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化外观检测撑胎扩胎旋转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智能化外观检测撑胎扩胎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品检测环节,用来检测环形的原材料、中间体和成品的机构,采用人工翻动或滚动检测是比较常见的方法,这种方式在场地空间足够,检测人员充足的场合还是合适的。现有检测方式的缺点:现有检测存在占用空间大,人工成本高,在应用于自动化程度高的工厂则表现出诸多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无法实现工厂产业链加工环节跟成品检测环节之间的自动物流对接。2、人工检需要翻动或滚动物体检测,场地占用大,若检测物重量较重则对检测人员耗时更耗力,工作效率低。3、检测材料内部时,干扰因素多,对操作工人要求高且有一定的漏检率。4、检测物需要从前端生产线上搬运过来,检测完成后还要再搬运至后续产线,该流程效率不高且无法做到自动化生产检测,局限性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利于检测的智能化外观检测撑胎扩胎旋转机构。为了实现上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外观检测撑胎扩胎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机架及支撑扩张机构,/n所述机架具有底板(101),所述底板(101)上设置前板(102)及后板(103),所述前板(102)与后板(103)之间设置若干横轴(104),所述前板(102)与后板(103)之间并位于横轴(104)上设置中间板(105),所述前板(102)上设置四个前移动口,分别为第一前移动口(102a)、第二前移动口(102b)、第三前移动口(102c)及第四前移动口(102d),每个前移动口内侧设置有前滑轨,所述前滑轨上设置前滑块,所述中间板(105)上设置四个中间移动口,分别为第一中间移动口(10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外观检测撑胎扩胎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机架及支撑扩张机构,
所述机架具有底板(101),所述底板(101)上设置前板(102)及后板(103),所述前板(102)与后板(103)之间设置若干横轴(104),所述前板(102)与后板(103)之间并位于横轴(104)上设置中间板(105),所述前板(102)上设置四个前移动口,分别为第一前移动口(102a)、第二前移动口(102b)、第三前移动口(102c)及第四前移动口(102d),每个前移动口内侧设置有前滑轨,所述前滑轨上设置前滑块,所述中间板(105)上设置四个中间移动口,分别为第一中间移动口(105a)、第二中间移动口(105b)、第三中间移动口(105c)及第四中间移动口(105d),每个中间移动口处设置中间滑轨,所述中间滑轨处设置中间滑块;
所述支撑扩张机构,其具有第一支撑扩张轴(201)、第二支撑扩张轴(202)、第三支撑扩张轴(203)及第四支撑扩张轴(204),所述第一支撑扩张轴(201)前部与第一前滑座(201a)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扩张轴(201)尾部与第一后滑座(201b)通过轴承连接,其中,第一前滑座(201a)接于第一前移动口处的前滑块,第一后滑座(201b)接于第一中间移动口处的中间滑块;所述第二支撑扩张轴(202)前部与第二前滑座(202a)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扩张轴(202)尾部与第二后滑座(202b)通过轴承连接,其中,第二前滑座(202a)接于第二前移动口处的前滑块,第二后滑座(202b)接于第二中间移动口处的中间滑块;所述第三支撑扩张轴(203)前部与第三前滑座(203a)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扩张轴(203)尾部与第三后滑座(203b)通过轴承连接,其中,第三前滑座(203a)接于第三前移动口处的前滑块,第三后滑座(203b)接于第三中间移动口处的中间滑块;所述第四支撑扩张轴(204)前部与第四前滑座(204a)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扩张轴(204)尾部与第四后滑座(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光发,叶生群,楼真玮,杨勇,孔有财,傅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咸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