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Hyperstudy和Fluent联合仿真的液冷板结构尺寸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7180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液冷板结构优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Hyperstudy和Fluent联合仿真的液冷板结构尺寸优化方法,包括:S1.向Fluent软件内导入液冷板模型,并对其进行计算分析,获得液冷板的总入口压强以及各支管截面流量分布情况,输出保存为cas文件;S2.将步骤S1中所输出的cas文件导入Hypermesh软件,并利用Hypermorph模块将液冷板模型中液冷板各支管入口直径和扰流板高度定义为优化变量,输出tpl格式的求解文件;S3.将步骤S2中所输出的tpl文件导入Hyperstudy软件,调用Fluent求解器根据优化算法进行优化求解;综上,利用软件仿真优化的方式代替人工优化,有效缩短优化周期、提高优化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并且,软件仿真是利用Hyperstudy与Fluent进行联合仿真,能降低优化时的建模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Hyperstudy和Fluent联合仿真的液冷板结构尺寸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冷板结构优化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Hyperstudy和Fluent联合仿真的液冷板结构尺寸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液冷板常用于汽车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在动力电池系统中,电池工作产生多余热量,热量通过电池或者模组与液冷板表面接触的方式传递,最终被液冷板内部流道中通过的冷却液带走,实现对动力电池的散热。现有液冷板中,各个流道的宽度通常相等,但是由于各个流道的长度、形状等不同,使得各个流道内的流量分配不均,由此则容易导致动力电池系统内各区域之间的散热效果不均,进而导致整体动力电池系统内各处温度的一致性较差,影响使用寿命,甚至还会出现热失控风险;另外,液冷板的各个流道通常采用人工方式进行优化,往往循环操作多次也未能得到最优解,使得液冷板优化存在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Hyperstudy和Fluent联合仿真的液冷板结构尺寸优化方法。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Hyperstudy和Fluent联合仿真的液冷板结构尺寸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建立液冷板模型,并将所建立的液冷板模型导入Fluent软件内,对其进行计算分析,获得液冷板的总入口压强以及各支管截面流量分布情况,输出保存为cas文件;/nS2.优化变量的定义:将步骤S1中所输出的cas文件导入Hypermesh软件,并利用Hypermorph模块将液冷板模型中液冷板各支管入口直径和扰流板高度定义为优化变量,输出tpl格式的求解文件;/nS3.将步骤S2中所输出的tpl文件导入Hyperstudy软件,调用Fluent求解器根据优化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其中,确定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Hyperstudy和Fluent联合仿真的液冷板结构尺寸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液冷板模型,并将所建立的液冷板模型导入Fluent软件内,对其进行计算分析,获得液冷板的总入口压强以及各支管截面流量分布情况,输出保存为cas文件;
S2.优化变量的定义:将步骤S1中所输出的cas文件导入Hypermesh软件,并利用Hypermorph模块将液冷板模型中液冷板各支管入口直径和扰流板高度定义为优化变量,输出tpl格式的求解文件;
S3.将步骤S2中所输出的tpl文件导入Hyperstudy软件,调用Fluent求解器根据优化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其中,确定优化算法时,以液冷板各支管截面流量的平均差作为优化目标、以液冷板的总入口压强作为边界条件;
S4.多次重复执行步骤S3的优化求解,并从多个优化求解结果中选取液冷板各支管截面流量的平均差最小的优化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Hyperstudy和Fluent联合仿真的液冷板结构尺寸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模型中,至少包括三组液冷板,且三组液冷板中均包括液冷板主板、支管和扰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明博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骏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