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特征融合的串联RNN结构及行人预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智能驾驶计算机视觉领域,具体指代一种多特征融合的串联RNN(循环神经网络)结构及行人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准确理解行人活动、预测行人运动轨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确理解行人活动、预测行人运动轨迹有助于帮助汽车驾驶系统选择正确的行驶路线,避免发生潜在的人车碰撞及其导致的交通流中断。此外,神经网络在自动驾驶领域中关于理解行人活动、预测行人运动轨迹获得较大的应用。目前,解决行人行为预测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基于行人本身的运动模式预测其在未来某个时间的轨迹,但是由于周围各种因素的干扰,例如:信号灯、自车运动、道路结构,行人表现出高度可变的运动模式,所以这类方法不足以准确理解行人的完整行为。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097865,名称“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无人驾驶行人轨迹预测方法”中将样本数据中即将通过斑马线的人群进行划分,并从中获取行人位置-比例信息序列、行人骨架信息序列、视觉传感器自身运动序列等信息,将这几类信息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测试评估,最终输出预测轨迹和动作类别,但是在输入卷积神经网络时没有考虑到几类信息归一化处理以及融合的先后顺序,也没有考虑到自车的运动状态,导致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效果不好;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294015,名称为“基于社会亲和力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的拥挤场景行人轨迹预测方法”中应用长短期记忆网络结合社会亲和力映射图,结合提取到的个人轨迹模式和周围相关行人的轨迹特征实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特征融合的串联RNN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串联GRU模块、全连接层模块、激活函数模块和预测模块;/n信息采集模块,其包括:车载单目摄像头和车速传感器,车载单目摄像头用于采集车辆在不同道路和人群密度的环境中驾驶时的行人和周围环境的视频图像;车速传感器用于采集自车车速;/n信息处理模块,其对上述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数据集;/n串联GRU模块,其对上述数据集中的信息进行处理,串联GRU模块中每级GRU处理数据集中的不同的信息和串联的前一级GRU的隐藏状态的输入,将不同的信息进行融合计算,并将融合计算得到的多维矩阵输入给全连接层模块;/n全连接层模块,其对上述多维矩阵进行整合得到一维向量;/n激励函数模块,其对上述一维向量信息采用ReLU函数处理;/n预测模块,其对上述激励函数模块处理后的信息进行分类,计算行人轨迹概率,辨别行人意图,得到行人轨迹的预测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特征融合的串联RNN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串联GRU模块、全连接层模块、激活函数模块和预测模块;
信息采集模块,其包括:车载单目摄像头和车速传感器,车载单目摄像头用于采集车辆在不同道路和人群密度的环境中驾驶时的行人和周围环境的视频图像;车速传感器用于采集自车车速;
信息处理模块,其对上述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数据集;
串联GRU模块,其对上述数据集中的信息进行处理,串联GRU模块中每级GRU处理数据集中的不同的信息和串联的前一级GRU的隐藏状态的输入,将不同的信息进行融合计算,并将融合计算得到的多维矩阵输入给全连接层模块;
全连接层模块,其对上述多维矩阵进行整合得到一维向量;
激励函数模块,其对上述一维向量信息采用ReLU函数处理;
预测模块,其对上述激励函数模块处理后的信息进行分类,计算行人轨迹概率,辨别行人意图,得到行人轨迹的预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特征融合的串联RNN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集包含:行人的二维边框注释及自车车速数据;数据集中的数据被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样本比例为6: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特征融合的串联RNN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GRU模块由一级GRU、二级GRU、三级GRU、四级GRU、五级GRU组成。
4.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串联RNN结构的行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1:利用车载单目摄像头采集车辆在不同街道行驶时的行人和周围环境的图像数据,利用车速传感器采集自车车速;
步骤2:对上述步骤1中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及自车车速数据进行处理,将行人过街预测定义为一个二元分类问题来预测第i个行人在采集的时间m内的行走轨迹,对预测依赖的行人特征、周围环境特征、行人姿势特征、行人二维框、自车车速五个信息源进行信息处理;
步骤3:将上述步骤2处理得到的数据分别输入到一级GRU、二级GRU、三级GRU、四级GRU、五级GRU中依次进行信息融合计算,得到多维矩阵;
步骤4:对上述得到的多维矩阵进行整合,得到一维向量;
步骤5:采用ReLU函数对上述一维向量进行激活处理;
步骤6:采用softmax逻辑回归对上述步骤5中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类预测,得到行人轨迹的预测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特征融合的串联RNN结构的行人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将行人特征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桉旭,赵万忠,周小川,栾众楷,章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