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植物根系营养元素吸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7077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定植物根系营养元素吸收的装置。该测定植物根系吸收营养元素情况的装置,包括由盒底和盒壁组成的盒体,其中,所述盒体的内腔中设有至少一对底部设有若干半圆形通孔的横条,每对横条中至少有一根是可拆装的;所述横条与盒壁围成小室;与所述小室相邻的内腔为缓冲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多个小室或亚室,可实现同时测定根系不同区域对不同营养元素的吸收情况,测定效率高;且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采用凡士林或硅胶对缝隙进行封闭,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因而可以模拟植物在正常的生长过程中根吸收水分与营养元素的情况;因设有小室和缓冲室,该装置可以准确地测定植物根系营养元素吸收的部位、数量及速率。(*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定植物根系营养元素吸收情况的装置。
技术介绍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分及各种矿质元素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矿质元素对植物来说至关重要,有些可起到调节植物生理功能的作用,有些甚至还是植物体的组成成分。矿质元素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形成离子,才能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然后通过中柱运输到其它器官加以同化。只有细胞与土壤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植物才能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矿质元素以维持其正常的新陈代谢。借助原子示踪法进行研究得知,不仅无机物可以离子形式透过细胞质到达液泡,一些分子量大的有机物(如氨基酸、维生素等)也能通过细胞质。尽管矿质元素可以以扩散的形式很容易地进入植物根部的表皮细胞和皮层细胞,但大部分的矿质元素则无法以此方式通过内皮层细胞,因为在内皮层细胞的四周具有主要由木质和栓质沉积形成的凯氏带。研究表明,矿质元素只可由两个区域进入中柱(1)在新生根尖的顶端尚未分化形成内皮层的区域;(2)在主根和侧根连接处,因主根的中柱与侧根的中柱尚未完全封闭,它们之间存在一个类似于枝隙的“根隙”。那么,矿质元素究竟是通过上述哪一部位进入中柱呢?植物学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定植物根系吸收营养元素的装置,包括由盒底和盒壁组成的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内腔中设有至少一对底部设有若干半圆形通孔的横条,每对横条中至少有一根是可拆装的;所述横条与盒壁围成小室;与所述小室相邻的内腔为缓冲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金星房克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