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90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生物芯片,用以提供测试样品进行生化反应,包括:一芯片载体及一个以上反应框;其中,芯片载体上固定多个生物探针,而反应框则对应多个生物探针并设置于芯片载体上、以形成开口向上的中空容器且内侧向外倾斜,由此利用最少剂量的反应试剂而能均匀地覆盖在容器底面的生物探针,此外于反应框的顶侧选择性设置一沟槽,当反应框与一上盖盖合时,蒸发的反应试剂可通过毛细作用而导流入沟槽中并填满沟槽而形成气密状态。(*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生物芯片,特别是由一种可使注入的反应试剂能均匀覆盖固着于底面的生物探针的中空容器所组成。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微型化与微机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芯片已成为用来研究基因功能及生命科学与现代医疗诊断发展的重要工具。再加上生物芯片具有体积轻巧、使用样品(试剂)量少、反应速度快、大量平行处理及可抛弃式等优点,因此已广泛地应用在生物技术研究上,如基因表型分析与治疗、疾病与病毒检测、药物筛选与开发以及个人化医疗等方面,而这些应用都将会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冲击。传统上,生物芯片100的设计多为在一载玻片110上固着生物探针112,如图1所示。使用时,操作者会将微量样品滴于载玻片110上,再用盖玻片120小心地覆盖上,最后再将整个芯片100置入特制的反应盒内进行杂交反应。但是,采用此覆盖盖玻片方式的生物芯片,在使用上很难控制样品在芯片上的有效体积量,并且在盖玻片的使用操作上还必须非常小心,避免刮伤芯片上的探针。而后,为了解决盖玻片的使用不便以及反应体积量的控制不易,发展出了各式杂交反应盒,即将传统的生物芯片与反应盒整合。其设计原理相当类似,都是利用预先裁切好的双面胶薄板材作为框架,双面胶的上层胶用来黏着上盖,下层胶则用来黏着固着生物探针的载玻片。参照图2,使用时,操作者先将框架230黏贴于固着生物探针212的载玻片210上,接着注入反应试剂,再将上盖220黏上。另一种则是已将固着生物探针的载玻片310、框架330和上盖320依序黏贴在一起,操作者在使用时则通过上盖320的小孔322注入反应试剂,然后再将小孔322覆盖住,以免水分从小孔322蒸发,如图3所示。此类生物芯片的设计,确实解决了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操作的不便性,然而操作者依然必须事先将框架黏贴于载玻片上,并且在完成反应之后,操作者须继续进行芯片清洗与后续的检测反应,此时试剂的进出则造成相当不便。再加上,框架的厚度相当薄,因此反应试剂注入后会完全和上下壁面接触,此时,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注入的试剂将完全静止,因而反应的进行仅能靠分子的自由扩散来达成,难以借助外在的震动力量协助反应的加速进行。因此,对于现有的生物芯片实有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芯片,从而大体上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的生物芯片,可提供测试样品进行生化反应。本技术公开的生物芯片,可使注入的反应试剂均匀覆盖底面上固着的生物探针。本技术公开的生物芯片,可使注入的反应试剂在其内自由波动。本技术公开的生物芯片,可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因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芯片,包括一芯片载体,用以固着多个生物探针;一个以上反应框,对应于生物探针设置在芯片载体上,其中,反应框内侧向外倾斜,以形成一倾斜面;以及一上盖,用以覆盖反应框,且与反应框的接触面密合。其中,此倾斜面可为向外倾斜的一平面、向外倾斜的一弧面或分段倾斜面。而反应框的外侧可向外倾斜,或者是大致上垂直于芯片载体。并且,在反应框的顶侧可具有一沟槽。另外,上盖可为一抛弃式覆盖件;或者是由一个以上的侧边对应各个反应框的位置而设置在一盖底上的结构,其中反应框的上缘外径较侧边内径略小且侧边的高度小于反应框的高度。因而,盖底会与反应框的顶侧密合,且当反应框的顶侧具有一沟槽时,蒸发的反应试剂可通过毛细作用而导流入沟槽中,并填满沟槽而形成气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给所示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现有技术的生物芯片的俯视图;图2是说明现有技术的生物芯片与其反应盒的俯视图;图3是说明另一现有技术的生物芯片与其反应盒的俯视图;图4是说明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生物芯片的俯视图;图5是说明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生物芯片单体的俯视图;图6是说明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生物芯片单体的俯视图;图7是说明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生物芯片单体的截面图;图8是图7中的反应框的第一实施例的放大图;图9是图7中的反应框的第二实施例的放大图;图10是图7中的反应框的第三实施例的放大图;图11是图7中的反应框的第四实施例的放大图;图12是图7中的反应框的第五实施例的放大图;图13是说明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生物芯片单体的俯视图;图14是说明根据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生物芯片单体的俯视图;图15是说明根据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生物芯片单体的截面图;图16是说明根据本技术第七实施例的生物芯片单体的截面图;图17是说明根据本技术第八实施例的生物芯片单体的截面图;图18是图17中的反应框的放大图;图19是图17中的反应框覆盖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上盖的截面图;图20是说明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上盖的俯视图;图21是说明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上盖单体的截面图;图22是图21的上盖覆盖反应框时的截面图;图23是说明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上盖单体的截面图;图24是说明根据本技术第九实施例的生物芯片单体的俯视图;图25是说明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上盖单体的俯视图;图26是说明根据本技术第十实施例的生物芯片单体的俯视图;图27是说明根据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上盖单体的俯视图;图28是说明根据本技术第十一实施例的生物芯片的俯视图; 图29是说明根据本技术第十二实施例的生物芯片的俯视图;图30是说明根据本技术第十三实施例的生物芯片的俯视图;图31是说明根据本技术第十四实施例的生物芯片与第六实施例的上盖盖合时的截面图;以及图32是说明根据本技术第十五实施例的生物芯片与第七实施例的上盖盖合时的截面图主要部件符号说明100...............生物芯片110...............载玻片112...............生物探针120...............盖玻片200...............生物芯片210...............载玻片212...............生物探针220...............上盖230...............框架300...............生物芯片310...............载玻片320...............上盖322...............小孔330...............框架410...............芯片载体4102..............内凹412...............生物探针414...............分离槽420...............反应框4222..............上段4224..............下段422...............倾斜面 424...............沟槽500...............上盖510...............盖底520...............侧边θ.................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举出具体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内容,并以附图作为辅助说明。说明中提及的符号是参照附图所示符号。参照图4,其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生物芯片,包括一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芯片,包括:    一芯片载体,用以固着多个生物探针;以及    一个以上反应框,对应于该生物探针并设置在该芯片载体上,其特征在于,该反应框的内侧为向外倾斜的一倾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安林嘉柏
申请(专利权)人:晶宇生物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