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下设备与舱体内部设备通讯用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892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新型水下设备与舱体内部设备通讯用光缆,其重量轻、易弯曲,且阻水性、耐磨、耐油、低温柔韧、阻燃性能好,能快速布线和反复收放使用。其径向中心自内而外顺次设置有中心加强件、松套管、包带、内护套、芳纶编织层、外护套,所述中心加强件为一根芳纶挤塑阻燃护套,所述松套管的内腔内分布有光纤,所述光纤和松套管的内部空间内填充纤膏,所述套管围绕所述中心加强件绞合成等效圆形的缆芯,所述包带包覆于所述缆芯的等效外环,所述内护套包覆于所述包带的外环,所述内护套的外环环布有一层芳纶编织层,所述芳纶编织层的外环包覆有所述外护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水下设备与舱体内部设备通讯用光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缆结构的
,具体为新型水下设备与舱体内部设备通讯用光缆。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下设备与舱体内部设备通讯用光缆的结构中,光纤位于带纤膏的松套管中;缆芯中心是钢丝(可能会加PE垫层),钢丝周围由松套管、填充绳绞合而成,缆芯内、外的间隙填充缆膏;缆芯外为钢带或铝带聚乙烯护套。再经一道或多道单细圆钢丝铠装后,最后挤制聚乙烯外护层成缆。由于光缆采用钢丝铠装,中心加强件采用钢丝材料,重量重,弯曲刚度大;且传统光缆中心加强件垫层、内护套和外护套采用聚乙烯材料,没有很好的做到耐磨、耐油、低温柔韧、阻燃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新型水下设备与舱体内部设备通讯用光缆,其重量轻、易弯曲,且阻水性、耐磨、耐油、低温柔韧、阻燃性能好,能快速布线和反复收放使用。新型水下设备与舱体内部设备通讯用光缆,其特征在于:其径向中心自内而外顺次设置有中心加强件、松套管、包带、内护套、芳纶编织层、外护套,所述中心加强件为一根芳纶挤塑阻燃护套,所述松套管的内腔内分布有光纤,所述光纤和松套管的内部空间内填充纤膏,所述套管围绕所述中心加强件绞合成等效圆形的缆芯,所述包带包覆于所述缆芯的等效外环,所述内护套包覆于所述包带的外环,所述内护套的外环环布有一层芳纶编织层,所述芳纶编织层的外环包覆有所述外护套。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加强件的外环还环布有至少一根填充绳,所述松套管和填充绳环布于所述中心加强件的外环绞合形成圆形的缆芯;所述中心加强件为一根中心芳纶;所述中心加强件的中心芳纶的外周还挤塑有阻燃护套垫层;所述松套管由阻燃PBT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松套管的内腔的光纤的芯数为2~12芯;所述缆芯内的缝隙内填充有阻水化合物;所述包带具体为阻水带,所述阻水带以绕包的形式设置于缆芯的等效外圆环面;所述内护套采用阻燃聚氨酯材料;所述芳纶采用芳纶编织增强纤维;所述外护套采用阻燃聚氨酯材料。该通讯用光缆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水下设备、舱体内部的通信设备之间通过所述新型水下设备与舱体内部设备通讯用光缆通信连接。采用本专利技术后,加强件采用一根芳纶,使得光缆具有更好的弯曲性能,大大减轻了光缆重量;加强件垫层、松套管、内护套、外护套均为阻燃材料,且内护套、外护套使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阻燃护套,提供了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抗压、耐磨、耐油、低温柔韧、阻燃等性能;缆芯外绕包阻水带,较传统的纵包形式,更好的做到阻水的效果,内护外采用大面积的芳纶编织增强纤维,为光缆提供了极高的机械强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专门为水下设备与舱体内部设备通讯用光缆的应用,在复杂环境下能快速分布或反复收放线使用,具有重量轻、方便携带;抗张力、抗压力、强重比高;柔软性好,易弯曲;耐油、耐磨、阻燃;使用温度范围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具横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外护套110、芳纶编织层120、内护套130、包带140、松套管150、中心加强件160、中心芳纶1、阻燃护套垫层2、光纤170、纤膏180、填充绳190。具体实施方式新型水下设备与舱体内部设备通讯用光缆,见图1:其径向中心自内而外顺次设置有中心加强件160、松套管150、包带140、内护套130、芳纶编织层120、外护套110,中心加强件160为一根芳纶挤塑阻燃护套,松套管150的内腔内分布有光纤170,光纤170和松套管150的内部空间内填充纤膏180,松套管150围绕中心加强件160绞合成等效圆形的缆芯,包带140包覆于缆芯的等效外环,内护套130包覆于包带140的外环,内护套130的外环环布有一层芳纶编织层,芳纶编织层的外环包覆有外护套。