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绕光缆及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89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29
本申请属线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卷绕光缆,具大于四个卷绕单元、传光部件;其特征在于卷绕单元由上/下表面、第一/第二右侧面、左侧面构成,左侧面与上表面相连接,上表面与第一右侧面夹角为α,下表面与第二右侧面夹角为β,α=360/n度,所有卷绕单元卷绕成一个封闭的结构且内部形成容置腔,后一个卷绕单元的上表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一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左侧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二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传光部件位于容置腔内。本申请还揭示了一种卷绕电缆及光电复合缆。本申请具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易于成型、散热效果好、易安装及易更换、重量更轻、成本更低、使用更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绕光缆及电缆及光电复合缆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线缆及通信
,尤其是涉及一种卷绕光缆及电缆及光电复合缆。
技术介绍
CN111399146A公开了一种电力通信用蝶形引入光缆,具有中心加强件、蝶形光缆单元、定位部件、保护层、外护套;其特征在于定位部件具有特殊结构,多个定位部件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整个圆周拼合,蝶形光缆单元位于相邻的定位部件之间,蝶形光缆单元由光导纤维、位于光导纤维上方的上加强件、位于光导纤维下方的下加强件、蝶形光缆单元护套构成,蝶形光缆单元护套将及将光导纤维、上加强件和下加强件三者整体包覆住,光导纤维左右两侧的蝶形光缆单元护套上都具有撕裂口;保护层包覆在定位部件外,外护套包覆在保护层外。其具以下主要有益效果:通信密度更大、结构更简单、生产更方便快速、施工及检验更方便,产品结构更稳定。另外,现有技术中,中心束管式光缆及层绞式光缆都采用闭密的松套管,其中有部分光纤断裂或性能下降时,由于直径较小、无法开剥、需要更换整根松套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有技术中还未有较好的解决方法。而且生产中,需要昂贵的、占地面积大的松套管成型设备,行业内称为二次被覆挤塑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揭示一种卷绕光缆及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它们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卷绕光缆,具有n个卷绕单元、多个传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单元由依次顺时针连接的上表面、第一右侧面、第二右侧面、下表面、左侧面构成,左侧面与上表面相连接,上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A,下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B,第一右侧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C,上表面与第一右侧面形成夹角α,下表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β,夹角A为直角,夹角B为直角,夹角C为直角,夹角α的度数为360/n度,左侧面的高度h不大于第二右侧面的宽度W,上表面的宽度W大于第一右侧面W的宽度,所述n为大于四的正整数,所述卷绕光缆中,所有卷绕单元卷绕成一个封闭的结构且内部形成容置腔,后一个卷绕单元的上表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一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左侧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二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A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C;所述多个传光部件位于容置腔内。一种卷绕光缆,具有n个卷绕单元、多个传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单元由依次顺时针连接的上表面、第一右侧面、第二右侧面、下表面、左侧面构成,左侧面与上表面相连接,上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A,下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B,第一右侧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C,上表面与第一右侧面形成夹角α,下表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β,夹角A为直角,夹角B为直角,夹角C为直角,夹角α的度数为360/n度,左侧面的高度h不大于第二右侧面的宽度W,上表面的宽度W大于第一右侧面W的宽度,左侧面上具有凸出的凸状体,第二右侧面上具有凹陷的凹槽,所述n为大于四的正整数,所述卷绕光缆中,所有卷绕单元卷绕成一个封闭的结构且内部形成容置腔,后一个卷绕单元的上表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一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左侧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二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A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C,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凸状体嵌入到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凹槽内并使前后两个卷绕单元结合为一体;所述多个传光部件位于容置腔内。一种卷绕光缆,具有n个卷绕单元、多个传光部件、多个输光单元,输光单元由输光导体及位于输光导体之外的松套管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单元由依次顺时针连接的上表面、第一右侧面、第二右侧面、下表面、左侧面构成,左侧面与上表面相连接,上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A,下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B,第一右侧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C,上表面与第一右侧面形成夹角α,下表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β,夹角A为直角,夹角B为直角,夹角C为直角,夹角α的度数为360/n度,左侧面的高度h不大于第二右侧面的宽度W,上表面的宽度W大于第一右侧面W的宽度,所述n为大于四的正整数,所述卷绕光缆中,所有卷绕单元卷绕成一个封闭的结构且内部形成容置腔,后一个卷绕单元的上表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一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左侧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二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A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C;所述多个传光部件位于容置腔内,每个容置孔内具有一个输光单元。