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基准定位全浮动式PCB功能测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85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基准定位全浮动式PCB功能测试结构,包括:压板模组、载板模组、中框板模组、针板模组、驱动模组、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安装所述驱动模组,所述驱动模组还包括水平驱动模组和垂直驱动模组;所述垂直驱动模组活动端连接所述压板模组;所述水平驱动模组活动端连接所述中框模组,所述中框模组下表面安装有所述针板模组,所述中框模组上表面安装有所述载板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载板模组、针板模组、压板模组三大模组具有单一基准定位,形成公差链闭环,提高探针定位精度;浮动式结构使针板模组与中框板之间形成弹性力传导,避免硬性力传导产生的瞬间冲量震动,提高探针接触稳定性,降低探针损伤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基准定位全浮动式PCB功能测试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PCB板测试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单基准定位全浮动式PCB功能测试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技术飞速发展,及其制程效率、良率的要求日益提高,电子产业在提高电子产品制程效率的同时,也逐步开始加强对于产品功能测试设备的研制和优化。其中,对于电子产品主板功能测试的需求最为急切。目前,夹具结构运用比较广泛,但一直存在以下缺点:1、传统测试夹具采用多层基准定位,模组间公差层级多,存在累积公差风险。2、传统测试夹具针板模组采用固定式结构,针板模组与中框板之间形成硬性力传导,压板模组下压过程中会造成瞬间冲量震动,影响探针接触稳定性,增大探针损伤风险,且针板模组在压板模组下压力作用下,使中框板中心区域产生加大变形,还影响测试稳定性。中国专利CN206281949U公开了一种ICT针床测试架,包括底座,在底座上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通过弹性支撑柱固定有载板,在安装座上还设置有探针,该探针设于载板与安装座之间,底座还通过支撑板安装有测试箱,在测试箱上安装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的下方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位于载板的正上方,在安装板的下方固定有多个压头,当驱动装置下沉时,压头与待测试PCB板接触,探针与待测试PCB板的针脚相接触。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减震弹簧结构,缓解了探针冲击,但是并未解决公差累计的情况。中国专利CN210270075U公开了一种防盗器电路板测试仪,包括包括底座和固定连接在底座后侧上端的支撑板,支撑板靠近上端的两侧侧壁均通过多个安装螺钉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上均固定连接有L形架,L形架靠近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套,L形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缸,驱动缸的伸缩端贯穿导向套并固定连接有压板,压板的下端四角均设有压针。上述技术方案虽然采用了定位及缓冲结构,但是其缺少待测电路板进出结构,还需进一步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基准定位全浮动式PCB功能测试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为此目的,本专利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单基准定位全浮动式PCB功能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模组、载板模组、中框板模组、针板模组、驱动模组、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安装所述驱动模组,所述驱动模组还包括水平驱动模组和垂直驱动模组;所述垂直驱动模组活动端连接所述压板模组;所述水平驱动模组活动端连接所述中框模组,所述中框模组下表面安装有所述针板模组,所述中框模组上表面安装有所述载板模组;所述压板模组位于所述载板模组的上方;所述压板模组还包括翻盖压板、浮动压板、压板导向柱、压块;所述翻盖压板与所述垂直驱动模组活动端连接,并在所述翻盖压板下方浮动连接所述浮动压板,所述浮动压板下表面边角处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压板导向柱;所述浮动压板的下表面中心处安装有所述压块;所述载板模组下方浮动连接所述中框