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带成型机的挤压成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37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带成型机的挤压成型机构,包括凸成型模具(21)和凹成型模具(22),第二上气缸(23)通过上传动机构使得凸成型模具(21)垂直方向来回移动,第二下气缸(24)通过下传动机构使得凹成型模具(22)垂直方向来回移动,载带穿行于凸成型模具(21)和凹成型模具(22)之间并被两者挤压成型,模具角度调节板(25)与凸成型模具(21)和凹成型模具(22)连接,调节模具角度调节板(25)旋转使得凸成型模具(21)和凹成型模具(22)同时与载带对准,避免凸成型模具(21)和凹成型模具(22)与载带形成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挤压成型机构能够实现凹凸成型模具的纵向调节、角度调节以及限位调节,调节方向多,确保实现加工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带成型机的挤压成型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载带成型机,尤其是涉及一种载带成型机的挤压成型机构。
技术介绍
载带成型机是一种将载带依次进行不同的处理工艺的机器,其将未加工的带体依次进行加温、成型、冲孔、拉带、剪断和收卷处理获得最终的产品,上述各个工艺流程都需要专门的机构完成,比如加温需要加温机构对载带进行加热,成型则需要成型机构对加热后的载带压制成型,而冲孔需要冲孔模具对成型后的载带进行冲孔等等。为了确保载带产品的质量,各个机构与载带之间的位置需要对准才能确保载带产品的质量,加温机构、成型机构以及冲孔机构无法保证它们与载带之间位置关系符合设计要求,因而需要调整加温部件、成型模具以及冲孔模具与载带之间的位置确保加工的精度。但是,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的装置对加温部件、成型模具以及冲孔模具进行横向调节、纵向调节、角度调节以及上下限位的调节以满足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载带成型机的挤压成型机构,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载带成型机没有专门的装置对挤压成型部件进行纵向调节、角度调节以及上下限位的调节以满足精度要求。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载带成型机的成型机构,包括凸成型模具(21)和凹成型模具(22),第二上气缸(23)通过上传动机构使得所述凸成型模具(21)垂直方向来回移动,第二下气缸(24)通过下传动机构使得所述凹成型模具(22)垂直方向来回移动,载带穿行于所述凸成型模具(21)和所述凹成型模具(22)之间并被两者挤压成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具角度调节板(25),所述模具角度调节板(25)与所述凸成型模具(21)和所述凹成型模具(22)连接,调节所述模具角度调节板(25)旋转使得所述凸成型模具(21)和所述凹成型模具(22)同时与所述载带对准,避免所述凸成型模具(21)和所述凹成型模具(22)与所述载带形成夹角。优选地,所述模具角度调节板(25)旋转角度为0-15°。优选地,所述模具角度调节板(25)两端夹持在第三千分尺(251)与第三弹性装置之间,通过调整所述第三千分尺(251)以及所述第三弹性装置配合使得所述模具角度调节板(25)旋转角度为0-15°。优选地,所述模具角度调节板(25)下方设置有纵向调节板(26),所述纵向调节板(26)两端夹持在第四千分尺(261)与第四弹性装置之间,通过调节第四千分尺(261)使得所述纵向调节板(26)沿着直线在0-25毫米范围内移动,所述纵向调节板(26)能够纵向移动从而使得所述凸成型模具(21)和所述凹成型模具(22)能够纵向移动。优选地,所述纵向调节板(26)底部开有纵向直线滑槽,所述纵向调节板(26)通过纵向直线滑槽与直线导轨(262)配合实现滑动。优选地,所述上传动机构包括滑动杆、第二上气缸连接板和凸成型模具固定板(211),所述第二上气缸(23)的气缸杆(233)与所述第二上气缸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气缸连接板与所述滑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凸成型模具固定板(211)固定连接,所述凸成型模具固定板(211)下部与所述凸成型模具(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气缸(13)安装在第二上气缸固定板(231)上,所述第二上气缸固定板(231)上设有所述滑动杆的通行孔。优选地,所述凸成型模具固定板(211)上设有两个冷却孔,冷却液体或冷却气体通过一个冷却孔进入所述凸成型模具固定板(211),再通过另外一个冷却孔离开所述凸成型模具固定板(211),从而实现降温所述凸成型模具固定板(211)。优选地,所述下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下气缸连接板(242)、导柱(241)和凹成型模具固定板(221),所述第二下气缸(24)的气缸杆与所述第二下气缸连接板(24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气缸连接板(242)与所述导柱(241)的一端连接,所述导柱(241)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成型模具固定板(221)固定连接,所述凹成型模具固定板(221)与所述凹成型模具(22)固定连接,所述模具角度调节板(25)开有所述导柱(241)的通行孔。优选地,所述纵向调节板(26)上也对应地设有所述导柱(241)的通行孔,所述纵向调节板(26)上的通行孔直径大于所述导柱(241)的直径使得所述模具角度调节板(25)旋转时,所述纵向调节板(26)不会阻挡。优选地,所述凹成型模具固定板(221)上设有两个冷却孔,冷却液体或冷却气体通过一个冷却孔进入所述凹成型模具固定板(221),再通过另外一个冷却孔离开所述凹成型模具固定板(221),从而实现降温所述凹成型模具固定板(221)。