中心加强件160的外环还环布有至少一根填充绳190,松套管150和填充绳190环布于中心加强件160的外环绞合形成圆形的缆芯;中心加强件160为一根中心芳纶1,质轻而硬、不导电、机械度高;中心加强件160的中心芳纶1的外周还挤塑有阻燃护套垫层2;松套管150由阻燃PBT材料制作而成;松套管150的内腔的光纤170的芯数为2~12芯;缆芯内的缝隙内填充有阻水化合物;包带140具体为阻水带,阻水带以绕包的形式设置于缆芯的等效外圆环面;具体实施例中:四根松套管150和两根填充绳190环布于中心加强件160的外环绞合形成圆形的缆芯,中心加强件160外部套设有阻燃聚乙烯护套层,每根松套管150的外径和填充绳190的外径相同,确保绞合方便可靠;外护套110和内护套130由阻燃聚氨酯制成,为光缆提供了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抗压、耐磨、耐油、低温柔韧和阻燃等性能;外护套110和内护套130之间设置有芳纶编织层120,芳纶编织层120为光缆提高了极高的机械强度,内护套130内和缆芯外以绕包的形式设置有包带140,起到更好的阻水效果;每根松套管150内设置有12根光纤170,光纤采用200um的G652D光纤,松套管150内添加纤膏进行阻水,松套管150材料为阻燃PBT,中心加强件160是一根芳纶,中心加强件160外部套设有阻燃聚乙烯护套层。该通讯用光缆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水下设备、舱体内部的通信设备之间通过新型水下设备与舱体内部设备通讯用光缆通信连接;水下设备与舱体内部设备通讯用光缆系统主要用于连接光缆和Internet,它分为舱体内部设备和水下设备两大部分。舱体内部设备将语音、图象、数据等通信业务打包传输。水下设备负责通信信号的处理、发送和接收。水下设备分为水底光缆、中继器和分支单元三部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下设备与舱体内部设备通讯用光缆工艺要点:着色工序:针对200um的G652D光纤,采用合适的着色模具,保证着色效果,着色完成后,每盘光纤需要进行衰减测试,合格后方可投入到下一道工序生产。套塑工序:套管内添加纤膏,阻水使用。套管做好后,需要检查套管的壁厚,余长,合格后方可投入到下一道工序生产。成缆工序:加强件采用一根芳纶,芳纶外挤塑阻燃料,缆芯外绕包阻水带工艺,起到强阻水的效果,阻水带外采用2500dtex阻水扎纱,成缆时必须保证收线整齐。内护工序:生产前,分解机头,更换过滤网,清洗螺杆,机膛,分料锥和法兰,保证不引入杂志,内护料采用阻燃聚氨酯料。外护工序:生产前,分解机头,更换过滤网,清洗螺杆,机膛,分料锥和法兰,保证不引入杂志,外护料采用阻燃聚氨酯料。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大芯数水下设备与舱体内部设备通讯用光缆结构,将单模或多模光纤套入由阻燃料PBT做成的内填充阻水纤膏的套管内,缆芯的中心加强件是一根芳纶作为中心加强件,芳纶外挤包一层阻燃料作为垫层。松套管或填充绳围绕中心加强件绞合成紧凑的圆形缆芯,缆芯外绕包阻水带,阻水带外采用2500dtex阻水扎纱进行固定,然后挤塑阻燃聚氨酯内护套保护,内护套外放置芳纶编织增强,再挤塑阻燃聚氨酯外护套进行再次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水下设备与舱体内部设备通讯用光缆,其特征在于:其径向中心自内而外顺次设置有中心加强件、松套管、包带、内护套、芳纶编织层、外护套,所述中心加强件为一根芳纶挤塑阻燃护套,所述松套管的内腔内分布有光纤,所述光纤和松套管的内部空间内填充纤膏,所述套管围绕所述中心加强件绞合成等效圆形的缆芯,所述包带包覆于所述缆芯的等效外环,所述内护套包覆于所述包带的外环,所述内护套的外环环布有一层芳纶编织层,所述芳纶编织层的外环包覆有所述外护套。/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水下设备与舱体内部设备通讯用光缆,其特征在于:其径向中心自内而外顺次设置有中心加强件、松套管、包带、内护套、芳纶编织层、外护套,所述中心加强件为一根芳纶挤塑阻燃护套,所述松套管的内腔内分布有光纤,所述光纤和松套管的内部空间内填充纤膏,所述套管围绕所述中心加强件绞合成等效圆形的缆芯,所述包带包覆于所述缆芯的等效外环,所述内护套包覆于所述包带的外环,所述内护套的外环环布有一层芳纶编织层,所述芳纶编织层的外环包覆有所述外护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下设备与舱体内部设备通讯用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加强件的外环还环布有至少一根填充绳,所述松套管和填充绳环布于所述中心加强件的外环绞合形成圆形的缆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下设备与舱体内部设备通讯用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加强件为一根中心芳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水下设备与舱体内部设备通讯用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加强件的中心芳纶的外周还挤塑有阻燃护套垫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双商乐海音余旭洋王胜楠李智临张小山钱晓倩张萍丁志飞盛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