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车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748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0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车方法。该用车方法可以包括:获取用户的用车请求,该用车请求至少包括用户的起点位置和上车点;获取至少一个候选自动驾驶车辆的信息;基于用车请求和至少一个候选自动驾驶车辆的信息,确定目标自动驾驶车辆;控制目标自动驾驶车辆从初始停车场站行驶至上车点,其中,目标自动驾驶车辆停靠在初始停车场站内。本申请可以实现在线呼叫自动驾驶车辆和在线还车,减少了用户停车和取车的时间、提升了用户的出行体验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车方法和系统
本申请涉及出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车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车辆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用户在使用汽车外出时,事先无法知晓目的地附近的停车场内空闲车位数量以及车位分布等信息。如果不需要用户本人寻找停车位停车或去停车位取车,将为用户节约停车和取车所花费的时间,进而给用户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捷。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车方法和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车方法。所述用车方法可以包括:获取用户的用车请求,所述用车请求至少包括所述用户的起点位置和上车点;获取至少一个候选自动驾驶车辆的信息;基于所述用车请求和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自动驾驶车辆的信息,确定目标自动驾驶车辆;控制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从初始停车场站行驶至所述上车点,其中,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停靠在所述初始停车场站内。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车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二获取模块、确定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用车请求,其中,所述用车请求至少包括所述用户的起点位置和上车点;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候选自动驾驶车辆的信息;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车请求和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自动驾驶车辆的信息,确定目标自动驾驶车辆;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从初始停车场站行驶至所述上车点,其中,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停靠在所述初始停车场站内。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车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用车请求,所述用车请求至少包括所述用户的起点位置和上车点;发送所述用车请求给服务器;接收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用车请求确定的目标自动驾驶车辆的信息;以及显示所述用户从起点位置到达所述上车点的第四导航路线。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车系统。所述系统可以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第二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和显示模块;其中:所述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用车请求,所述用车请求至少包括所述用户的起点位置和上车点;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用车请求给服务器;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用车请求确定的目标自动驾驶车辆的信息;以及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用户从起点位置到达所述上车点的第四导航路线。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车装置。所述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指令,当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读取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所述计算机指令后,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附图说明本申请将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结构,其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用车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用车系统的模块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用车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从上车点至终点位置的用车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从终点位置至目标停车场站的还车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图6是根据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所示的用车系统的模块图;以及图7是根据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所示的用车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系统”、“装置”、“单元”和/或“模组”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的不同组件、元件、部件、部分或装配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词语可实现相同的目的,则可通过其他表达来替换所述词语。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本申请中使用了流程图用来说明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系统所执行的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后面操作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个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运输系统,不同的运输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陆地、海洋、航空、航天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例如,出租车、专车、顺风车、巴士、代驾、火车、动车、高铁、船舶、飞机、无人驾驶的交通工具、收/送快递等应用了管理和/或分配的运输系统。本申请的不同实施例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网页、浏览器插件、客户端、定制系统、企业内部分析系统、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系统及方法的应用场景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例如,其他类似的引导用户停车系统。本申请描述的“乘客”、“乘客端”、“用户终端”、“顾客”、“需求者”、“服务需求者”、“服务请求者”、“消费者”、“消费方”、“使用需求者”等是可以互换的,是指需要或者订购服务的一方,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工具。同样地,本申请描述的“司机”、“司机端”、“提供者”、“供应者”、“服务提供者”、“服务者”、“服务方”、“自动驾驶车辆”“车辆”等也是可以互换的,是指提供服务或者协助提供服务的个人、工具或者其他实体等。另外,本申请描述的“用户”可以是需要或者订购服务的一方,也可以是提供服务或者协助提供服务的一方。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用车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用车系统100可以确定目标自动驾驶车辆,并根据用户的用车请求和还车请求控制目标自动驾驶车辆进行驾驶。用车系统100可以是用于互联网或者其它网络的服务平台。例如,用车系统100可以是为交通运输提供服务的线上服务平台。在一些实施例中,用车系统100可以应用于网约车服务,例如出租车呼叫、快车呼叫、专车呼叫、小巴呼叫、拼车、公交服务和接送服务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用车系统100还可以应用于代驾、快递、外卖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用车系统100还可以应用于出行(如旅游)服务领域。用车系统100可以包括服务器110、服务请求者终端120、存储设备130、服务提供者终端140和网络150。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可以用于处理与服务请求有关的信息和/或数据,例如,用于处理在线用车请求。具体的,服务器110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车方法,所述方法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用户的用车请求,所述用车请求至少包括所述用户的起点位置和上车点;/n获取至少一个候选自动驾驶车辆的信息;/n基于所述用车请求和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自动驾驶车辆的信息,确定目标自动驾驶车辆;/n控制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从初始停车场站行驶至所述上车点,其中,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停靠在所述初始停车场站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车方法,所述方法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用车请求,所述用车请求至少包括所述用户的起点位置和上车点;
