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化成、分容接电装置及电池化成、分容夹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7642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化成、分容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电池化成、分容接电装置及电池化成、分容夹具;包括设于层压板一侧的第一气袋,以及贴合在所述第一气袋外表面的接电板;所述接电板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端,用于与化成电源或者分容电源接电;所述第一气袋通气膨胀推动所述接电板往压紧极耳的压极耳机构方向移动。在电池装夹在化成夹具或者分容夹具的相邻层压板之间,并在压紧电池极耳在接电板上时,当电池的极耳在靠近厚度的中心位置时,第一气袋通气膨胀,使得接电板往一侧移动,使得接电板与极耳接触,在极耳压紧机构压紧极耳在接电板上,因此避免了极耳过度位移变形,进而达到对极耳极耳起到保护作用。

Battery forming and capacity dividing power connecting device and battery forming and dividing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化成、分容接电装置及电池化成、分容夹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化成、分容接电装置及电池化成、分容夹具。
技术介绍
软包电池是目前新能源的主要的电池;软包电池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注液、化成和分容等工艺。电池再化成和分容的过程中,需要给电池通电。现有技术中,电池在化成或者分容是,需要将电池装夹在夹具内;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107732310A公开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化成夹具中记载了电池装夹在夹具的相邻层压板之间,通过压力装置将电池夹紧;并且通过弹性压块将电池的极耳压紧在相邻层压板的接电板上。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电池的种类多样化,电池的厚度也不一样,并且极耳的位置不一,而现有技术的接电板是固定贴合在层压板的一侧,在通过极耳压紧机构将极耳压紧在接电板上,当极耳处于电池厚度的中间位置,或者靠近电池厚度的中心位置时,在压紧电池极耳时,会造成电池极耳折弯,极耳过度弯折,会形成裂痕,导致电池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化成、分容接电装置及电池化成、分容夹具,旨在解决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化成、分容接电装置,用于电池的极耳在化成或者分容接电;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层压板一侧的第一气袋,以及贴合在所述第一气袋外表面的接电板;所述接电板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端,用于与化成电源或者分容电源接电;所述第一气袋通气膨胀推动所述接电板往压紧极耳的压极耳机构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化成、分容接电装置,用于电池的极耳在化成或者分容接电;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层压板一侧的第一气袋,以及贴合在所述第一气袋外表面的接电板;所述接电板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端,用于与化成电源或者分容电源接电;所述第一气袋通气膨胀推动所述接电板往压紧极耳的压极耳机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化成、分容接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气袋的结构为管条状,所述第一气袋的上端为封闭,下端设置有气嘴,用于与供气系统接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化成、分容接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袋贴合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连接在所述层压板的顶部,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层压板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化成、分容接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侧均设置有“T”型槽,所述第二安装座的“T”型槽下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限位在所述第一安装座的“T”型槽内,下端限位在所述第二安装座的“T”型槽、且下端的端部限位在所述限位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池化成、分容接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板的一端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两侧的第一限位板,所述接电板的另一端设于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两侧的第二限位板,各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上均设有腰型孔,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两侧均设置有穿过对应所述腰型孔的限位销。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化成、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铁军罗孝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