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闽江学院专利>正文

生物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875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包括箱体、控制电路板,箱体内部经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隔板分隔为三个独立的腔室,上部的腔室为储液腔,中部的腔室为雾化腔,下部的腔室为电控腔,控制电路板固定安装在电控腔内,储液腔周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入液口、溢流口,雾化腔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雾化器,雾化器的输入端经管路连通储液腔,雾化腔前侧开设有出雾口,箱体前侧面中部安装有风机,出雾口与风机的入风端相连通,箱体前侧下部安装有控制雾化器、风机开闭的按钮,雾化器、风机、按钮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通过外接导线连接外部电源为装置供电,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适用于环卫、环保等领域空间异味的去除或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除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除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周边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尤其是对恶臭气体的排放也越来越敏感。如市政、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吸烟室、卫生间、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站等异味严重影响着周边环境与居民健康,迫切需求高效的除臭设备来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生物除臭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将具有臭味的物质加以转化,使目标污染物被有效分解去除,以达到恶臭的治理目的。目前市场上的除臭设备由于初始设计或与配套生物制剂产品的匹配性等原因,导致除臭效率较低,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生物除臭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包括箱体、控制电路板,所述箱体内部经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隔板分隔为三个独立的腔室,上部的腔室为储液腔,中部的腔室为雾化腔,下部的腔室为电控腔,所述控制电路板固定安装在电控腔内,储液腔周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入液口、溢流口,雾化腔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雾化器,雾化器的输入端经管路连通储液腔,雾化腔前侧开设有出雾口,箱体前侧面中部安装有风机,出雾口与风机的入风端相连通,箱体前侧下部安装有控制雾化器、风机开闭的按钮,雾化器、风机、按钮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通过外接导线连接外部电源为装置供电。进一步的,所述雾化腔周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外界的通孔,通孔不开设在雾化腔前侧壁。进一步的,所述入液口位于溢流口上方。进一步的,所述储液腔内安装有水泵、液位传感器,水泵的输入端通过管路连接入液口,水泵、液位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进一步的,箱体上侧面后部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挂耳,挂耳上开设有挂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成本低,适用于环卫、环保等领域空间异味的去除或降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隔板;3-储液腔;4-雾化腔;5-控制电路板;6-入液口;7-溢流口;8-雾化器;9-出雾口;10-风机;11-按钮;12-水泵;13-液位传感器;14-通孔;15-挂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包括箱体、控制电路板,所述箱体内部经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隔板分隔为三个独立的腔室,上部的腔室为储液腔,中部的腔室为雾化腔,下部的腔室为电控腔,所述控制电路板固定安装在电控腔内,储液腔周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入液口、溢流口,雾化腔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雾化器,雾化器的输入端经管路连通储液腔,雾化腔前侧开设有出雾口,箱体前侧面中部安装有风机,出雾口与风机的入风端相连通,箱体前侧下部安装有控制雾化器、风机开闭的按钮,雾化器、风机、按钮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通过外接导线连接外部电源为装置供电。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器为超声波雾化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腔周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外界的通孔,通孔不开设在雾化腔前侧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入液口位于溢流口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腔内安装有水泵、液位传感器,水泵的输入端通过管路连接入液口,水泵、液位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箱体上侧面后部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挂耳,挂耳上开设有挂孔,挂耳可与箱体焊接、螺接或制成一体。在本实施例中,按钮、雾化器、风机、水泵、液位传感器均通过导线连接控制电路板,按钮、雾化器、风机、水泵、液位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的具体连接电路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选用现有技术所公知的控制电路板。使用时,通过挂耳将本装置悬挂在合适位置,入液口、溢流口分别通过外接管路连接外部装有配比好的生物除臭液的水箱,然后将控制电路板通过外接导线连接外部电源为装置供电,按下按钮,使制雾化器、风机启动,储液腔内的生物除臭液经管路进入雾化器,雾化器将生物除臭液雾化后,雾化状态的生物除臭液经出雾口后,有风机输出分散至外界,并与外界的异臭味分子结合,迅速发生聚合、取代、置换、吸附等反应,除去臭味。若生物除臭液液滴分散在污物表面时,能分解污物中的制臭因子,达到彻底消除臭味源头的效果。本专利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包括箱体、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经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隔板分隔为三个独立的腔室,上部的腔室为储液腔,中部的腔室为雾化腔,下部的腔室为电控腔,所述控制电路板固定安装在电控腔内,储液腔周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入液口、溢流口,雾化腔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雾化器,雾化器的输入端经管路连通储液腔,雾化腔前侧开设有出雾口,箱体前侧面中部安装有风机,出雾口与风机的入风端相连通,箱体前侧下部安装有控制雾化器、风机开闭的按钮,雾化器、风机、按钮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通过外接导线连接外部电源为装置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包括箱体、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经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隔板分隔为三个独立的腔室,上部的腔室为储液腔,中部的腔室为雾化腔,下部的腔室为电控腔,所述控制电路板固定安装在电控腔内,储液腔周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入液口、溢流口,雾化腔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雾化器,雾化器的输入端经管路连通储液腔,雾化腔前侧开设有出雾口,箱体前侧面中部安装有风机,出雾口与风机的入风端相连通,箱体前侧下部安装有控制雾化器、风机开闭的按钮,雾化器、风机、按钮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通过外接导线连接外部电源为装置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宗胜刘芳
申请(专利权)人:闽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