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易红波专利>正文

一种钢管自动除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9190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管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管自动除锈装置,其在钢管有支撑的条件下,擦除去锈的效率更高,提高可靠性;包括擦轮驱动、擦架、擦轮和擦锈块,擦轮驱动下端与擦架后端上部相连接,擦轮内环侧与擦锈块外端相连接;还包括转动电机、传动箱、卡持转柱、夹紧块、拧口、底部板、滑轨和滑块,转动电机输出端与传动箱输入端相连接,传动箱底端与底部板顶端左侧中部相连接,传动箱输出端与卡持转柱左端相连接,卡持转柱右端内部分别与三组夹紧块内端可滑动相连接,卡持转柱环外侧上设置有拧口,底部板顶端右部中侧顶端与滑轨底端相连接,滑轨顶端与滑块底端可滑动相连接,滑块顶端中部与擦架底端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自动除锈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管加工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管自动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一种钢管自动除锈装置是一种用于钢管进行除锈的自动化辅助装置,其在钢管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一种钢管自动除锈装置包括擦轮驱动、擦架、擦轮和擦锈块,擦轮驱动下端与擦架后端上部相连接,擦轮驱动输出端与擦轮外环侧咬合连接,擦轮内环侧与擦锈块外端相连接;现有的一种钢管自动除锈装置使用时,首先启动擦轮驱动,使其带动擦轮转动,将钢管穿过擦锈块内部,即可由擦轮带动擦锈块转动对钢管外环侧进行摩擦除锈处理;现有的一种钢管自动除锈装置使用中发现,钢管缺乏支撑,手持除锈较耗费人力,且除锈效率低,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在钢管有支撑的条件下,擦除去锈的效率更高,提高可靠性的一种钢管自动除锈装置。本技术的一种钢管自动除锈装置,包括擦轮驱动、擦架、擦轮和擦锈块,擦轮驱动下端与擦架后端上部相连接,擦轮驱动输出端与擦轮外环侧咬合连接,擦轮内环侧与擦锈块外端相连接;还包括转动电机、传动箱、卡持转柱、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自动除锈装置,包括擦轮驱动(1)、擦架(2)、擦轮(3)和擦锈块(4),擦轮驱动(1)下端与擦架(2)后端上部相连接,擦轮驱动(1)输出端与擦轮(3)外环侧咬合连接,擦轮(3)内环侧与擦锈块(4)外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电机(5)、传动箱(6)、卡持转柱(7)、夹紧块(8)、拧口(9)、底部板(10)、滑轨(11)和滑块(12),转动电机(5)输出端与传动箱(6)输入端相连接,传动箱(6)底端与底部板(10)顶端左侧中部相连接,传动箱(6)输出端与卡持转柱(7)左端相连接,卡持转柱(7)右端内部分别与三组夹紧块(8)内端可滑动相连接,卡持转柱(7)环外侧上设置有拧口(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自动除锈装置,包括擦轮驱动(1)、擦架(2)、擦轮(3)和擦锈块(4),擦轮驱动(1)下端与擦架(2)后端上部相连接,擦轮驱动(1)输出端与擦轮(3)外环侧咬合连接,擦轮(3)内环侧与擦锈块(4)外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电机(5)、传动箱(6)、卡持转柱(7)、夹紧块(8)、拧口(9)、底部板(10)、滑轨(11)和滑块(12),转动电机(5)输出端与传动箱(6)输入端相连接,传动箱(6)底端与底部板(10)顶端左侧中部相连接,传动箱(6)输出端与卡持转柱(7)左端相连接,卡持转柱(7)右端内部分别与三组夹紧块(8)内端可滑动相连接,卡持转柱(7)环外侧上设置有拧口(9),底部板(10)顶端右部中侧顶端与滑轨(11)底端相连接,滑轨(11)顶端与滑块(12)底端可滑动相连接,滑块(12)顶端中部与擦架(2)底端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自动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杠驱动(13)和丝杠(14),丝杠驱动(13)左端与底部板(10)右端上部中侧相连接,丝杠驱动(13)输出端与丝杠(14)右端相连接,丝杠(14)左端与底部板(10)中部左端可转动相连接,且丝杠(14)螺装穿过滑块(12)中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自动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油嘴(15)和注油帽(16),注油嘴(15)内端与滑块(12)前端中部相连接,注油嘴(15)外端与注油帽(16)内端可拆卸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自动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红波
申请(专利权)人:易红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