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暗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12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活动暗盒,包括安装架(4)、固定于安装架(4)上的探测器(1),与安装架(4)的内腔滑动配合的滤膜架(7),位于滤膜架(7)内腔的滤膜环(12)和滤膜(11),滤膜架(7)为一个,其上固连有齿条(10)与位于安装架(4)上的齿轮(9)啮合,安装架(4)上有定位槽(16)与齿条(2)所在的蔽光板(13)滑动配合,齿条(2)与齿轮(9)啮合。(*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氡气体测量仪的暗盒有关。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标准GB/T14582-93,在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双滤膜法中,使用了氡气体测量仪,该仪器需要一个暗盒将抽气取样所得到的测量样品送入暗室进行测量,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目前采用如图1所示的滑道式蔽光盒。其工作原理如下当滤膜卡7位于位置1处抽气完毕后,测量时用同样大小的新的滤膜卡7插入暗盒中,将第二滤膜卡7推至位置2处进行测量。同时推出第三滤膜卡,该暗盒蔽光是靠滤膜卡与蔽光滑道的配合来保证的。此暗盒体积大,因抽气需要密封,操作复杂。蔽光滑道长,要求高,不易加工。一次需要三个样品滤膜卡,每次测量时,滤膜卡进入蔽光滑道之前,仪器应切断电源,只有当滤膜卡在测量位置2处,方可接通主机电源,否则探测器容易受损,性能变差,而操作者经常会忘记这些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技术的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使用方便,安全,蔽光可靠的活动暗盒。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活动暗盒,包括安装架(4)、固定于安装架(4)上的探测器(1),与安装架(4)的内腔滑动配合的滤膜架(7),位于滤膜架(7)内腔的滤膜环(12)和滤膜(11),滤膜架(7)为一个,其上固连有齿条(10)与位于安装架(4)上的齿轮(9)啮合,安装架(4)上有定位槽(16)与齿条(2)所在的蔽光板(13)滑动配合,齿条(2)与齿轮(9)啮合。安装架(4)由框体(14)和孔板(15)构成,齿轮(9)为两个,对称安装在框体(14)的两侧板上,齿条(10)为两根,分别固连于滤膜架(7)的两侧与齿轮(9)啮合,蔽光板(13)上有对称的两齿条(2)分别与齿轮(9)啮合,探测器(1)位于孔板(15)的孔(17)内,蔽光板(13)可复盖孔(17)。有定位板(3)与安装架(4)的孔板(15)固连,定位板(3)与框体(14)的斜面构成燕尾定位槽(16)。安装架(4)的上面固连有面板(6),面板(6)有与滤膜架(7)配合的插孔(18)。插孔(18)上有筒体(19),其上面与滤膜架(7)的法兰(20)配合,筒体(19)的铰轴上装有挡板(8),有复位弹簧。本技术用于FD-1180双滤膜氡气测量仪器, 暗盒体积小,加工成本低,经多次测量和使用,该暗盒蔽光可靠,并且操作非常方便,不会因操作失误而损坏探测器。附图说明图1为已有的蔽光暗盒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送样状态结构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取样状态结构图。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安装架4由孔板15、定位板3,框体14构成,探测器1位于孔17内,滤膜架7位于框体14内。面板6和衬板5的孔18上有筒体19。筒体19内有挡光板8。定位板3与框体14的斜面构成的槽16内装有蔽光板13。工作原理如下放入样品当需要测量时,先将装有滤膜11的滤膜环12放入滤膜架7内,滤膜架7推开挡板8插入暗盒中,在滤膜架7下移过程中,滤膜架7上的齿条10带动齿轮9转动,而齿轮9带动蔽光板13上的齿条2转移动,使蔽光板13上移,露出探测器,当滤膜架7插到下端时,蔽光板13完全离开探测器,而滤膜环正好位于探测器中心进行测量。取出样品测量完成后,须将滤膜架7抽出,同时关闭探测器。当滤膜架7上移时,滤膜架7的齿条10带动齿轮9转动,而齿轮9又带动蔽光板13上的齿条2下移,即蔽光板13下移,从而挡住光线进入探测器。从而实现了暗盒的功能。在滤膜架7离开挡板8时,挡板8在弹簧力作用下再次挡住入口。防止灰尘进入暗盒。权利要求1.活动暗盒,包括安装架(4)、固定于安装架(4)上的探测器(1),与安装架(4)的内腔滑动配合的滤膜架(7),位于滤膜架(7)内腔的滤膜环(12)和滤膜(11),其特征在于滤膜架(7)为一个,其上固连有齿条(10)与位于安装架(4)上的齿轮(9)啮合,安装架(4)上有定位槽(16)与齿条(2)所在的蔽光板(13)滑动配合,齿条(2)与齿轮(9)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暗盒,其特征在于安装架(4)由框体(14)和孔板(15)构成,齿轮(9)为两个,对称安装在框体(14)的两侧板上,齿条(10)为两根,分别固连于滤膜架(7)的两侧与齿轮(9)啮合,蔽光板(13)上有对称的两齿条(2)分别与齿轮(9)啮合,探测器(1)位于孔板(15)的孔(17)内,蔽光板(13)可复盖孔(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暗盒,其特征在于有定位板(3)与安装架(4)的孔板(15)固连,定位板(3)与框体(14)的斜面构成燕尾定位槽(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暗盒,其特征在于安装架(4)的上面固连有面板(6),面板(6)有与滤膜架(7)配合的插孔(1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暗盒,其特征在于插孔(18)上有筒体(19),其上面与滤膜架(7)的法兰(20)配合,筒体(19)的铰轴上装有挡板(8),有复位弹簧。专利摘要本技术为活动暗盒,包括安装架(4)、固定于安装架(4)上的探测器(1),与安装架(4)的内腔滑动配合的滤膜架(7),位于滤膜架(7)内腔的滤膜环(12)和滤膜(11),滤膜架(7)为一个,其上固连有齿条(10)与位于安装架(4)上的齿轮(9)啮合,安装架(4)上有定位槽(16)与齿条(2)所在的蔽光板(13)滑动配合,齿条(2)与齿轮(9)啮合。文档编号G01N1/28GK2618158SQ0323439公开日2004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6日专利技术者任家富, 陶永莉, 高岚 申请人: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先达核测控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活动暗盒,包括安装架(4)、固定于安装架(4)上的探测器(1),与安装架(4)的内腔滑动配合的滤膜架(7),位于滤膜架(7)内腔的滤膜环(12)和滤膜(11),其特征在于滤膜架(7)为一个,其上固连有齿条(10)与位于安装架(4)上的齿轮(9)啮合,安装架(4)上有定位槽(16)与齿条(2)所在的蔽光板(13)滑动配合,齿条(2)与齿轮(9)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家富陶永莉高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先达核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