一种卷绕光缆,具有n个卷绕单元、多个传光部件、多个输光单元,输光单元由输光导体及位于输光导体之外的松套管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单元由依次顺时针连接的上表面、第一右侧面、第二右侧面、下表面、左侧面构成,左侧面与上表面相连接,上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A,下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B,第一右侧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C,上表面与第一右侧面形成夹角α,下表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β,夹角A为直角,夹角B为直角,夹角C为直角,夹角α的度数为360/n度,左侧面的高度h不大于第二右侧面的宽度W,上表面的宽度W大于第一右侧面W的宽度,左侧面上具有凸出的凸状体,第二右侧面上具有凹陷的凹槽,所述n为大于四的正整数,所述卷绕光缆中,所有卷绕单元卷绕成一个封闭的结构且内部形成容置腔,后一个卷绕单元的上表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一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左侧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二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A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C,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凸状体嵌入到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凹槽内并使前后两个卷绕单元结合为一体;所述多个传光部件位于容置腔内,每个容置孔内具有一个输光单元。一种卷绕电缆,具有n个卷绕单元、多个传光部件、多个输电单元,输电单元由输电导体及包覆住输电导体的绝缘套管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单元由依次顺时针连接的上表面、第一右侧面、第二右侧面、下表面、左侧面构成,左侧面与上表面相连接,上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A,下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B,第一右侧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C,上表面与第一右侧面形成夹角α,下表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β,夹角A为直角,夹角B为直角,夹角C为直角,夹角α的度数为360/n度,左侧面的高度h不大于第二右侧面的宽度W,上表面的宽度W大于第一右侧面W的宽度,所述n为大于四的正整数,所述卷绕电缆中,所有卷绕单元卷绕成一个封闭的结构且内部形成容置腔,后一个卷绕单元的上表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一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左侧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二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A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C;所述多个传光部件位于容置腔内,每个容置孔内具有一个输电单元。一种卷绕电缆,具有n个卷绕单元、多个传光部件、多个输电单元,输电单元由输电导体及包覆住输电导体的绝缘套管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单元由依次顺时针连接的上表面、第一右侧面、第二右侧面、下表面、左侧面构成,左侧面与上表面相连接,上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A,下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B,第一右侧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C,上表面与第一右侧面形成夹角α,下表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β,夹角A为直角,夹角B为直角,夹角C为直角,夹角α的度数为360/n度,左侧面的高度h不大于第二右侧面的宽度W,上表面的宽度W大于第一右侧面W的宽度,左侧面上具有凸出的凸状体,第二右侧面上具有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绕光缆,具有n个卷绕单元(1)、多个传光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单元(1)由依次顺时针连接的上表面(11)、第一右侧面(12)、第二右侧面(13)、下表面(14)、左侧面(15)构成,左侧面(15)与上表面(11)相连接,上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A),下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B),第一右侧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C),上表面与第一右侧面形成夹角(α),下表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β),夹角(A)为直角,夹角(B)为直角,夹角(C)为直角,夹角(α)的度数为(360/n)度,左侧面(15)的高度(h)不大于第二右侧面的宽度(W3),上表面的宽度(W1)大于第一右侧面(W2)的宽度,所述n为大于四的正整数,所述卷绕光缆中,所有卷绕单元卷绕成一个封闭的结构且内部形成容置腔,后一个卷绕单元的上表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一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左侧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二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A)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C);所述多个传光部件(2)位于容置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绕光缆,具有n个卷绕单元(1)、多个传光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单元(1)由依次顺时针连接的上表面(11)、第一右侧面(12)、第二右侧面(13)、下表面(14)、左侧面(15)构成,左侧面(15)与上表面(11)相连接,上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A),下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B),第一右侧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C),上表面与第一右侧面形成夹角(α),下表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β),夹角(A)为直角,夹角(B)为直角,夹角(C)为直角,夹角(α)的度数为(360/n)度,左侧面(15)的高度(h)不大于第二右侧面的宽度(W3),上表面的宽度(W1)大于第一右侧面(W2)的宽度,所述n为大于四的正整数,所述卷绕光缆中,所有卷绕单元卷绕成一个封闭的结构且内部形成容置腔,后一个卷绕单元的上表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一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左侧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二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A)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C);所述多个传光部件(2)位于容置腔内。


