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陶瓷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陶瓷传感器,如陶瓷电容压力传感器,是在陶瓷弹性薄片和陶瓷底座的相对表面分别设置电极,并通过封接材料(如玻璃浆)将陶瓷弹性薄片和陶瓷底座进行封接,以此在它们的相对表面之间形成空腔结构,此外,在陶瓷底座上预留有通孔,通过在通孔中插针的方式来将内部电极引出。现在的陶瓷电容压力传感器存在密封性不好的问题,进而存在可靠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陶瓷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陶瓷传感器,包括陶瓷弾性薄片、陶瓷底座和导电通道;所述陶瓷弾性薄片的底面的中部区域和所述陶瓷底座的顶面的中部区域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陶瓷弾性薄片的厚度小于所述陶瓷底座的厚度;所述空腔对应的所述陶瓷弾性薄片的底面上具有公共电极,所述空腔对应的所述陶瓷底座的顶面的中心区域上具有感压电极和参考电极,所述参考电极呈环形,与所述感压电极同心并环绕在所述感压电极的外面与所述感压电极间隔开;所述公共电极在所述空腔对应的所述陶瓷底座的顶面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感压电极和所述参考电极两者;所述导电通道设置在所述陶瓷底座上,由通道孔和填满所述通道孔的导电电极组成,包括与所述公共电极连接的第一导电通道、与所述感压电极连接的第二导电通道以及与所述参考电极连接的第三导电通道,各导电电极贯穿出所述陶瓷底座的底部而具有引出端;所述陶瓷弾性薄片、所述陶瓷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弾性薄片、陶瓷底座和导电通道;/n所述陶瓷弾性薄片的底面的中部区域和所述陶瓷底座的顶面的中部区域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陶瓷弾性薄片的厚度小于所述陶瓷底座的厚度;/n所述空腔对应的所述陶瓷弾性薄片的底面上具有公共电极,所述空腔对应的所述陶瓷底座的顶面的中心区域上具有感压电极和参考电极,所述参考电极呈环形,与所述感压电极同心并环绕在所述感压电极的外面与所述感压电极间隔开;所述公共电极在所述空腔对应的所述陶瓷底座的顶面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感压电极和所述参考电极两者;/n所述导电通道设置在所述陶瓷底座上,由通道孔和填满所述通道孔的导电电极组成,包括与所述公共电极连接的第一导电通道、与所述感压电极连接的第二导电通道以及与所述参考电极连接的第三导电通道,各导电电极贯穿出所述陶瓷底座的底部而具有引出端;/n所述陶瓷弾性薄片、所述陶瓷底座和所述导电通道经烧结后形成为一体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弾性薄片、陶瓷底座和导电通道;
所述陶瓷弾性薄片的底面的中部区域和所述陶瓷底座的顶面的中部区域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陶瓷弾性薄片的厚度小于所述陶瓷底座的厚度;
所述空腔对应的所述陶瓷弾性薄片的底面上具有公共电极,所述空腔对应的所述陶瓷底座的顶面的中心区域上具有感压电极和参考电极,所述参考电极呈环形,与所述感压电极同心并环绕在所述感压电极的外面与所述感压电极间隔开;所述公共电极在所述空腔对应的所述陶瓷底座的顶面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感压电极和所述参考电极两者;
所述导电通道设置在所述陶瓷底座上,由通道孔和填满所述通道孔的导电电极组成,包括与所述公共电极连接的第一导电通道、与所述感压电极连接的第二导电通道以及与所述参考电极连接的第三导电通道,各导电电极贯穿出所述陶瓷底座的底部而具有引出端;
所述陶瓷弾性薄片、所述陶瓷底座和所述导电通道经烧结后形成为一体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温电极,所述感温电极形成在所述陶瓷底座内,所述导电通道还包括与所述感温电极连接的第四导电通道和第五导电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各导电电极的引出端进行电镀处理后分别形成有一焊接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压电极和所述参考电极的间隔为0.1mm~0.8mm。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若干条第一生带、一条第二生带、若干条第三生带和一条第四生带,且在每条第三生带上开孔以形成所述导电通道的通道孔;
其中,所述若干条第一生带和所述若干条第三生带均由第一陶瓷浆料进行流延和烘干得到,所述第二生带是在其中一条第一生带的表面的中部区域印刷所述公共电极后得到;
其中,所述第四生带的形成包括如下步骤:
A、在其中一条第三生带的表面的中部区域印刷所述参考电极和所述感压电极;
B、在步骤A形成的生带的有所述参考电极和所述感压电极的表面上,除了所述通道孔和所述中部区域外的位置印刷第二陶瓷浆料;
C、在步骤B形成的生带上的所述中部区域上印刷在中低温下可分解的浆料,得到所述第四生带,其中,所述步骤B和所述步骤C的印刷厚度相同;
(2)将导电浆料填满至每条所述第三生带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财能,谭凯夫,毛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