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凤琳专利>正文

密度测定移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97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密度测量移动车,包括车箱、车轮、前支撑、后支撑、传感器及由滑轮、摇把、钢丝绳、挂钩组成的钢丝绳牵引挂钩装置等,车轮连接在车箱的下端,其特征是:前支撑是一可收可支的活动支架,它连接在车箱的前部下端,后支撑是由千斤顶、支撑垫、千斤顶悬挂装置等组成,千斤顶连接在支撑垫的上面,它上面是一千斤顶悬挂装置,千斤顶悬挂装置连接在车厢的后部下端,它与车箱之间安装有传感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铁路用货物密度测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铁路上测量货物比重的方法一般还是采取较原始的方法,即将货物放在放在一个箱体中,测出体积和重量,然后再计算密度,使用起来非常麻烦、费力,而且准确性也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简单、容易、准确性高的密度测定移动车。本技术包括车箱、车轮、前支撑、后支撑、传感器及由滑轮、摇把、钢丝绳、挂钩组成的钢丝绳牵引挂钩装置等,车轮连接在车箱的下端,其特征是前支撑是一可收可支的活动支架,它连接在车箱的前下端,后支撑是由千斤顶、支撑垫、千斤顶悬挂装置等组成,千斤顶连接在支撑垫的上面,千斤顶的上面是一千斤顶悬挂装置,千斤顶悬挂装置连接在车厢的后部下端,在千斤顶悬挂装置与车箱之间安装有传感器。本技术结构简单,在现场使用时可灵活移动,使用方便,与电脑称重控制器配套使用,可直接显示测量结果,测量简单,准确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车箱1、车把2、车轮7、前支撑8、后支撑、传感器3及由滑轮12、摇把11、钢丝绳10、挂钩9组成的钢丝绳牵引挂钩装置等,车轮7连接在车箱的下端,车把2固定车箱1的后面,车箱1的前面设置有车门13,其特征是前支撑8是一可收可支的活动支架,它连接在车箱1的前部下端,后支撑是由千斤顶5、支撑垫6、千斤顶悬挂装置4等组成,千斤顶5连接在支撑垫6的上面,千斤顶5的上面是一千斤顶悬挂装置4,千斤顶悬挂装置4是一磁铁,它连接在车箱1的后部下端,在千斤顶悬挂装置4与车箱1之间安装有传感器3。使用时,与电脑称重控制器等配套使用,将货物装在车箱1中,通过传感器4转换,可直接在显示器上读出测量值。不用时,用摇把11将前支撑摇起,挂在挂钩9上,支撑垫7拿下,即可将车推走。权利要求一种密度测量移动车,包括车箱、车轮、前支撑、后支撑、传感器及由滑轮、摇把、钢丝绳、挂钩组成的钢丝绳牵引挂钩装置等,车轮连接在车箱的下端,其特征是前支撑是一可收可支的活动支架,它连接在车箱的前部下端,后支撑是由千斤顶、支撑垫、千斤顶悬挂装置等组成,千斤顶连接在支撑垫的上面,它上面是一千斤顶悬挂装置,千斤顶悬挂装置连接在车厢的后部下端,它与车箱之间安装有传感器。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密度测量移动车,包括车箱、车轮、前支撑、后支撑、传感器及由滑轮、摇把、钢丝绳、挂钩组成的钢丝绳牵引挂钩装置等,车轮连接在车箱的下端,其特征是前支撑是一可收可支的活动支架,它连接在车箱的前部下端,后支撑是由千斤顶、支撑垫、千斤顶悬挂装置等组成,千斤顶连接在支撑垫的上面,它上面是一千斤顶悬挂装置,千斤顶悬挂装置连接在车厢的后部下端,它与车箱之间安装有传感器。本技术结构简单,可灵活移动,并可直接显示测量结果,测量简单,准确性高。文档编号G01N9/00GK2583662SQ02273719公开日2003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李凤琳 申请人:李凤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琳
申请(专利权)人:李凤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