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头把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533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龙头把镜,包括连接柄、支撑柱、把镜托板、镜子本体、连接头、螺纹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支撑柱的底部正面设置有与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三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三通孔的内径,第二通孔内可转动设置有一圆形螺母,圆形螺母内腔中通过螺纹连接有一穿过第一通孔并与螺纹通孔通过螺纹连接的螺纹轴;把镜托板的背面设置有一凹槽,凹槽内固定有一固定套,固定套朝向把镜托板的一面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一容纳套,容纳套内可转动设置有一转动球,转动球上固定有穿过固定套的连接柱,支撑柱的顶部固定有螺纹孔,连接柱的端头设置有与螺纹孔连接的外螺纹。其有益效果是:左右通用、方便调整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龙头把镜
本技术涉及一种龙头把镜。
技术介绍
龙头把镜是摩托车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中国专利201510909394.7曾经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视镜;其技术方案包括:后视镜本体和镜杆,所述后视镜本体与镜杆连接,所述后视镜本体包括镜面和镜框,所述镜框为四边形,所述镜面设置于镜框内,所述镜框相对镜面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对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外壁上设有照明装置,在夜晚骑车的时候,可以在后视镜镜面上看到后面的情况;所述镜框上设有与导向槽可滑移连接的盖板,盖板可保护摩托车后视镜的镜面不被破坏。但是该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后视镜本体的角度不能够作出调整;2、左右龙头把镜不能够通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左右通用、方便调整角度的龙头把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龙头把镜,包括连接柄、支撑柱、把镜本体,所述把镜本体包括把镜托板、设置在所述把镜托板上的镜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柄的端头套设有一连接头,所述连接柄的端头设置有一螺纹通孔,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通孔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龙头把镜,包括连接柄、支撑柱、把镜本体,所述把镜本体包括把镜托板、设置在所述把镜托板上的镜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柄的端头套设有一连接头,所述连接柄的端头设置有一螺纹通孔,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通孔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背面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撑柱的底部正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二通孔内可转动设置有一圆形螺母,所述圆形螺母内腔中通过螺纹连接有一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螺纹通孔通过螺纹连接的螺纹轴;所述把镜托板的背面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一固定套,所述固定套朝向所述把镜托板的一面设置有容纳槽,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龙头把镜,包括连接柄、支撑柱、把镜本体,所述把镜本体包括把镜托板、设置在所述把镜托板上的镜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柄的端头套设有一连接头,所述连接柄的端头设置有一螺纹通孔,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通孔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背面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撑柱的底部正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二通孔内可转动设置有一圆形螺母,所述圆形螺母内腔中通过螺纹连接有一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螺纹通孔通过螺纹连接的螺纹轴;所述把镜托板的背面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一固定套,所述固定套朝向所述把镜托板的一面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一容纳套,所述容纳套内可转动设置有一转动球,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德慧蓝勇军陆嘉辉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市科安铝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