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细小管道管壁缺陷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7601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细小管道管壁缺陷探测装置。它由特种机器人爬行器、探测器、CCD视频传输接口、监视器和电源控制器组成。其特种机器人爬行器推动小型CCD摄像工作装置在细小管道中快速、平稳的移动,运行速度和方向由管道外的控制器实施控制,CCD摄像头探测到的管壁信息通过CCD视频传输接口,直接显示在监视器的屏幕上,实现对管道管壁缺陷的探测。可应用于微小工业管道中腐蚀、裂纹或积垢等缺陷的自动检测。(*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管道探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特种机器人爬行器。它是一种能够在细小工业管道内快速、连续行走的爬行装置,以其作为载体,携带CCD摄像机可用于探测细小工业管道的管壁缺陷。目前,在核工业、石油化工业、制冷等行业中,大量使用着不同类型的细小金属管道。因受恶劣作业环境(核辐射、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等因素的影响,长期工作后会出现腐蚀、积垢和损伤,导致裂纹的出现而酿成事故。但因作业空间狭小检测维修作业十分困难。因此,迫切需要研制开发一种小尺寸的管内作业机器人来解决细小管道内自动检测管壁缺陷和维护等棘手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特种机器人爬行器,搭载小型CCD摄像头,组成管道管壁缺陷探测装置,实现细小管道内的自动检测。国内外微机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开展微机器人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日本通产省在1991年制定了“微机械技术研究十年计划”,在其重点开发的研究方向中,就有一项管道检测用微小机器人系统。美国一家技术公司研制出能在2英寸管道内移动探测的轮式探测器。日本OMRON公司、东芝公司、东京工业大学相继在实验室中研制出管径在1英寸左右的管道内机器人移动机构。尽管这类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特种机器人爬行器、探测器、CCD视频传输接口、监视器和电源控制器组成的细小管道管壁缺陷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种机器人爬行器由压电驱动机构(包括:双晶薄膜压电片6、扁形压盖5和扁形隔圈7)、运动牵引机构(包括:配重体17、心杆16、套圈15、内隔圈14和螺母13)、弹性姿态保持机构(前后两组弹性爪9和扁形夹箍8)三部分构成,双晶薄膜压电片6(简称双膜片6)安装在扁形压盖5和扁形隔圈7之间,前后两组弹性爪9分别压入扁形压盖5相应的连接槽中,利用扁形夹箍8压紧固定,心杆16穿过双膜片6的中心孔与配重体17螺纹连接,采用套圈15和内隔圈14固定心杆16的工作位置和姿态,用螺母13压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麟治孙萍章亚男陆林海秦新捷龚振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