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7632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包括层叠设置的导电衬底、无机电子传输层、有机活性层和电极层,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还包括绝缘层,绝缘层位于导电衬底靠近无机电子传输层的一侧,且无机电子传输层贯穿绝缘层并与导电衬底连接。上述绝缘层的引入有效降低了非晶态导电玻璃和晶格良好的无机半导体材料之间的晶体失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子空穴的复合、降低缺陷发生的概率,从而有效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并且,上述杂化太阳能电池,结构简单,材料易得,可以大幅度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煤、石油、天然气传统三大能源日渐消耗的今日,开发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已经成为21世纪亟待解决的问题。太阳能电池是可以将光转化成电的光电器件,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突破必将造福世世代代。目前,产业化的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晶硅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两大类。晶硅太阳能电池由于硅材料的限制,目前转换效率已经接近极限值。GaAs、CIGS等薄膜太阳能电池原材料稀缺,价格昂贵,也限制了其应用领域,多数只能用于高端技术产业。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由于结构简单,原材料储量充足,价格低廉,在太阳能电池提效降本的趋势下,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可以为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的开发提供很好的理论基础。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制备的衬底多为ITO或者FTO导电玻璃,ITO和FTO导电玻璃均为非晶结构。其中,ITO的主要成分为In/Sn氧化物,FTO为掺氟的SnO2材料。而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的无机材料层多为具有良好晶格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包括层叠设置的导电衬底(10)、无机电子传输层(30)、有机活性层(40)和电极层(50),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还包括绝缘层(20),所述绝缘层(20)位于所述导电衬底(10)靠近所述无机电子传输层(30)的一侧,且所述无机电子传输层(30)贯穿所述绝缘层(20)并与所述导电衬底(1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包括层叠设置的导电衬底(10)、无机电子传输层(30)、有机活性层(40)和电极层(50),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还包括绝缘层(20),所述绝缘层(20)位于所述导电衬底(10)靠近所述无机电子传输层(30)的一侧,且所述无机电子传输层(30)贯穿所述绝缘层(20)并与所述导电衬底(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0)具有多个沿厚度方向贯穿的镂空区域,所述无机电子传输层(30)中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镂空区域内并与所述导电衬底(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电子传输层(30)包括无机半导体层(320)和无机包覆层(330);所述无机半导体层(320)设置在所述镂空区域内,且所述无机半导体层(320)的远离所述导电衬底(10)的一侧穿过所述绝缘层(20),所述无机包覆层(330)包覆无机半导体层(320)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半导体层(320)的禁带宽度大于无机包覆层(330)的禁带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半导体层(320)的结构选自棒状结构、片状结构、线状结构、团簇型结构、树枝状结构、花状结构和分级结构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东泰高科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