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材料抗贻贝附着性能评价效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781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材料抗贻贝附着性能评价效率的方法,以盐酸多巴胺在材料表面的自聚合过程实现对贻贝附着过程的模拟;通过盐酸多巴胺自聚合反应条件的调控,使材料表面最大限度的沉积聚多巴胺;盐酸多巴胺自聚合反应条件为:碱性溶液pH为8.5~10;盐酸多巴胺浓度15~21mmol/L;沉积促进剂浓度为50~200mmol/L;沉积调节剂浓度为20~100mmol/L;反应时间为168~240h;反应温度为20~30℃;沉积后对试样进行清洗;采用聚多巴胺膜的沉积量来评价贻贝污损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评价过程无需进行繁琐的微生物培养,简便易行、评价结果可量化,相比实海挂片法,可显著提高评价效率,适用于金属、非金属材料抗贻贝附着性能的评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材料抗贻贝附着性能评价效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腐蚀学领域,涉及一种腐蚀及生物污损试验方法,具体是指一种用于评价材料抗贻贝附着性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材料在水环境中的服役过程,不可避免的面临污损及微生物腐蚀的考验。以海水环境为例,材料浸入海水中后的数秒钟内,有机大分子、有机体碎屑及无机物就会吸附在其表面,随后的数分钟内就会有大量细菌附着,而数天内硅藻等微生物开始附着;随后的数天至数月内就会有大型污损生物附着,这其中以贻贝、藤壶最为常见。大型污损生物的附着导致舰船阻力增大、海工构筑物自重增大、腐蚀失效、管路堵塞等一系列问题。对材料的抗贻贝附着性能进行评价是研发防污新材料、新技术的必要工作。如前所述,贻贝是主要的污损生物物种之一。对材料表面抗贻贝等大型污损生物附着性能的评价,目前已有一些方法,但尚存在诸多不足。中国国家标准GB/T7789“船舶防污漆防污性能动态试验方法”将防污漆试板安放在转子试验装置上,在天然海水中按一定周期连续运转,模拟船舶航行状态。与此相似的是,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D3623“在浅浸状态下防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材料抗贻贝附着性能评价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盐酸多巴胺在材料表面的自聚合过程实现对贻贝附着过程的模拟;通过盐酸多巴胺自聚合反应条件的调控,使材料表面最大限度的沉积聚多巴胺;盐酸多巴胺自聚合反应条件为:碱性溶液pH为8.5~10;盐酸多巴胺浓度15~21mmol/L;沉积促进剂浓度为50~200mmol/L;沉积调节剂浓度为20~100mmol/L;反应时间为168~240h;反应温度为20~30℃;沉积后对试样进行清洗;采用聚多巴胺膜的沉积量来评价贻贝污损量,沉积量由下式计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材料抗贻贝附着性能评价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盐酸多巴胺在材料表面的自聚合过程实现对贻贝附着过程的模拟;通过盐酸多巴胺自聚合反应条件的调控,使材料表面最大限度的沉积聚多巴胺;盐酸多巴胺自聚合反应条件为:碱性溶液pH为8.5~10;盐酸多巴胺浓度15~21mmol/L;沉积促进剂浓度为50~200mmol/L;沉积调节剂浓度为20~100mmol/L;反应时间为168~240h;反应温度为20~30℃;沉积后对试样进行清洗;采用聚多巴胺膜的沉积量来评价贻贝污损量,沉积量由下式计算:



其中:z为沉积量,mg/cm2;wn为自聚合反应后试样重量,mg;w0为自聚合反应前试样重量,mg;s为试样表面积,cm2;沉积量越小,表明所测试样耐贻贝污损性能越好,反之则表明所测试样耐贻贝污损性能越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鹏陈义庆钟彬艾芳芳李琳伞宏宇苏显栋沙楷智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