2.一种卷绕光缆,具有n个卷绕单元(1)、多个传光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单元(1)由依次顺时针连接的上表面(11)、第一右侧面(12)、第二右侧面(13)、下表面(14)、左侧面(15)构成,左侧面(15)与上表面(11)相连接,上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A),下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B),第一右侧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C),上表面与第一右侧面形成夹角(α),下表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β),夹角(A)为直角,夹角(B)为直角,夹角(C)为直角,夹角(α)的度数为(360/n)度,左侧面(15)的高度(h)不大于第二右侧面的宽度(W3),上表面的宽度(W1)大于第一右侧面(W2)的宽度,左侧面(15)上具有凸出的凸状体(151),第二右侧面(13)上具有凹陷的凹槽(131),所述n为大于四的正整数,所述卷绕光缆中,所有卷绕单元卷绕成一个封闭的结构且内部形成容置腔,后一个卷绕单元的上表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一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左侧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二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A)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C),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凸状体(151)嵌入到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凹槽(131)内并使前后两个卷绕单元结合为一体;所述多个传光部件(2)位于容置腔内。


3.一种卷绕光缆,具有n个卷绕单元(1)、多个传光部件(2)、多个输光单元(4),输光单元(4)由输光导体(41)及位于输光导体之外的松套管(4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单元(1)由依次顺时针连接的上表面(11)、第一右侧面(12)、第二右侧面(13)、下表面(14)、左侧面(15)构成,左侧面(15)与上表面(11)相连接,上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A),下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B),第一右侧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C),上表面与第一右侧面形成夹角(α),下表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β),夹角(A)为直角,夹角(B)为直角,夹角(C)为直角,夹角(α)的度数为(360/n)度,左侧面(15)的高度(h)不大于第二右侧面的宽度(W3),上表面的宽度(W1)大于第一右侧面(W2)的宽度,所述n为大于四的正整数,所述卷绕光缆中,所有卷绕单元卷绕成一个封闭的结构且内部形成容置腔,后一个卷绕单元的上表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一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左侧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二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A)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C);所述多个传光部件(2)位于容置腔内,每个容置孔(16)内具有一个输光单元(4)。


4.一种卷绕光缆,具有n个卷绕单元(1)、多个传光部件(2)、多个输光单元(4),输光单元(4)由输光导体(41)及位于输光导体之外的松套管(4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单元(1)由依次顺时针连接的上表面(11)、第一右侧面(12)、第二右侧面(13)、下表面(14)、左侧面(15)构成,左侧面(15)与上表面(11)相连接,上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A),下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B),第一右侧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C),上表面与第一右侧面形成夹角(α),下表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β),夹角(A)为直角,夹角(B)为直角,夹角(C)为直角,夹角(α)的度数为(360/n)度,左侧面(15)的高度(h)不大于第二右侧面的宽度(W3),上表面的宽度(W1)大于第一右侧面(W2)的宽度,左侧面(15)上具有凸出的凸状体(151),第二右侧面(13)上具有凹陷的凹槽(131),所述n为大于四的正整数,所述卷绕光缆中,所有卷绕单元卷绕成一个封闭的结构且内部形成容置腔,后一个卷绕单元的上表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一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左侧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二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A)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C),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凸状体(151)嵌入到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凹槽(131)内并使前后两个卷绕单元结合为一体;所述多个传光部件(2)位于容置腔内,每个容置孔(16)内具有一个输光单元(4)。


5.一种卷绕电缆,具有n个卷绕单元(1)、多个传光部件(2)、多个输电单元(3),输电单元(3)由输电导体(31)及包覆住输电导体的绝缘套管(3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单元(1)由依次顺时针连接的上表面(11)、第一右侧面(12)、第二右侧面(13)、下表面(14)、左侧面(15)构成,左侧面(15)与上表面(11)相连接,上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A),下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B),第一右侧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C),上表面与第一右侧面形成夹角(α),下表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β),夹角(A)为直角,夹角(B)为直角,夹角(C)为直角,夹角(α)的度数为(360/n)度,左侧面(15)的高度(h)不大于第二右侧面的宽度(W3),上表面的宽度(W1)大于第一右侧面(W2)的宽度,所述n为大于四的正整数,所述卷绕电缆中,所有卷绕单元卷绕成一个封闭的结构且内部形成容置腔,后一个卷绕单元的上表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一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左侧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二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A)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C);所述多个传光部件(2)位于容置腔内,每个容置孔(16)内具有一个输电单元(3)。


