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7790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超声检测装置,包括小车、主机和探测装置,主机设在小车上,探测装置设在小车下方,所述探测装置包括多个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还包含至少一个换能器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上述两种换能器根据需要,组合在一个支架上,这样,就在原来的小车上增加了多个探头,而不增加整个探伤小车的重量,这样就可以通过这些组合同时扫查钢轨轨头内、外侧,可以减少所有换能器占用的体积,提高检测的效率,减少了检测的次数,避免了漏检现象的发生。(*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超声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超声检测装置,尤其是用来对铁路钢轨的轨头进行超声检测的超声检测装置,如图1、2所示,一般是包括小车2、主机1和两个超声波折射角为70度的探头,简称为70度的探头,探头就是换能器,采用向轨头内侧偏14度或20度的方式进行探伤。单70度探头4设在小车2前部,和轨头中线的夹角为14度或20度,并且偏向钢轨前方,单70度探头5设在小车2后部,和轨头中线的夹角为14度或20度,并且偏向钢轨后方。小车2前端一般还设有37度探头3,小车2后端设有37度和0度双晶片探头。主机1发出的超声脉冲,通过探头把电能转为声能传递到钢轨中进行检测,再通过探头把接收回来的声信号转为电信号进行处理在主机1的屏幕上反映出来,达到检测缺陷的目的。如图3所示,按照现有在役探伤装置的探头分布和探伤方法,仅能覆盖钢轨轨头的A和B区,C区是探伤的盲区,而且A、B区轨头左侧和右侧都仅有前或者后一个方向的缺陷能够在一次扫查中检测到。根据近年来的检测经验,对轨头的中向(即C区)的检测越来越重视,由于每个探头均需要通过支架固定在小车上,原有的小车空间不适于再安装更多的支架,因此需要再增加一个超声检测装置,通过专门对铁路钢轨的轨头中间的检测,来弥补原有检查的不足。比如专门把70°探头摆在中间,多走一次,通过增加检测轨头C区盲区的加强检测班来弥补可能造成的漏检。但是,这样检测的效率非常低,并且由于增加了检测的次数,增加了检测装置,因此检测成本也要提高很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超声检测装置,可以在小车上增加多个换能器,减小了所有换能器占用的体积,提高监测效率,避免漏检现象的发生,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超声检测装置,包括小车、主机和探测装置,主机设在小车上,探测装置设在小车下方,所述探测装置包括多个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还包含至少一个换能器组。所述换能器组包括外壳和两个折射角为70度、同向偏角相同,其范围为14度-20度的换能器,两个换能器均固定在外壳内,外壳固定在小车上,换能器组的一个换能器位于外壳左侧,并且朝向外壳的左侧,另一个换能器位于外壳右侧,并且朝向外壳的右侧,两个换能器均偏向外壳的前侧或后侧。另一种换能器组包括外壳、折射角为70度的换能器和折射角为37度的换能器,两个换能器的同向偏角均为0度,并均固定在外壳内,外壳固定在小车上,折射角为70度的换能器位于外壳的右侧,折射角为37度的换能器位于外壳的左侧,两个换能器均朝向外壳的左侧或右侧。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上述两种换能器根据需要,组合在一个支架上,这样,就在原来的小车上增加了多个探头,而不增加整个探伤小车的重量,这样就可以通过这些组合同时扫查钢轨轨头内、外侧,可以减少所有换能器占用的体积,提高检测的效率,减少了检测的次数,避免了漏检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现有技术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探测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钢轨横截面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优选实施例的探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图4所示优选实施例第一换能器组的主视图;图7是图4所示优选实施例第一换能器组的俯视图;图8是图4所示优选实施例第二换能器组的主视图;图9是图4所示优选实施例第二换能器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9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超声检测装置,包括小车2、主机1和探测装置,主机1设在小车2上,探测装置设在小车2下方,所述探测装置包括第二换能器组9、两个第一换能器组8和2个换能器。2个换能器分别为70度探头5、37度和0度双晶片探头6。第一换能器组8包括第一外壳83和两个折射角为70度、同向偏角为14度的换能器81、82,两个换能器81、82均固定在第一外壳3内,第一外壳3固定在小车2上。一个第一换能器组8位于小车2的左侧,其换能器81位于第一外壳83左侧,并且朝向第一外壳83的左侧,换能器82位于第一外壳83右侧,并且朝向第一外壳83的右侧,两个换能器81、82均偏向第一外壳83的前侧。另一个第一换能器组8位于小车2的右侧,其换能器81位于第一外壳83左侧,并且朝向第一外壳83的左侧,换能器82位于第一外壳83右侧,并且朝向第一外壳83的右侧,两个换能器81、82均偏向第一外壳83的后侧。第二换能器组9包括第二外壳93、折射角为70度、同向偏角为0度的换能器92和折射角为37度、同向偏角均为0度的换能器91,两个换能器均固定在第二外壳93上,第二外壳93固定在小车2上。所述换能器91位于第二外壳93的左侧,换能器92位于第二外壳93的右侧,两个换能器91、92均朝向第二外壳93的左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均为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覆盖。权利要求1.一种超声检测装置,包括小车、主机和探测装置,主机设在小车上,探测装置设在小车下方,所述探测装置包括多个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还包含至少一个换能器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器组包括外壳和两个折射角为70度、同向偏角相同,其范围为14度-20度的换能器,两个换能器均固定在外壳内,外壳固定在小车上,换能器组的一个换能器位于外壳左侧,并且朝向外壳的左侧,另一个换能器位于外壳右侧,并且朝向外壳的右侧,两个换能器均偏向外壳的前侧或后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器组包括外壳、折射角为70度的换能器和折射角为37度的换能器,两个换能器的同向偏角均为0度,并均固定在外壳内,外壳固定在小车上,折射角为70度的换能器位于外壳的右侧,折射角为37度的换能器位于外壳的左侧,两个换能器均朝向外壳的左侧或右侧。专利摘要一种超声检测装置,包括小车、主机和探测装置,主机设在小车上,探测装置设在小车下方,所述探测装置包括多个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还包含至少一个换能器组。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上述两种换能器根据需要,组合在一个支架上,这样,就在原来的小车上增加了多个探头,而不增加整个探伤小车的重量,这样就可以通过这些组合同时扫查钢轨轨头内、外侧,可以减少所有换能器占用的体积,提高检测的效率,减少了检测的次数,避免了漏检现象的发生。文档编号G01N29/04GK2916630SQ200620061728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董尊成, 卢可金, 林广峰, 陈伟, 林绍涛 申请人: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声检测装置,包括小车、主机和探测装置,主机设在小车上,探测装置设在小车下方,所述探测装置包括多个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还包含至少一个换能器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尊成卢可金林广峰陈伟林绍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