板模组;所述中框板模组还包括单基准导向柱和中框板;所述单基准导向柱分布于所述中框板的边角处,并与所述压板导向柱一一对应;所述单基准导向柱上端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与所述压板导向柱的下部形成插接定位结构;所述载板模组还包括载板;所述载板边角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单基准导向柱一一对应;所述单基准导向柱的下部穿过所述中框板,所述针板模组上对应设置有通孔,并与所述单基准导向柱的下部形成定位结构所述针板模组还包括针板浮动板、信号转换板、功能测试板;所述针板浮动板包括至少一层针板,所述针板浮动板的下方安装有所述信号转换板,所述信号转换板的下方安装有所述功能测试板;针板上安装有探针,所述探针的针头朝上用于连接PCB触点,针尾朝下用于连接所述信号转接板;所述针板浮动板浮动连接所述中框板模组。进一步,所述驱动模组的动力单元为气缸;所述垂直驱动模组共有两个气缸,分别垂直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水平驱动模组共有两个气缸,分别水平安装于所述垂直驱动模组的内侧,并通过支架转接所述中框模组;所述压板模组侧端至少固定有一个滑块,所述滑块与垂直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的滑轨形成滑动连接。更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还安装有电控模组,所述电控模组分别连接所述驱动模组的全部气缸。进一步,所述翻盖压板与所述浮动压板的浮动连接结构包括压板弹簧、压板等高螺丝;所述浮动压板的每个边角处设有通孔,所述压板等高螺丝自下而上穿过所述通孔,并垂直安装于所述翻盖压板的下表面;所述压板弹簧套装于所述压板等高螺丝上;所述压板弹簧上端与所述翻盖压板的下表面接触,下端与所述浮动压板的上表面接触。更进一步,所述浮动压板边角处的通孔直径大于所述压板等高螺丝轴径,且所述通孔与所述压板等高螺丝的轴肩形成间隙配合。进一步,所述载板模组与所述中框板模组的浮动连接结构包括载板弹簧、载板等高螺丝;所述载板的每个边角处设有通孔,所述载板等高螺丝自上而下穿过所述通孔,并垂直安装于所述中框板的上表面;所述载板弹簧套装于所述载板等高螺丝上;所述载板弹簧上端与所述载板的下表面接触,下端与所述中框板的上表面接触。更进一步,所述载板边角处的通孔直径大于所述载板等高螺丝轴径,且所述通孔与所述载板等高螺丝的轴肩形成间隙配合。进一步,所述针板浮动板与所述中框板模组的浮动连接结构包括浮动止位块、浮动导向柱、浮动弹簧、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为内凹型结构,上端与所述浮动止位块固定连接,中间形成开放式长方体空腔,空腔内沿垂直方向安装有所述浮动导向柱,且并列安装有所述浮动弹簧;所述浮动止位块上端面与所述中框板的下表面边角处固定连接;所述针板浮动板边角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套装于所述浮动导向柱上,所述浮动弹簧上端接触所述针板浮动板的下表面。更进一步,所述针板浮动板边角处的通孔直径大于所述浮动导向柱轴径,且所述通孔与所述浮动导向柱形成间隙配合。进一步,所述针板浮动板由多层针板复合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层针板、第二层针板、第三层针板、第四层针板、第五层针板,其中所述第三层针板作为其他针板的安装基础。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载板模组、针板模组、压板模组三大模组具有单一基准定位,单基准导向柱同时与载板模组及针板模组的导孔定位,压板模组导柱与单基准导向柱的导孔定位,使载板模组,针板模组,压板模组三者都相对于单基准导向柱形成公差链闭环,减小模组间公差层级多引入的公差累积,提高探针定位精度。2.针板模组浮动式结构使针板模组与中框板之间形成弹性力传导,针板模组受力通过针板浮动模组传导只中框板,避免硬性力传导产生的瞬间冲量震动,提高探针接触稳定性,降低探针损伤风险;同时,还避免中框板中心区域下陷变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几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体现的相同结构分布位置及分布数量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必须具有特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基准定位全浮动式PCB功能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模组(1)、载板模组(3)、中框板模组(4)、针板模组(5)、驱动模组(6)、底板(34);/n所述底板(34)上表面安装所述驱动模组(6),所述驱动模组(6)还包括水平驱动模组(32)和垂直驱动模组(33);/n所述垂直驱动模组(33)活动端连接所述压板模组(1);所述水平驱动模组活动端连接所述中框模组(4),所述中框模组(4)下表面安装有所述针板模组(5),所述中框模组(4)上表面安装有所述载板模组(3);所述压板模组(1)位于所述载板模组(3)的上方;/n