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节能的油田用水套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672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保节能的油田用水套加热炉,涉及水套加热炉领域。该一种环保节能的油田用水套加热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所述换热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贯穿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室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蓄水室,所述第二蓄水室的外侧且在壳体的下部设置有冷凝室,所述冷凝室的内部侧壁等角度固定连接有换热板,所述第二蓄水室的下方且在冷凝室的一端设置有集水室,所述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水口,所述壳体的下端一侧且远离集水室固定连接有进气口。采用水蒸气作为热源,没有明火,提高了物料加热的安全程度,同时采用水蒸气,壳体的内部不会产生水垢,可以不用进行清洗,同时保证了加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节能的油田用水套加热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套加热炉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节能的油田用水套加热炉。
技术介绍
水套加热炉是以水为热载体给原油间接加热的一种炉具。它由水套、沸腾管、循环油管、火嘴和安全附件等组成。主要用于采油井场、输油干线上,为原油加热降低粘度、增加流动性。由于水浴加热方式的特殊性,被加热介质受热充分且均匀,加热曲线平缓,出口处物料质量较高,是理想的油田供热设备。现有的水套加热炉采用天然气、煤等燃料燃烧进行对物料加热。加热的过程中会有明火的出现,对原油的管道运输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该方式的水套加热炉的结构上会更加复杂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节能的油田用水套加热炉,解决了现有的水套加热炉明火加热存在安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环保节能的油田用水套加热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所述换热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贯穿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室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节能的油田用水套加热炉,包括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换热室(1),所述换热室(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件(8),所述支撑件(8)上贯穿设置有换热管(7),所述换热室(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蓄水室(10),所述第二蓄水室(10)的外侧且在壳体(3)的下部设置有冷凝室(5),所述冷凝室(5)的内部侧壁等角度固定连接有换热板(6),所述换热板(6)贯穿壳体(3)至第二蓄水室(10)的内部,所述第二蓄水室(10)的下方且在冷凝室(5)的一端设置有集水室(19),所述集水室(19)和冷凝室(5)连通,所述集水室(19)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管(20),所述连接管(20)的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节能的油田用水套加热炉,包括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换热室(1),所述换热室(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件(8),所述支撑件(8)上贯穿设置有换热管(7),所述换热室(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蓄水室(10),所述第二蓄水室(10)的外侧且在壳体(3)的下部设置有冷凝室(5),所述冷凝室(5)的内部侧壁等角度固定连接有换热板(6),所述换热板(6)贯穿壳体(3)至第二蓄水室(10)的内部,所述第二蓄水室(10)的下方且在冷凝室(5)的一端设置有集水室(19),所述集水室(19)和冷凝室(5)连通,所述集水室(19)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管(20),所述连接管(20)的下端靠近集水室(19)的底壁,所述连接管(20)的上端贯穿壳体(3)延伸至第二蓄水室(10)的内部,所述集水室(1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液位计(18),所述第二蓄水室(10)的一端且靠近集水室(19)设置有第一蓄水室(4),所述第一蓄水室(4)的上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液位计(15),所述壳体(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水口(2),所述排水口(2)和第一蓄水室(4)连通,所述壳体(3)的下端一侧且远离集水室(19)固定连接有进气口(9),所述进气口(9)和冷凝室(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节能的油田用水套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7)的一端和第一蓄水室(4)连通,且连通的位置靠近第一液位计(15),所述换热管(7)的另一端和第二蓄水室(10)连通,且连通的位置靠近换热板(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节能的油田用水套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景洲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正能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