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梁翻身补焊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122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梁翻身补焊平台,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其包括翻身部分总成,该翻身部分总成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部分总成,翻身部分总成包括连杆、两翻转限位板、底架、设置在底架一侧的气缸架和设置在底架上的翻转架;滚轮部分总成包括滚轮架和设置在滚轮架上的若干辊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梁翻身补焊平台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具体来讲是一种大梁翻身补焊平台。
技术介绍
在半挂车制造过程中,一般对大梁的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翻身变位,以便进行补焊等操作,但是目前都是通过人工操作来进行,缺乏相应的装置实现大梁的翻身补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梁翻身补焊平台,通过翻转气缸、翻转架和翻转限位板等部件的配合,可快捷方便的实现大梁的翻身补焊。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梁翻身补焊平台,包括翻身部分总成,该翻身部分总成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部分总成,所述翻身部分总成包括连杆、两翻转限位板、底架、设置在底架一侧的气缸架和设置在底架上的翻转架;所述底架的顶部为由两横梁和两纵梁围成的矩形框架,所述纵梁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耳板,纵梁远离气缸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耳板;与气缸架相对的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耳板;所述翻转架包括若干横杆和若干用于连接各横杆的纵向加强板;其中,与气缸架相对的一根横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接头部,该第一接头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接头部,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梁翻身补焊平台,包括翻身部分总成(1),该翻身部分总成(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部分总成(2),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部分总成(1)包括连杆(140)、两翻转限位板(150)、底架(110)、设置在底架(110)一侧的气缸架(100)和设置在底架(110)上的翻转架(120);/n所述底架(110)的顶部为由两横梁(114)和两纵梁(111)围成的矩形框架,所述纵梁(11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耳板(112),纵梁(111)远离气缸架(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耳板(113);与气缸架(100)相对的横梁(1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耳板(115);/n所述翻转架(120)包括若干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梁翻身补焊平台,包括翻身部分总成(1),该翻身部分总成(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部分总成(2),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部分总成(1)包括连杆(140)、两翻转限位板(150)、底架(110)、设置在底架(110)一侧的气缸架(100)和设置在底架(110)上的翻转架(120);
所述底架(110)的顶部为由两横梁(114)和两纵梁(111)围成的矩形框架,所述纵梁(11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耳板(112),纵梁(111)远离气缸架(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耳板(113);与气缸架(100)相对的横梁(1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耳板(115);
所述翻转架(120)包括若干横杆(121)和若干用于连接各横杆(121)的纵向加强板(122);其中,与气缸架(100)相对的一根横杆(12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接头部(124),该第一接头部(12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接头部(125),该横杆(121)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123)与对应的第一耳板(112)铰接;
所述气缸架(100)内设置有翻转气缸(130),该翻转气缸(130)的缸体通过第四耳板(101)与气缸架(100)铰接,翻转气缸(130)的活塞杆通过第一连接板(131)与第一接头部(124)铰接;
所述连杆(14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耳板(113)连接,且连杆(140)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三接头部(141),连杆(140)靠近中部的位置设置有两第四接头部(142);所述第四接头部(1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德发孛建国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欧阳聚德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