6.一种卷绕电缆,具有n个卷绕单元(1)、多个传光部件(2)、多个输电单元(3),输电单元(3)由输电导体(31)及包覆住输电导体的绝缘套管(3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单元(1)由依次顺时针连接的上表面(11)、第一右侧面(12)、第二右侧面(13)、下表面(14)、左侧面(15)构成,左侧面(15)与上表面(11)相连接,上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A),下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B),第一右侧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C),上表面与第一右侧面形成夹角(α),下表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β),夹角(A)为直角,夹角(B)为直角,夹角(C)为直角,夹角(α)的度数为(360/n)度,左侧面(15)的高度(h)不大于第二右侧面的宽度(W3),上表面的宽度(W1)大于第一右侧面(W2)的宽度,左侧面(15)上具有凸出的凸状体(151),第二右侧面(13)上具有凹陷的凹槽(131),所述n为大于四的正整数,所述卷绕电缆中,所有卷绕单元卷绕成一个封闭的结构且内部形成容置腔,后一个卷绕单元的上表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一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左侧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二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A)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C),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凸状体(151)嵌入到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凹槽(131)内并使前后两个卷绕单元结合为一体;所述多个传光部件(2)位于容置腔内,每个容置孔(16)内具有一个输电单元(3)。


7.一种卷绕光电复合缆,具有n个卷绕单元(1)、多个传光部件(2)、至少一个输电单元(3),至少一个输光单元(4),输光单元(4)由输光导体(41)及位于输光导体之外的松套管(42)构成,输电单元(3)由输电导体(31)及包覆住输电导体的绝缘套管(3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单元(1)由依次顺时针连接的上表面(11)、第一右侧面(12)、第二右侧面(13)、下表面(14)、左侧面(15)构成,左侧面(15)与上表面(11)相连接,上表面与左侧面形成直角夹角(A),下表面与左侧面形成直角夹角(B),第一右侧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直角夹角(C),上表面与第一右侧面形成夹角(α),下表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β),夹角(α)的度数为(360/n)度,左侧面(15)的高度(h)不大于第二右侧面的宽度,上表面的宽度大于第一右侧面的宽度,卷绕单元内具有容置孔(16),下表面(14)上具有凹陷的凹腔(141),所述n为大于四的正整数;所述卷绕光电复合缆中,所有卷绕单元卷绕成一个封闭的结构且内部形成容置腔,后一个卷绕单元的上表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一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左侧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二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所述多个传光部件(2)位于容置腔内,每个容置孔(16)内具有一个输光单元(4)或一个输电单元(3)。


8.一种卷绕光电复合缆,具有n个卷绕单元(1)、多个传光部件(2)、至少一个输电单元(3),至少一个输光单元(4),输光单元(4)由输光导体(41)及位于输光导体之外的松套管(42)构成,输电单元(3)由输电导体(31)及包覆住输电导体的绝缘套管(3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单元(1)由依次顺时针连接的上表面(11)、第一右侧面(12)、第二右侧面(13)、下表面(14)、左侧面(15)构成,左侧面(15)与上表面(11)相连接,上表面与左侧面形成直角夹角(A),下表面与左侧面形成直角夹角(B),第一右侧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直角夹角(C),上表面与第一右侧面形成夹角(α),下表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β),夹角(α)的度数为(360/n)度,左侧面(15)的高度(h)不大于第二右侧面的宽度,上表面的宽度大于第一右侧面的宽度,卷绕单元内具有容置孔(16),下表面(14)上具有凹陷的凹腔(141),所述n为大于四的正整数,左侧面(15)上具有凸出的凸状体(151),第二右侧面(13)上具有凹陷的凹槽(131);所述卷绕光电复合缆中,所有卷绕单元卷绕成一个封闭的结构且内部形成容置腔,后一个卷绕单元的上表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一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左侧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二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凸状体(151)嵌入到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凹槽(131)内并使前后两个卷绕单元结合为一体;所述多个传光部件(2)位于容置腔内,每个容置孔(16)内具有一个输光单元(4)或一个输电单元(3)。


9.一种卷绕光缆,具有n个卷绕单元(1)、多个传光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单元(1)由依次顺时针连接的上表面(11)、第一右侧面(12)、第二右侧面(13)、下表面(14)、左侧面(15)构成,左侧面(15)与上表面(11)相连接,上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A),下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B),第一右侧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C),上表面与第一右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丽芬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高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