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棒材精整工艺数据同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7348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棒材精整工艺数据同步方法,属于轧钢自动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将棒材精整过程中各工序产生的采样数据对应到棒材长度方向上,在相同棒材长度的百分比下显示。其中,当工序采样数据量少的时候,采用插值法对采样数据进行填充;当采样数据量多的情况下,采用均值法对采样数据进行删减,以达到采样数据量相同的目的,最终实现各工序采样数据同步显示。根据同步后的数据可以查询任意长度位置上各工序的实测数据,为现场的工作人员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产品质量数据查询方式,有助于后续的质量缺陷定位和追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棒材精整工艺数据同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自动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棒材精整工艺数据同步方法。
技术介绍
棒材精整过程是特钢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工序,能够有效的提高档次,降低产品缺陷,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对棒材进行抛丸、矫直、倒棱、探伤及修磨等工序消除棒材表面和内部缺陷,提高平直度,达到满足标准和用户需求的目的。棒材精整过程工序众多,每个工序都有相应的工艺参数和质量指标,并且棒材通过各工序的速度不同,而每个工序的工艺参数和质量指标存储都是按照固定的采样周期进行,从而造成棒材通过不同工序的时间不同,使得各工序的采样点个数不一致。而采样点在WINCC等客户端按照时间进行采样点的显示和输出,由此导致各工序间的采样点对应的棒材物理位置不同,采样点与物理位置的不同步,导致进行缺陷溯源时,工艺人员难以通过采样点曲线直观准确的找出缺陷的实际所在位置,给产品质量缺陷追溯造成困难。在文献《冷连轧生产过程同步数据的建立与应用》中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冷连轧机轧件段同步数据的建立方法.将轧件实时采集的实测轧制参数映射到成品钢卷的长度上,但是冷轧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棒材精整工艺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长度为L的棒材通过精整过程的抛丸、矫直、倒棱、探伤及修磨工序,按照固定的采样周期Δt,存储棒材通过各工序时的时间和关键参数采样数据;/n步骤2:计算各工序的最大采样点数目,计算公式如下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材精整工艺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长度为L的棒材通过精整过程的抛丸、矫直、倒棱、探伤及修磨工序,按照固定的采样周期Δt,存储棒材通过各工序时的时间和关键参数采样数据;
步骤2:计算各工序的最大采样点数目,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i={1,2,3,4,5},抛丸工序最大采样点数目记为n1,矫直工序最大采样点计数为n2,倒棱工序最大采样点计数为n3,探伤工序最大采样点计数为n4,修磨工序最大采样点计数为n5;
步骤3:计算棒材通过各工序时实际位置与实测数据的对应关系;
步骤4:确定棒材的标准采样数目N,以标准采样数目为依据,采用插值法或者均值法对各工序的原始采样数据进行处理;
步骤5:分别以棒材长度百分比数据η′i[k]为横坐标,各工序采样数据a′i[k]为纵坐标轴绘制曲线,数据同步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精整工艺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过程如下:
步骤1.1:棒材到达抛丸工序,存储棒材通过抛丸工序的时间,记为t1;同时存储抛丸过程高速丸粒的采样数据,记为a1[i];
步骤1.2:棒材到达矫直工序,存储棒材通过矫直工序的时间,记为t2;同时存储矫直过程的采样数据,记为a2[i];
步骤1.3:棒材到达倒棱工序,存储棒材通过倒棱工序的时间,记为t3;同时存储倒棱过程的采样数据,记为a3[i];
步骤1.4:棒材到达探伤工序,存储棒材通过探伤工序的时间,记为t4;同时存储探伤过程的采样数据,记为a4[i];
步骤1.5:棒材到达修磨工序,存储棒材通过修磨工序的时间,记为t5;同时存储修磨过程的采样数据,记为a5[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材精整工艺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过程高速丸粒采样数据为高速丸粒的离心速度或颗粒大小或颗粒硬度;所述矫直过程的采样数据为矫直力或矫直电流或直线度;所述倒棱过程的采样数据为圆周速度或倒角大小或倒棱斜面宽度;所述探伤过程的采样数据为线圈电压值或漏磁通或表面温度;所述修磨过程的采样数据为修磨量或循环水流量或压缩空气流量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辛洪伞孙杰张欣邸洪双丁敬国张殿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