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透镜的防伪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503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防伪标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透镜的防伪标签,至少包括基底层,所述基底层上依次设有低电压发热油墨层、遮挡层、标签印刷层和透镜,所述透镜为曲率可变的透镜,所述低电压发热油墨层与位于与防伪标签外部的电源连接。本方案采用可塑性树脂制成曲率可变的透镜,加热后曲率发生变化使得光线无法聚焦,人眼观察到的标签图案变模糊即可判断真伪,使用简单且观察容易,利于快速进行防伪;可采用USB接口连接电源,方便使用且不受场所的限制。

A security label with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透镜的防伪标签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伪标签
,特别涉及一种带透镜的防伪标签。
技术介绍
近年来,防伪、显示技术发展的十分迅速,防伪种类也越来越多,许多防伪技术也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也已经基本被大众所了解,防伪技术受到了挑战,而且这些防伪标签都是静态的,使用样式单一,不能满足动态变化显示的需求,迫切需要发展新的防伪技术。透镜是一种人们非常熟悉的光学元件,它属于被动光学元件,在光学系统中用来会聚、发散光辐射。本专利技术基于曲率可变的透镜、导电油墨的技术,提出一种防伪标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并提供一种带透镜的防伪标签。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透镜的防伪标签,至少包括基底层,所述基底层上依次设有低电压发热油墨层、遮挡层、标签印刷层和透镜,所述透镜为曲率可变的透镜,所述低电压发热油墨层与位于与防伪标签外侧的电源连接。而且,所述电源为可接电的USB接口或开关与电池,所述低电压发热油墨层与电源通过导电油墨或导电金属制成的导线连接,所述可接电的USB接口或开关位于防伪标签外侧。而且,基底层和低电压发热油墨层上方之间设有第一银浆层,所述曲率可变的透镜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组合制成。而且,所述标签印刷层印刷有标签。而且,所述遮挡层颜色与标签印刷层印刷的标签颜色不同。其中,所述低电压发热油墨层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份组成:5~10%的水性丙烯酸树脂、5~10%的松香树脂、5~15%的石墨、3~10%的炭黑、0~50%的碳纳米管分散液、0.5~1.5%的pH调节剂、1~5%的分散剂、0~1%的黄原胶、0.5~1%的消泡剂和10~50%的去离子水。所述低电压发热油墨层是通过丝网印刷或者涂布法涂布低电压发热油墨于基底层上形成。所述pH调节剂为甲酰胺、乙醇胺或氨水中的一种或以任意比例混合的几种。所述分散剂为DisponerW-518型水性润湿分散剂、DisponerW-920型水性润湿分散剂、NUOSPERSEFX600型水性润湿分散剂或NUOSPERSEFX365型水性润湿分散剂中的一种或以任意比例混合的几种。所述消泡剂为DefomW-0506型水性消泡剂、TEGOFoamex805型水性消泡剂或SF-809B型标美硅氟消泡剂中的一种或以任意比例混合的几种。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1)所述电源有两种选择,一是可接电的USB接口,二是开关与电池。电源采用开关与电池的组合时,闭合开关即可为该防伪标签提供电源;采用USB接口时,充电电源或移动电源可直接与该防伪标签外部设有的USB接口相连接即可,方便使用且不受场所的限制。(2)采用可塑性树脂制成曲率可变的透镜,低电压发热油墨层通电后温度达到透镜材料的熔点,导致透镜结构变形,透镜曲率发生变化,人眼观察到的标签图案变模糊即可判断真伪。使用简单且观察容易,利于快速进行防伪。(3)遮挡层颜色与标签印刷层印刷的标签颜色不同,既能避免低电压发热油墨层的颜色又能避免遮挡层的颜色对标签视觉观察的影响。(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电压发热油墨具有以下优点:1、以黄原胶和松香树脂这些生物质材料为原料,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2、在黄原胶和松香树脂的共同作用下,油墨中丙烯酸树脂的整体比例降低,使得制备的低电压发热油墨干燥后形成的碳膜中炭黑、石墨和碳纳米管这些导电填料的比例增大,导电性能优异;3、该低电压发热油墨具有较大的粘度和有较好的触变性,在印刷过程中剪切力的作用下该油墨的粘度瞬间降低,形成较厚的碳膜,在印刷完成后粘度迅速提高,使得油墨不在承印物上扩散,提高油墨的印刷适应性,适用于丝网印刷;4、低电压发热油墨在较低的工作电压下,可以获得较好的发热效果。发热效率高,升温速率快。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透镜的防伪标签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透镜的防伪标签接电前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透镜的防伪标签接电后的示意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备的3cm×3cm低电压发热油墨块在不同电压下的运行情况;图4(b)是实施例1中低电压发热油墨块在连续不间断变化电压条件下的运行情况;图5是实施例1中低电压发热油墨块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图6是本实施例1中低电压发热油墨块的发热温度与功率密度的函数关系;图7为本实施例1中低电压发热油墨块的伏-安关系;图8为本实施例1中低电压发热油墨块的输入电压与饱和温度关系图。