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机循环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9201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抛光机循环过滤装置,第一沉淀罐的上部通过管道与抛光机床的储液槽连接;第一沉淀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溢流口;第二沉淀罐的顶部设置第一液体入口和第二溢流口;第一溢流口和第一液体入口通过管道连接;过滤罐的顶部设置第二液体入口;第二液体入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溢流口连接;过滤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出液口通过泵体与排液总管连接;抛光液存储罐的内部,在其下方设置有环状注液管;环状注液管的上方设置有两根竖管;排液总管通过排液支管分别与环状注液管和竖管连接;环状注液管的上表面排布若干排液口;竖管的两侧设置若干排液口;抛光液存储罐外壁设置有外夹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杜绝废水的直接排放,导致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光机循环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辊轴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抛光机循环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金属加工行业的磨削、抛光工序所产生的废水基本都采用直接排放的方式进行处理,不利于环保,也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为了缓解上述问题,行业内的部分厂家采用了两级水箱沉淀的处理方式。但这种方式的沉淀效果并不彻底,会导致加工件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抛光机循环过滤装置,杜绝废水的直接排放,导致的污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抛光机循环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沉淀罐、第二沉淀罐、过滤罐和抛光液存储罐;所述第一沉淀罐的上部通过管道与抛光机床的储液槽连接;所述第一沉淀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的第二沉淀罐的顶部设置第一液体入口和第二溢流口;所述的第一溢流口和所述的第一液体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过滤罐的顶部设置第二液体入口;所述的第二液体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的第二溢流口连接;所述过滤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通过泵体与排液总管连接;所述的抛光液存储罐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光机循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沉淀罐(1)、第二沉淀罐(2)、过滤罐(3)和抛光液存储罐(4);/n所述第一沉淀罐(1)的上部通过管道与抛光机床的储液槽连接;所述第一沉淀罐(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溢流口(11);所述的第二沉淀罐(2)的顶部设置第一液体入口(21)和第二溢流口(22);所述的第一溢流口(11)和所述的第一液体入口(21)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过滤罐(3)的顶部设置第二液体入口(31);所述的第二液体入口(31)通过管道与所述的第二溢流口(22)连接;所述过滤罐(3)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32);所述出液口(32)通过泵体(5)与排液总管(6)连接;/n所述的抛光液存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机循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沉淀罐(1)、第二沉淀罐(2)、过滤罐(3)和抛光液存储罐(4);
所述第一沉淀罐(1)的上部通过管道与抛光机床的储液槽连接;所述第一沉淀罐(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溢流口(11);所述的第二沉淀罐(2)的顶部设置第一液体入口(21)和第二溢流口(22);所述的第一溢流口(11)和所述的第一液体入口(21)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过滤罐(3)的顶部设置第二液体入口(31);所述的第二液体入口(31)通过管道与所述的第二溢流口(22)连接;所述过滤罐(3)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32);所述出液口(32)通过泵体(5)与排液总管(6)连接;
所述的抛光液存储罐(4)的内部,在其下方设置有环状注液管(41);环状注液管(41)的上方设置有两根竖管(42);所述的排液总管(6)通过排液支管(71)分别与环状注液管(41)和竖管(42)连接;
所述的环状注液管(4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和悦制辊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