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射频辨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7298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射频装置,包含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第一构件具有辐射层及第一结合部,其中辐射层的外圈构成辐射图案,第二构件具有载板、循环天线、芯片及第二结合部,循环天线、芯片及第二结合部设置于载板,且芯片电性连接循环天线。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可分离地相互结合,且辐射层与循环天线电磁耦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射频辨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无线射频辨识装置,特别是涉及了一种可替换式的无线射频辨识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无线射频辨识(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藉由将数据储存在芯片中,并以外部的读取器(Reader)读取芯片内储存的数据;相似地,无线射频辨识亦可以是藉由写入器(Writer)将数据写入芯片中,或是改写芯片内所储存的数据。无线射频辨识的简易的特性,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域,例如是交通卡、识别证、门禁卡以及货柜运输等。其中,无线射频辨识装置的制造多是将天线图案以及设有芯片的循环天线印制到同一个基板上,以达到大量生产的目的。然而,只要天线图案或循环天线其中之一受损或使用者的需求有所改变(例如,使用者需使用不同的芯片,或是因辐射/读取范围等因素而需不同的辐射图案)时,用户便要将整个无线射频辨识装置丢弃,不但造成使用者替换上的麻烦,更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此外,若客户需不同形态的无线射频辨识装置,则依据习知的技术,制造商只能舍弃原有的无线射频辨识装置并依照客户需求重新生产,对制造商而言会导致囤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满足上述需求的无线射频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射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构件,具有辐射层及第一结合部,其中该辐射层形成辐射图案;以及第二构件,具有载板、循环天线、芯片及第二结合部,该循环天线、该芯片及该第二结合部设置于该载板,且该芯片电性连接该循环天线,该第一结合部及该第二结合部可分离地相互结合,且该辐射层与该循环天线电磁耦合。前述的无线射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结合部是该辐射图案的一部份。前述的无线射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结合部为该载板的一侧边朝内延伸的一个夹持槽道,该第一结合部可分离地插设于该夹持槽道,且该夹持槽道的两侧分别位于该辐射层相异的两面。前述的无线射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结合部为该载板的二相异侧边朝内延伸的二个夹持槽道,该第一结合部可分离地插设于该夹持槽道,且每一夹持槽道的两侧分别位于该辐射层相异的两面。前述的无线射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辐射图案包含两个辐射端部及一个中间段,该中间段连接两个辐射端部,该第二结合部为由该载板的一侧边朝内延伸的一个夹持槽道,且该夹持槽道的宽度大于该中间段的宽度,并小于该二辐射端部的宽度。前述的无线射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辐射图案包含两个辐射端部及一个中间段,该中间段连接该两个辐射端部且做为该第一结合部,该第二结合部包含由该载板的一侧边朝内延伸的一个夹持槽道,以及形成于该夹持槽道末端的一分岔狭缝,且该分岔狭缝的长度大于该中间段的宽度并小于该辐射端部的宽度。前述的无线射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构件具有一设置基板,该辐射层设置于该设置基板,且该第一结合部设置在该设置基板上。前述的无线射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结合部为该设置基板的一夹持槽道;该第二结合部为从该载板延伸出的一凸出部,当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结合时,该凸出部穿过该夹持槽道,且该凸出部与该辐射层分别位于该设置基板相异的两面,使得该凸出部抵于该设置基板。前述的无线射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结合部为该设置基板的可活动式的一卡固片;该第二结合部为该载板的一夹持槽道,当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结合时,该卡固片与该辐射层分别位于该载板相异的两面,使得该卡固片抵于该载板。前述的无线射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结合部结合该第二结合部为使该第一构件及该第二构件互相结合,该第二构件本身具有一第一传输距离,且互相结合的该第一构件及该第二构件具有一第二传输距离,且该第二传输距离系该第一传输距离的十到四十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无线射频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可以藉由可分离的方式以一或多个结合部结合辐射层及循环天线,例如当无线射频装置的辐射层或循环天线的其中之一须被置换时,可以仅置换其中一者,以避免不须置换的另一者一起被丢弃,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2、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无线射频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亦可以藉由可拆卸/可替换的无线射频装置,使得制造商不用因客户需求而重新生产新的无线射频装置,进而避免制造商的囤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无线射频辨识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图9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多个不同实施例所绘示的无线射频辨识装置的示例图;图10系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无线射频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之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专利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之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相关之目的及优点。以下之实施例系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之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专利技术之范畴。请一并参考图1及2,其中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无线射频辨识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无线射频辨识装置的示例图。本实施例的无线射频辨识装置(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Device,RFID)较佳包含第一构件1及第二构件2。详细而言,第一构件1包含辐射层11以及第一结合部J1,且辐射层11构成辐射图案110(RadiationPattern),意即辐射层11的外周系圈围形成此辐射图案110;第二构件2包含载板20、循环天线21(LoopAntenna)、芯片22以及第二结合部J2,且循环天线21、芯片22及第二结合部J2是设置于第二构件2的载板20。此外,循环天线21电性连接芯片22,且第二结合部J2用于可分离地与第一结合部J1结合。此外,辐射层11与循环天线21彼此电磁耦合,且当第一结合部J1与第二结合部J2结合时,结合的第一构件1与第二构件2的传输距离会较第二构件2本身的传输距离更长。其中,本专利技术所绘示的辐射图案110仅为示例,辐射图案110依据不同辐射范围/距离、制造方法等因素可以是不同的图案,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请继续参考图2,图2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无线射频识别装置,其中芯片22系电性连接于循环天线21,且第二构件2本身具有第一传输距离,且以第一结合部J1及第二结合部J2互相结合的第一构件1与第二构件2具有第二传输距离,且第二传输距离大于第一传输距离。详细而言,第二传输距离可以是第一传输距离的十倍到四十倍。举例而言,第一传输距离是5cm到30cm,则第二传输距离可以达50cm到12m,因此当读写器只要位在第二传输距离内,读写器即可读取芯片22所存有的数据及/或将数据写入芯片22,亦或是改写芯片22所存有的数据,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请继续参考图2,第一结合部J1较佳是辐射图案110的一部份,例如以辐射图案110中连接两个辐射端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射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第一构件,具有辐射层及第一结合部,其中该辐射层形成辐射图案;以及/n第二构件,具有载板、循环天线、芯片及第二结合部,该循环天线、该芯片及该第二结合部设置于该载板,且该芯片电性连接该循环天线,/n该第一结合部及该第二结合部可分离地相互结合,且该辐射层与该循环天线电磁耦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射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构件,具有辐射层及第一结合部,其中该辐射层形成辐射图案;以及
第二构件,具有载板、循环天线、芯片及第二结合部,该循环天线、该芯片及该第二结合部设置于该载板,且该芯片电性连接该循环天线,
该第一结合部及该第二结合部可分离地相互结合,且该辐射层与该循环天线电磁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射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结合部是该辐射图案的一部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射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结合部为该载板的一侧边朝内延伸的一个夹持槽道,该第一结合部可分离地插设于该夹持槽道,且该夹持槽道的两侧分别位于该辐射层相异的两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射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结合部为该载板的二相异侧边朝内延伸的二个夹持槽道,该第一结合部可分离地插设于该夹持槽道,且每一夹持槽道的两侧分别位于该辐射层相异的两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射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辐射图案包含两个辐射端部及一个中间段,该中间段连接两个辐射端部,该第二结合部为由该载板的一侧边朝内延伸的一个夹持槽道,且该夹持槽道的宽度大于该中间段的宽度,并小于该二辐射端部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射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辐射图案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任杰詹尚登郭善仁黄恩惠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华冠商标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