图中:1.透镜,2.标签印刷层,3.遮挡层,4.低电压发热油墨层,5.基底层。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透镜的防伪标签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基底层5,所述基底层上依次设有低电压发热油墨层4、遮挡层3、标签印刷层2和透镜1,所述透镜为曲率可变的透镜,所述低电压发热油墨层与位于与防伪标签外部的电源连接。所述电源为可接电的USB接口或开关与电池,所述低电压发热油墨层与电源通过导电油墨或导电金属制成的导线连接,所述导线为导电油墨或导电金属制成,所述导电油墨能采用本方案提供的低电压发热油墨,也可是其它类型的导电油墨。导线的具体设置位置根据低电压发热油墨层的大小相应设置,可以在低电压发热油墨层上下设置,也可以在低电压发热油墨层两端设置。该电路简单易实现,上述电路由开关、电池、导线、低电压发热油墨层连成回路,或USB接口的两极通过导线和低电压发热油墨层连接即可。所述低电压发热油墨层是通过丝网印刷或者涂布法涂布低电压发热油墨于基底层上形成,基底层是纸布棉塑料等任意能印刷油墨的材料。标签印刷层印刷有标签,遮挡层颜色与标签印刷层印刷的标签颜色不同,遮挡层可以采用纸布棉塑料等制作,既能避免低电压发热油墨层的颜色又能避免遮挡层的颜色对标签视觉观察的影响。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透镜的防伪标签接电前的结构示意图,产品在制作时制成成在透镜曲率未发生变化时能看清标签印刷层印刷的标签。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透镜的防伪标签接电后的结构示意图,当电源线路接通后,低电压发热油墨层通电,温度达到透镜材料的熔点,导致透镜结构变形,透镜曲率发生变化,由于曲率的变化使得印刷层图案变得模糊,从而达到人眼快速辨别真伪的目的。用于制作透镜的材料透明度要高,熔点在低电压发热油墨能达到的范围内,例如实施例1中制备的3cm×3cm低电压发热油墨块在3V电压下能达到175℃,则使用的材料熔点在175℃以内。,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曲率可变的透镜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组合制成。(1)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特点:所有塑料中透明度最高透射率:91%~94%折射率:1.49熔点:130–140℃热膨胀系数:6*10-5/℃。(2)PC:聚碳酸酯特点:与PMMA相比,折射率较高,耐热、抗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透镜的防伪标签,至少包括基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上依次设有低电压发热油墨层、遮挡层、标签印刷层和透镜,所述透镜为曲率可变的透镜,所述低电压发热油墨层与位于与防伪标签外侧的电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透镜的防伪标签,至少包括基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上依次设有低电压发热油墨层、遮挡层、标签印刷层和透镜,所述透镜为曲率可变的透镜,所述低电压发热油墨层与位于与防伪标签外侧的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透镜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可接电的USB接口或开关与电池,所述低电压发热油墨层与电源通过导电油墨或导电金属制成的导线连接,所述可接电的USB接口或开关位于防伪标签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透镜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率可变的透镜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组合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透镜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印刷层印刷有标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透镜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层颜色与标签印刷层印刷的标签颜色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透镜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低电压发热油墨层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份组成:5~10%的水性丙烯酸树脂、5~10%的松香树脂、5~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双莉钱俊廖宇魏旭冉王鑫黄月张海斋谷思怡孙基素马晓花李庆芝赵美君宋蓉程凯兴刘汉东陈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世帝牧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