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工程用防干扰数据传输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892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工程用防干扰数据传输线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传输线装夹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芯柱层、缆芯层、阻水带层、屏蔽层、阻水带层和外套层,所述缆芯层包括多根均布在内芯柱层外围的光纤缆芯,光纤缆芯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硅橡胶,所述外套层的中部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为腰形孔,并且腰形孔沿着外套层的径向方向设置。

An anti interference data transmission line for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工程用防干扰数据传输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通信工程用防干扰数据传输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建设、改造以及信息化的飞速发展,通信传输线线路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日益增多,传输线的建设量越来越大,城镇内通信传输线均要求采用地下通信管道敷设的方式,现有的通信线缆地下铺设时,通常是直接将线缆放置在通信管道内或者管廊内,由于通信管道存在容量小、扩容难以及分纤分缆受限等缺点,因此,目前大都采用管廊进行传输线铺设。而管廊一般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或者预制混凝土拼接而成,然后在管廊内设置有若干个挂线架用于放置传输线。然而,传输线在管廊(或者称为线缆隧道)中走线的时候,都是通过夹持装置夹持在传输线的端部,如果夹持力过小会导致脱落,夹持力过大会损坏传输线,同时为了保护光纤,传输线的外层一般都是比较坚硬的聚乙烯外套,而聚乙烯外套本身强度较高并且外表比较光滑,而传输线呈圆柱状,从而使得传输线在夹持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信工程用防干扰数据传输线及其制备方法,既能够保障传输线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从而保护好内部用于传输数据的光纤,同时还方便进行夹持,从而提高传输线走线的效率。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通信工程用防干扰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芯柱层、缆芯层、阻水带层、屏蔽层、阻水带层和外套层,所述缆芯层包括多根均布在内芯柱层外围的光纤缆芯,光纤缆芯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硅橡胶,所述外套层的中部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为腰形孔,并且腰形孔沿着外套层的径向方向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腰形孔的数量为4个-8个。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套层的外壁上对应于腰形孔的直线段与弧形段结合的位置开设有沟槽,沟槽的数量与腰形孔的数量一一对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套层配设有走线装置,所述走线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安装架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行走轮进行转动的驱动电机或者所述安装架由牵引绳牵引带动运动,所述安装架上还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丝杠,每一个第一丝杠上都套设有至少一个第一丝杠螺母,所述第一丝杠螺母配设有用于存储辊筒的存储仓,所述第一丝杠螺母上还固定安装有用于将最下方的辊筒推入到管廊内壁的挂线架上的推动气缸,所述第一丝杆螺母上还安装有能够延伸到管廊内壁的挂线架上方并用于夹持传输线的夹持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丝杠螺母上还安装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上套设有第二丝杠螺母,所述夹持部安装在第二丝杠螺母上从而使得夹持部能够沿着第二丝杠进行移动从而从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延伸出安装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与安装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丝杠螺母与安装板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沿着安装架前进的方向夹持部带动传输线进行前进的时候,管廊内壁上的挂线架上通过推动气缸已经套设有辊筒。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辊筒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套设在第一筒体的外部并能够在第一筒体的外部进行转动,所述第一筒体的中部开设有用于与管廊内壁上的挂机架相互适配的通孔,所述通孔朝向管廊内壁的挂线架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尺寸大于通孔的尺寸,并且导向孔的尺寸沿着朝向通孔的方向逐渐减小。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管廊内壁上的挂线架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架的时候,所述第一筒体的下端开设有与支撑架相互适配的容纳腔,通过容纳腔来容纳支撑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筒体的外表面呈凹型状以使得能够对传输线起到限位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仓安装在第一丝杠螺母的上方,存储仓的下部连接有导流管,一个第一丝杠螺母对应于一个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尺寸与辊筒的尺寸相互适配,以使得从存储仓中进入到导流管内的各个辊筒上下依次进行排列,导流管下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尺寸与辊筒的外形尺寸相互适配,所述推动气缸的活塞杆端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穿过贯通孔将导流管内的辊筒推入到管廊内壁