所述压板模组(1)还包括翻盖压板(7)、浮动压板(9)、压板导向柱(10)、压块(12);所述翻盖压板(7)与所述垂直驱动模组(33)活动端连接,并在所述翻盖压板(7)下方浮动连接所述浮动压板(9),所述浮动压板(9)下表面边角处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压板导向柱(10);所述浮动压板(9)的下表面中心处安装有所述压块(12);/n所述载板模组(3)下方浮动连接所述中框板模组(4);/n所述中框板模组(4)还包括单基准导向柱(16)和中框板(17);所述单基准导向柱(16)分布于所述中框板(17)的边角处,并与所述压板导向柱(10)一一对应;所述单基准导向柱(16)上端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与所述压板导向柱(10)的下部形成插接定位结构;所述载板模组(3)还包括载板(14);所述载板(14)边角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单基准导向柱(16)一一对应;所述单基准导向柱(16)的下部穿过所述中框板(17),所述针板模组(5)上对应设置有通孔,并与所述单基准导向柱(16)的下部形成定位结构/n所述针板模组(5)还包括针板浮动板(21)、信号转换板(25)、功能测试板(26);所述针板浮动板(21)包括至少一层针板,所述针板浮动板(21)的下方安装有所述信号转换板(25),所述信号转换板(25)的下方安装有所述功能测试板(26);针板上安装有探针(20),所述探针的针头朝上用于连接PCB触点,针尾朝下用于连接所述信号转接板(25);所述针板浮动板(21)浮动连接所述中框板模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基准定位全浮动式PCB功能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模组(1)、载板模组(3)、中框板模组(4)、针板模组(5)、驱动模组(6)、底板(34);
所述底板(34)上表面安装所述驱动模组(6),所述驱动模组(6)还包括水平驱动模组(32)和垂直驱动模组(33);
所述垂直驱动模组(33)活动端连接所述压板模组(1);所述水平驱动模组活动端连接所述中框模组(4),所述中框模组(4)下表面安装有所述针板模组(5),所述中框模组(4)上表面安装有所述载板模组(3);所述压板模组(1)位于所述载板模组(3)的上方;
所述压板模组(1)还包括翻盖压板(7)、浮动压板(9)、压板导向柱(10)、压块(12);所述翻盖压板(7)与所述垂直驱动模组(33)活动端连接,并在所述翻盖压板(7)下方浮动连接所述浮动压板(9),所述浮动压板(9)下表面边角处安装有至少一个所述压板导向柱(10);所述浮动压板(9)的下表面中心处安装有所述压块(12);
所述载板模组(3)下方浮动连接所述中框板模组(4);
所述中框板模组(4)还包括单基准导向柱(16)和中框板(17);所述单基准导向柱(16)分布于所述中框板(17)的边角处,并与所述压板导向柱(10)一一对应;所述单基准导向柱(16)上端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与所述压板导向柱(10)的下部形成插接定位结构;所述载板模组(3)还包括载板(14);所述载板(14)边角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单基准导向柱(16)一一对应;所述单基准导向柱(16)的下部穿过所述中框板(17),所述针板模组(5)上对应设置有通孔,并与所述单基准导向柱(16)的下部形成定位结构
所述针板模组(5)还包括针板浮动板(21)、信号转换板(25)、功能测试板(26);所述针板浮动板(21)包括至少一层针板,所述针板浮动板(21)的下方安装有所述信号转换板(25),所述信号转换板(25)的下方安装有所述功能测试板(26);针板上安装有探针(20),所述探针的针头朝上用于连接PCB触点,针尾朝下用于连接所述信号转接板(25);所述针板浮动板(21)浮动连接所述中框板模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功能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6)的动力单元为气缸;所述垂直驱动模组(33)共有两个气缸(35),分别垂直安装于所述底板(34)的两侧;所述水平驱动模组(32)共有两个气缸(35),分别水平安装于所述垂直驱动模组(33)的内侧,并通过支架(38)转接所述中框模组(4);所述压板模组(1)侧端至少固定有一个滑块(37),所述滑块与垂直安装于所述底板(34)上的滑轨(36)形成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B功能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4)上还安装有电控模组(31),所述电控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宗杰杨兴华李灵灵曾红钦黄奕鸿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精实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