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压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123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子压圈,包括两个第一圈体、第二圈体,第一圈体和第二圈体相对的两个面紧密接触;第一圈体包括若干个第一定子端板,若干个第一定子端板呈等间距圆形阵列分布,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定子端板的端部之间通过焊接固定,第一定子端板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第二圈体包括若干个第二定子端板,若干个第二定子端板呈等间距圆形阵列分布,且相邻两个第二定子端板的端部之间通过焊接固定,第二定子端板上固定有两个定位柱,第一定子端板、第二定子端板呈交错分布;该定子压圈避免了应力集中,增加了定子压圈的整体刚度,节约了成本,第一圈体与第二圈体之间连接稳定,保证了该定子压圈的整体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子压圈
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定子压圈。
技术介绍
原有的定子压圈是整体式,圆环形,作用是压紧定子冲片,避免其弹开。但当定子冲片的外径大于2米后,定子端板因其制造成本及刚度的要求,如做成整体式,厚度要求高,且费工费料,重量增加明显,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加工起来变形量大,平面度得不到保证。现有的扇形定子压圈由8-24个扇形片组成,每个扇形片的两侧边设有与相邻扇形片焊接用的坡口结构,用于将扇形定子压圈组焊成一个圆环形整体式结构。定子压圈焊接后变形量大,且焊缝处存在压紧度不够,且在焊缝处存在应力集中,断裂的风险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压圈,解决了传统定子压圈焊缝处存在应力集中,断裂的风险大,费工费料,成本高,加工难度大,整体刚度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定子压圈,包括两个第一圈体、第二圈体,所述第一圈体和所述第二圈体相对的两个面紧密接触;所述第一圈体包括若干个第一定子端板,若干个所述第一定子端板呈等间距圆形阵列分布,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定子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子压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一圈体(1)、第二圈体(2),所述第一圈体(1)和所述第二圈体(2)相对的两个面紧密接触;/n所述第一圈体(1)包括若干个第一定子端板(101),若干个所述第一定子端板(101)呈等间距圆形阵列分布,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定子端板(101)的端部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定子端板(101)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1011),两个所述定位孔(1011)关于第一定子端板(101)的中部呈对称设置;/n所述第二圈体(2)包括若干个第二定子端板(201),若干个所述第二定子端板(201)呈等间距圆形阵列分布,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定子端板(201)的端部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压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一圈体(1)、第二圈体(2),所述第一圈体(1)和所述第二圈体(2)相对的两个面紧密接触;
所述第一圈体(1)包括若干个第一定子端板(101),若干个所述第一定子端板(101)呈等间距圆形阵列分布,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定子端板(101)的端部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定子端板(101)上开设有两个定位孔(1011),两个所述定位孔(1011)关于第一定子端板(101)的中部呈对称设置;
所述第二圈体(2)包括若干个第二定子端板(201),若干个所述第二定子端板(201)呈等间距圆形阵列分布,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定子端板(201)的端部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定子端板(201)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柱(202),两个所述定位柱(202)关于第二定子端板(201)的中部呈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子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端板(101)、第二定子端板(201)呈交错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子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端板(101)的一侧表面的两端边线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雷朱庆龙梁樑魏庆军胡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