优选地,所述第二下气缸连接板(242)上设有油压缓冲器(243)以对所述第二下气缸(24)的行程进行限制。该载带成型机的挤压成型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挤压成型机构能够实现凹凸成型模具的纵向调节、角度调节以及限位调节,调节方向多,确保实现加工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载带机立体示意图;图2:本技术中加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中挤压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中冲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中拉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加温机构;11—上加温板;111—冷却孔;12—下加温板;121—冷却孔;13—第一上气缸;14—第一下气缸;15—上加温固定板;151—上导柱;152—上气缸连接板;153—上油压缓冲器;16—下加温固定板;161—下导柱;162—下气缸连接板;163—下油压缓冲器;171—角度调节板;172—纵向直线调节板;173—横向直线调节板;174—横向直线滑轨;175—连接柱;176—上气缸固定板;181—第一千分尺;182—第二千分尺;2—挤压成型机构;21—凸成型模具;211—凸成型模具固定板;22—凹成型模具;221—凹成型模具固定板;23—第二上气缸;231—第二上气缸固定板;232—连接柱;233—气缸杆;24—第二下气缸;241—导柱;242—第二下气缸连接板;243—油压缓冲器;25—模具角度调节板;251—第三千分尺;26—纵向调节板;261—第四千分尺;262—直线导轨;3—冲孔机构;31—冲孔模具;32—冲孔气缸;33—支撑板;34—角度调节板;35—纵向调节板;36—横向调节板;37—第五千分尺;38—第六千分尺;39—直线滑轨;4—拉带机构;41—伺服电机;42—直线滑台模组;43—第一气缸;44—第二气缸;441—夹持块;442—夹持支架;45—第三气缸;46—调节丝杆;47—左导槽;48—右导槽;49—直线滑轨;5—导向机构;6—切断结构;7—光电感应机构;8—机架;81—操作控制盒;82—气压表;83—调压阀;84—进料放料架;85—收卷机构;86—出料放料架;9—导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带成型机的挤压成型机构,包括凸成型模具(21)和凹成型模具(22),第二上气缸(23)通过上传动机构使得所述凸成型模具(21)垂直方向来回移动,第二下气缸(24)通过下传动机构使得所述凹成型模具(22)垂直方向来回移动,载带穿行于所述凸成型模具(21)和所述凹成型模具(22)之间并被两者挤压成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具角度调节板(25),所述模具角度调节板(25)与所述凸成型模具(21)和所述凹成型模具(22)连接,调节所述模具角度调节板(25)旋转使得所述凸成型模具(21)和所述凹成型模具(22)同时与所述载带对准,避免所述凸成型模具(21)和所述凹成型模具(22)与所述载带形成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带成型机的挤压成型机构,包括凸成型模具(21)和凹成型模具(22),第二上气缸(23)通过上传动机构使得所述凸成型模具(21)垂直方向来回移动,第二下气缸(24)通过下传动机构使得所述凹成型模具(22)垂直方向来回移动,载带穿行于所述凸成型模具(21)和所述凹成型模具(22)之间并被两者挤压成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具角度调节板(25),所述模具角度调节板(25)与所述凸成型模具(21)和所述凹成型模具(22)连接,调节所述模具角度调节板(25)旋转使得所述凸成型模具(21)和所述凹成型模具(22)同时与所述载带对准,避免所述凸成型模具(21)和所述凹成型模具(22)与所述载带形成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带成型机的挤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角度调节板(25)旋转角度为0-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带成型机的挤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角度调节板(25)两端夹持在第三千分尺(251)与第三弹性装置之间,通过调整所述第三千分尺(251)以及所述第三弹性装置配合使得所述模具角度调节板(25)旋转角度为0-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带成型机的挤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角度调节板(25)下方设置有纵向调节板(26),所述纵向调节板(26)两端夹持在第四千分尺(261)与第四弹性装置之间,通过调节第四千分尺(261)使得所述纵向调节板(26)沿着直线在0-25毫米范围内移动,所述纵向调节板(26)能够纵向移动从而使得所述凸成型模具(21)和所述凹成型模具(22)能够纵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带成型机的挤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调节板(26)底部开有纵向直线滑槽,所述纵向调节板(26)通过纵向直线滑槽与直线导轨(262)配合实现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带成型机的挤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动机构包括滑动杆、第二上气缸连接板和凸成型模具固定板(211),所述第二上气缸(23)的气缸杆(233)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绍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祥昀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