获取至少一个候选自动驾驶车辆的信息;
基于所述用车请求和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自动驾驶车辆的信息,确定目标自动驾驶车辆;
控制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从初始停车场站行驶至所述上车点,其中,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停靠在所述初始停车场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的信息给所述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从初始停车场站行驶至所述上车点包括:
生成从所述初始停车场站行驶至所述上车点的第一导航路线;
预估所述用户到达所述上车点的第一时间和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到达所述上车点的第二时间;
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启动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并控制其按照所述第一导航路线到达所述上车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估所述用户到达所述上车点的第一时间和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到达所述上车点的第二时间包括:
基于第一时间预估模型,预估所述用户到达所述上车点的第一时间;以及
基于第二时间预估模型,预估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到达所述上车点的第二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当所述第一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时,所述用户当前位置与所述上车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或者
当所述第二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阈值时,所述用户当前位置与所述上车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从初始停车场站行驶至所述上车点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与所述初始停车场站内的至少一个检测设备检测到的车辆是否一致:
若是,则启动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从初始停车场站行驶至所述上车点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行驶至所述初始停车场站出口时,判断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与所述初始停车场站出口的检测设备检测到的车辆是否一致:
若是,则开启所述初始停车场站的停车闸以允许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驶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的上车确认信息;
生成从所述上车点至所述用户的终点位置的第二导航路线;以及
控制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按照所述第二导航路线从所述上车点行驶至所述用户的终点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的还车请求;
基于所述用户的终点位置,确定目标停车场站;
生成从所述终点位置行驶至所述目标停车场站的第三导航路线;以及
控制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按照所述第三导航路线从所述终点位置行驶至所述目标停车场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用户的终点位置,确定目标停车场站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的终点位置,查找距离所述终点位置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距离阈值的候选停车场站;
获取所述候选停车场站内车辆停放信息;
基于所述候选停车场站内车辆停放信息和所述候选停车场站与所述终点位置的距离,确定目标停车场站。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按照所述第三导航路线从所述用户的终点位置行驶至目标停车场站包括:
当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到达所述目标停车场站入口时,判断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与从所述初始停车场站出口的检测设备检测到车辆是否一致:
若是,则控制所述目标停车场站的停车闸开启允许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进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上车点和所述用户的终点位置,计算行车费用;以及
发送所述行车费用给所述用户。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车请求还包括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
用户基本信息、对车辆的偏好数据和/或历史订单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性别、年龄、职业、征信记录、身份信息、银行账户;
所述对车辆的偏好数据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对车辆颜色、车型、车牌号码、车辆性能的偏好;
所述历史订单数据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车辆数据、用车时间、用车次数、用车区域。


15.一种用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二获取模块、确定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用车请求,其中,所述用车请求至少包括所述用户的起点位置和上车点;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候选自动驾驶车辆的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车请求和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自动驾驶车辆的信息,确定目标自动驾驶车辆;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从初始停车场站行驶至所述上车点,其中,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停靠在所述初始停车场站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发送模块;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的信息给所述用户。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生成从所述初始停车场站行驶至所述上车点的第一导航路线;
预估所述用户到达所述上车点的第一时间和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到达所述上车点的第二时间;
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启动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并控制其按照所述第一导航路线到达所述上车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基于第一时间预估模型,预估所述用户到达所述上车点的第一时间;以及
基于第二时间预估模型,预估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到达所述上车点的第二时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当所述第一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阈值时,所述用户当前位置与所述上车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或者
当所述第二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阈值时,所述用户当前位置与所述上车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判断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与所述初始停车场站内的至少一个检测设备检测到的车辆是否一致:
若是,则启动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行驶至所述初始停车场站出口时,判断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与所述初始停车场站出口的检测设备检测到的车辆是否一致:
若是,则开启所述初始停车场站的停车闸以允许所述目标自动驾驶车辆驶出。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的上车确认信息;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之洋全文成李瑞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