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色荧光染料及其合成方法与用途。该荧光染料具有通式(Ⅰ)所示结构,其中R↓[1]、R↓[2]选自氯、氟、溴或氢,n为3至7的正整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黄色荧光染料的荧光发射光谱位于可见光谱的黄色光区,具有很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很好的荧光标记能力,可以用于蛋白标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染料合成领域,特别涉及具有黄光发射的荧光染料及其合成 方法与用途。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高密度和高清晰度的显示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荧光现象早在16世纪就被发现,但对荧光的产生原理和条件直到19世 纪中期才清楚。从1867年G叩petsroder釆用桑色素为荧光试剂荧光法检测铝, 到20世纪初,人们已经知道包括罗丹明、荧光素、稠环芳烃及曙红等在内的 600余种化合物有荧光。随后Wawwillous进行了荧光产率的测定(1924年), Gavila对荧光寿命进行了测定(1926年)。之后仪器的发展与荧光试剂相结合, 出现了多种荧光分析方法,如时间分辨荧光测定、微分荧光测定、荧光偏振及 同步荧光测定等。时至今曰,由于荧光的高灵敏度、新型荧光试剂和仪器的优 良性能,荧光分析及荧光检测已成为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的有力研究工具 和重要的研究方法。在有机荧光染料中,有些化合物可以作为荧光探针染料与生物大分子结合 形成荧光探针,有些可以直接作为荧光探针对生物体内的相关物质、结构、生 命过程进行识别、荧光标记和荧光显影。免疫荧光技术利用细胞骨架蛋白荧光 探针对细胞骨架研究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用生化方法分别提纯细胞骨架的 蛋白质,如微管主要成分微管蛋白,微丝的肌动蛋白,中间纤维的多种蛋白成 分等,将这些蛋白提纯分别注射到实验动物,产生抗体,用荧光探针染料标记 的抗体和细胞内的细胞骨架蛋白质发生免疫反应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就可以显 示蛋白细丝在细胞内的分布。由于细胞骨架是最容易用荧光试剂标记的成分之 一,应用荧光探针研究细胞骨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例如,使用荧光探针可以对Y-微管蛋白在细胞内的含量及定位进行研究(A. Liang, F. Ruiz, K. Heckmann, et al.,五wra/ .CW/5/o/" 1996, 70: 331. V. Muresan, M. C. Joshi, J. C. Besharse, J! Ce〃5W" 1993, 104: 1229 ) .Rusan等用荧 光探针标记的ct -微管蛋白的LLCPK-la细胞首次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定量分析 了细胞间期和分裂期微管动力学参数(N. M. Rusan, C. J. Fagerstrom, A.M. Yvon, etal.,Mo/.5/o/. Ce〃, 2001,12(4): 971.)。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技术在病原微生物 的鉴定(纪巍,辛晓燕,陈必良,解放军医学杂志,2001, 26 (6): 470.刘军 连,徐志凯等,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 25 (8): 728.)、 SARS诊断(车小 燕,丘立文等,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 23 (7): 640. K. Wen, Y. B. Mei, et al., J M//.[/wiv., 2004, 24( 1): 1.)、禽流感的诊断(赵维波,陈美才等,中 囯实验动物学报,2004, 12 (4): 200.)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如何得到不同种类的标记试剂在蛋白质标记领域中非常困难。首先,很难找 到不具有重叠的发射波长的荧光试剂,因为典型的有机荧光染料的半发射波长 一般为40-80nm,而可见波长范围一般仅在350-400nm。其次,即使存在不具 重叠发射光谱的荧光试剂,但因其荧光量子产率非常低也是无法应用于荧光标 记,第三,当几种荧光同时应用时,激发波长的选择又非常困难,因为这几种 荧光试剂的吸收波长波段会非常宽而无法分开。因此只有当能够达到每种荧光 染料的相应最大吸收波长的光进行照射时许多有效荧光染料才能收到激发。第 四,当不同单元片断的数目超过几百道尔顿时,染料生物化学性质以及它们与 生物片断连接方式就会变得尤为重要。电荷,分子量以及染料的结构和连接链 要求不能影响蛋白质片断的电泳淌度,使其还具有舒展的结构。最后,荧光染 料必须与蛋白质片断的化学性质具有兼容性。在以上的影响因素下,很少有荧光染料能用于诊断及免疫分析
例 如。Smith et al, A^wc/e/c ^".ds i ^eaw/7, 1985, 13, 2399; Prober et al, 1987, 238, 336; Hood et al, European专利8500960; Connell et al, Biotechniques, 1987, 5, 342。综上所述,在诊断技术及免疫分析技术手段中还需要有新型结构的荧光探针染料。它必须具有以下特征(l)所选的染料要不影响蛋白质片断的生物活性;(2)易用性,不需要分离固定、终止和脱色步骤;(3)高敏感性,激光扫描仪 可以检测凝胶中亳克(纳克)量的染料染色的蛋白质;(4)线性定量范围宽;(5)均一的蛋白质染色;(6)光稳定性好,可以长时间拍照;(7)与多种仪器兼 容;(8)化学稳定性好,染色凝胶的荧光可在数天保持稳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黄色荧光染料,该荧光染料的荧光发射光谱位 于可见光谱的黄色光区,并且具有很高的荧光量子产率。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黄色荧光染料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步 骤较少、操作简便、收率高、产物分离纯化容易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黄色荧光染料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新的黄色荧光染料,该荧光染料具有以下结构&、 R2选自氯、氟、溴或氢,也就是说Rp R2可以同时为氯、氟、溴或 氢,也可以分别为氯、氟、溴或氢,n为3至7的正整数。 本专利技术的黄色荧光染料的合成按如下反应式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其中原料1为3, 6-二氯苯甲三酸酐,其具有如下结构:原料2为取代间苯二酚,其具有如下结构:三氟乙酸琥珀酰亚胺碳酸酯结构如下:直链氨基酸结构如下NH2(CH2)nCOOH n为3至7的正整数。 中间产物3取代荧光素縮合化合物,其具有如下结构式:<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中间产物4取代新戊酸酯荧光素化合物,其具有如下结构式:<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中间产物5取代6-羧基荧光素新戊酸酯二异丙铵盐,其具有如下结构式:<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中间产物6取代6-羧基荧光素新戊酸酯,其具有如下结构式:<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中间产物7取代二叔戊酰基-6-羧基荧光素-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碳酸酯,其 具有如下结构式<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黄色荧光染料8取代6-(羧基酰胺基)-二叔戊酰基荧光素具有如下结构式:RiH(\丄^/COOH I To-c、iNH(CH2)nCOOHR!、 R2选自氯、氟、溴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如下结构通式(Ⅰ)的黄色荧光染料: *** (Ⅰ) R↓[1]、R↓[2]选自氯、氟、溴或氢,n为3至7的正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敏,武祥龙,第五振军,史真,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