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896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其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以及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可满足:f/EPD<1.9以及TTL/ImgH≤1.25。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各个透镜的相关参数,提供了一种具有大成像面、大光圈的光学成像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元件
,特别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手机超薄化已经是市场趋势,模组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其中对手机镜头成像质量的要求变得愈来愈高,在这种情形下,手机镜头镜片越做越多,价格也随之上升,对于一些厂商,既想要跟随主流趋势做大像高、大孔径、超薄手机镜头,又要追求较高性价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较大的成像像面、较大光圈的光学成像镜头。为5片超薄大孔径后置镜头且具有较大的成像像面,具有超高性价比,能提供较大光圈,使其即使在昏暗环境下还有不俗的成像质量,成为6片和7片镜头的平替版,同时由于其独特的镜片模型可以极好地为后续的相关调整提供足够的空间,这也使得相关的结构和组装工艺更加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五片透镜的光学成像镜头,是一种五片超薄大孔径后置镜头且具有较大的成像像面,具有超高性价比,能提供较大光圈,使其即使在昏暗环境下还有不俗的成像质量,成为六片和七片镜头的平替版。本专利技术保护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n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n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n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n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n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n其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以及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f/EPD<1.9;以及TTL/ImgH≤1.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
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
其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以及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f/EPD<1.9;以及TTL/ImgH≤1.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以及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1.7<(f1+f4)/f<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以及所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之间满足:0.5<CT1/(CT2+CT3)<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以及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之间满足:1.5<T34/(T12+T23)<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合成焦距f12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1.2<f12/f<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晓婷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