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手指、机械手及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252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手指,包括手指底板、指根部以及设置于所述手指底板上的至少一个指节部,所述指节部与所述手指底板之间围设形成驱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根部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驱动腔的连通口,所述柔性手指还包括肋板,所述肋板容置于所述驱动腔内并设置于所述指节部与所述手指底板之间;所述驱动腔连通所述连通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柔性手指通过肋板的设置,利用肋板将指节部与手指底板所围设形成的囊体结构至少一分为二,从而提高柔性手指的结构强度以及载荷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手指、机械手及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柔性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手指、机械手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柔性机械手由于自身所具有的柔性结构而具有更多的自由度和变形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并且突破刚性机械手在狭小环境中所受到的掣肘与限制。柔性手指是柔性机械手的核心执行元件,其需要通过自身的柔性来适应复杂环境并实现负载作业。但是目前的柔性手指对更大负载的作业执行能力较为薄弱。柔性手指如何实现更大的结构强度以实现更大载荷下的作业执行,正成为目前柔性手指的研究重点与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柔性手指、机械手及机器人,该柔性手指具有较高的载荷能力,应用该柔性手指的机械手及机器人具有更高的作业能力以及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手指,包括手指底板、指根部以及设置于所述手指底板上的至少一个指节部,所述指节部与所述手指底板之间围设形成驱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根部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驱动腔的连通口,所述柔性手指还包括肋板,所述肋板容置于所述驱动腔内并设置于所述指节部与所述手指底板之间;所述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手指(100),包括手指底板(10)、指根部(30)以及设置于所述手指底板(10)上的至少一个指节部(20),所述指节部(20)与所述手指底板(10)之间围设形成驱动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根部(30)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驱动腔(11)的连通口(31),所述柔性手指(100)还包括肋板(23),所述肋板(23)容置于所述驱动腔(11)内并设置于所述指节部(20)与所述手指底板(10)之间;所述驱动腔(11)连通所述连通口(31),所述指节部(20)凸设于所述手指底板(10)上并形成相接的波峰段(21)与波谷段(22),所述肋板(23)位于所述波峰段(21)所围设形成的驱动腔(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手指(100),包括手指底板(10)、指根部(30)以及设置于所述手指底板(10)上的至少一个指节部(20),所述指节部(20)与所述手指底板(10)之间围设形成驱动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根部(30)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驱动腔(11)的连通口(31),所述柔性手指(100)还包括肋板(23),所述肋板(23)容置于所述驱动腔(11)内并设置于所述指节部(20)与所述手指底板(10)之间;所述驱动腔(11)连通所述连通口(31),所述指节部(20)凸设于所述手指底板(10)上并形成相接的波峰段(21)与波谷段(22),所述肋板(23)位于所述波峰段(21)所围设形成的驱动腔(1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手指(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手指(100)处于平直状态下,所述肋板(23)的板面平行于所述指节部(20)的延伸方向(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手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23)位于所述指节部(20)的平行于延伸方向(α)的对称面(γ)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手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23)上开设有连通孔(231),所述连通孔(231)连通所述驱动腔(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手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指节部(20)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肋板(23)的数量也为多个,每个所述指节部(20)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肋板(23),每个肋板(23)均位于对应指节部(2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成张弘江楠曲绍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