的挂线架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筒体的长度大于第二筒体的长度以使得第一筒体的两端延伸出第二筒体,延伸出第二筒体的第一筒体的部位安装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的下端面呈平面以使得辊筒放置在导流管内不会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挡板的上端延伸出第二筒体的上表面并安装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能够沿着竖直方向进行转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通信工程用防干扰数据传输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在内芯层柱层的外围包覆缆芯层,并且在包覆的过程中逐步填充硅橡胶;(2)利用挤塑机在填充有硅胶层的缆芯层的外围挤塑形成阻水带层;(3)在阻水带层的由钢带编制形成屏蔽层;(4)利用挤塑机在屏蔽层的外围挤塑形成阻水带层;(5)利用挤塑机在阻水带层的外围挤塑形成外套层;(6)给外套层配设走线装置,并通过走线装置的夹持部与外套层进行夹持,并且夹持部的夹持齿与外套层的沟槽的位置相互对应。本专利技术的传输线配设的走线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1)将该走线装置放置在管廊的底部,选择驱动电机带动行走轮进行转动或者利用牵引绳由管廊外部的驱动装置带动转动;(2)根据管廊内壁上同一层上相邻的挂线架的间距,确定好地下传输线走线装置在前进过程中暂停向前运动的时间;管廊内壁上一般都上下设置有多层挂架线,同一层挂线架的高度位置相同,同一层挂线架用于放置一根或者一组传输线(该一组传输线中的多根传输线一般尺寸相同);(3)根据管廊内壁上的挂线架的上下间距,调节好第一丝杠上各个第一丝杠螺母的间距,使得第一丝杠上的各个第一丝杠螺母之间的间距依次与管廊内壁上的挂线架的间距相互对应,即是说管廊内同一层的挂架线对应一个第一丝杠螺母;(4)根据管廊内壁上的挂线架的尺寸选择与该尺寸的挂线架相互匹配的辊筒,并放置在存储仓中;(5)将传输线的端部放置在相应位置的挂线架上,并将传输线的端部与该层挂线架对应的第一丝杠螺母上的夹持部进行夹持固定;并且夹持部的夹持齿与传输线外套层的沟槽位置相互对应进行夹持;(6)根据设定的传输线放置位置,操作人员手动在相应层的挂线架上的第一个挂线架上安装好一个辊筒,比如,此次走线需要在第一层挂线架和第三层挂线架上进行走线,则在第一层挂线架和第三层挂线架的首个挂线架上分别人工安装一个辊筒;(7)驱动电机或者牵引绳带动行走轮在管廊内前进,当走线装置运动至下一个挂线架时,此时各个第一丝杠螺母上的导流管的贯通孔分别正对于挂线架,走线装置暂停运动,推动气缸将导流管中辊筒推出并套设在与之相对应的挂线架上;然后走线装置继续在管廊内进行移动,如此进行循环作业,完成传输线在管廊中的走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管廊的底部开设有与行走轮相互适配的导轨或者导向槽。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通信工程用防干扰数据传输线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在外套层上设置腰形孔,并且腰形孔沿着外套层的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工程用防干扰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芯柱层(1)、缆芯层(2)、阻水带层(3)、屏蔽层(4)、阻水带层(3)和外套层(5),所述缆芯层(2)包括多根均布在内芯柱层(1)外围的光纤缆芯(21),光纤缆芯(21)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硅橡胶(22),所述外套层(5)的中部设置有若干腰形孔(6),并且腰形孔(6)沿着外套层(5)的径向方向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工程用防干扰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芯柱层(1)、缆芯层(2)、阻水带层(3)、屏蔽层(4)、阻水带层(3)和外套层(5),所述缆芯层(2)包括多根均布在内芯柱层(1)外围的光纤缆芯(21),光纤缆芯(21)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硅橡胶(22),所述外套层(5)的中部设置有若干腰形孔(6),并且腰形孔(6)沿着外套层(5)的径向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工程用防干扰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形孔(6)的数量为4个-8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工程用防干扰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层(5)的外壁上对应于腰形孔(6)的直线段与弧形段结合的位置开设有沟槽(7),沟槽(7)的数量与腰形孔(6)的数量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工程用防干扰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层配设有走线装置,所述走线装置包括安装架(011),所述安装架(011)上转动安装有行走轮(012),所述安装架(011)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行走轮(012)进行转动的驱动电机(021)或者所述安装架(011)由牵引绳牵引带动运动,所述安装架(011)上还安装有安装板(03),所述安装板(01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丝杠(042),每一个第一丝杠(042)上都套设有至少一个第一丝杠螺母(044),所述第一丝杠螺母(044)配设有用于存储辊筒(05)的存储仓(0410),所述第一丝杠螺母(044)上还固定安装有用于将最下方的辊筒(045)推入到管廊内壁的挂线架上的推动气缸(0412),所述第一丝杆螺母(044)上还安装有能够延伸到管廊内壁的挂线架上方并用于夹持传输线的夹持部(04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工程用防干扰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杠螺母(044)上还安装有第二丝杠(046),所述第二丝杠(046)上套设有第二丝杠螺母(047),所述夹持部(049)安装在第二丝杠螺母(047)上使得夹持部(049)能够沿着第二丝杠(046)进行移动并能延伸出安装板(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工程用防干扰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049)与安装板(03)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丝杠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