)相铰接,操作杆(6)铰接在安装座(5)上,安装座(5)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刹车弹簧(8)套设在刹车杆(3)上,且刹车弹簧(8)的底端抵触在操作杆(6)上,顶端抵触在刹车杆(3)上,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丁极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星宇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