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八高塔的通风井蔽水导流装置及导流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671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八高塔的通风井蔽水导流装置,包括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内设置有配水槽、若干喷淋器和集水池,所述冷却塔内中间位置倾斜设置有导流坡,所述导流坡表面开有若干冷水流通口,若干所述冷水流通口内均嵌入安装有通风井,所述通风井内安装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上下两端均开有锥形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小端通过导流孔连接相通,大端朝外,所述通风井上端通过若干组不锈钢支架螺纹固定有整流罩,所述整流罩上下表面设置为弧形球面,所述整流罩下表面弧形球面延伸至导流槽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高水位导致噪声大,反向风流容易时冷却水回吹的问题,实现高位塔不漏水、降噪效果更好、更节能。

A divers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ventilation shaft with eight high tow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八高塔的通风井蔽水导流装置及导流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冷却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八高塔的通风井蔽水导流装置及导流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达到节能和改善环境的目的,广泛使用于火力发电等行业汽轮机发电机组循环水系统的湿式逆流自然通风冷却塔。在经历了漫长的常规结构使用阶段后,终于迎来了重大的革命性创新—高位收水冷却塔。历史沿用的常规湿式逆流自然通风冷却塔在其淋水填料下方设置有集水池,经过冷却的循环水自填料底部落入集水池,回水压力彻底消失,且从一定高度下落的落水噪声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还有风吹损失带来的水源浪费。高位收水冷却塔将集水池从地面以下提高至进风口以上,利用高位集水池(或槽)的高度势能,降低了循环水泵的运行能耗,同时大大降低了落水噪声和减少了风吹损失,节约了补给水。但高位收水冷却塔是采用高位收水槽和收水斜板和挡水板等组成,在运行实践中发现漏水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寒冷地区在冬季造成漏水结冰,影响机组安全运行,且这种结构检修维护很不方便。申请号为CN201610205749.9的专利,其内容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塔内外空气导流装置及导流方法。塔内上部会常态化的存在窝风区域,影响上升抽力,影响空气阻力,进而影响整个水塔的进风量。本专利技术组成包括:塔筒(1),塔筒底部与集水池(2)连接,集水池内具有人字柱(3),人字柱与所述的塔筒连接,塔筒内最底层为填料层(4),填料层与集水池之间具有淋雨区(5),淋雨区周向具有进风口(6),所述的进风口周向布置具有降噪导向双功能板(7),填料层上部布置喷嘴(9),喷嘴通过管道与上部的配水槽(8)连接,配水槽顶部平面,布置除水器(10),除水器上部布置塔内空气导流装置,塔内空气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板(11)或空气导轨(12)。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冷却塔空气。上述专利虽然解决了冷却塔内空气导流的问题,但在使用时,喷淋的冷水从高处滴落要产生较大的噪音,且导流空气时,从集水池向上的空气没有教好的限流方式,容易使滴落的冷水向四处乱溅和回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结构复杂,高水位导致噪声大,反向风流容易时冷却水回吹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八高塔的通风井蔽水导流装置及导流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八高塔的通风井蔽水导流装置,包括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内设置有配水槽、若干喷淋器和集水池,所述配水槽设置在冷却塔顶部,若干所述喷淋器均匀安装在配水槽下方,所述集水池设置在冷却塔塔底,所述冷却塔内中间位置倾斜设置有导流坡,所述导流坡表面开有若干冷水流通口,若干所述冷水流通口内均嵌入安装有通风井,所述通风井内安装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上下两端均开有锥形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小端通过导流孔连接相通,大端朝外,所述通风井上端通过若干组不锈钢支架螺纹固定有整流罩,所述整流罩上下表面设置为弧形球面,所述整流罩下表面弧形球面延伸至导流槽上方,所述整流罩下表面高度高于导流槽表面高度。较佳的,所述整流罩两侧下边沿开有缓冲倒角,所述缓冲倒角是向凹陷的直角倒角。较佳的,所述通风井外侧下方垂直开有若干进风口,所述进风口通向下方的导流槽内。优选的,所述导流槽由螺旋槽组成。优选的,所述导流槽由若干梯形槽组成,若干所述梯形槽垂直开设,小端沿导流槽锥形表面朝上,大端沿导流槽锥形表面朝下。一种适用于八高塔的通风井蔽水导流装置的导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将装有导流结构的通风井安装在冷水流通口内,保持通风井上端平面和导流坡表面齐平;S2:开启喷淋器,释放配水槽内的冷水进行冷却喷淋,喷淋的冷水滴落在导流坡上进行导流或喷淋在整流罩上进行导流;S3:在导流坡上的冷水沿上方导流槽内规定的轨道通过导流孔孔壁流向集水池内收集;同时集水池内产生的风沿下方导流槽规定的轨道通过导流孔向上排出,实现双向导流。较佳的,在整流罩上表面的冷水沿整流罩上表面的弧形球面导流至边沿的缓冲倒角进行缓冲后,冷水沿整流罩下表面流动逐渐滴落至上方的导流槽内,沿导流槽内规定的轨道通过导流孔孔壁流向集水池内收集。较佳的,所述导流坡的坡比i的取值为0.075-0.09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将导流坡设置在冷却塔的中间高度位置,降低冷却时冷水从导流坡留下的高度,缩短滴落距离,从而降低噪音;且在冷水流通口安装通风井,将冷却水沿导流槽定向流动;2、在通风井底部也设置导流槽,使集水池内的风能从下方的导流槽定向排出,避免风流对冷却水造成回吹、乱溅等问题出现,减少了风吹的损失,节约了补给水;3、在通风井上方安装带有弧形球面的整流罩,对冷却水有导流缓冲的作用,防止喷淋的冷却水在导流坡上流量过大时会越过冷水流通口,造成冷水排放不及时;对集水池上方流动空气有导流缓冲的作用,防止风对冷却水回吹造成的浪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导流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导流装置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最主要包含以下元件符号:冷却塔-1、配水槽-101、喷淋器-102、集水池-103、导流坡-2、冷水流通口-201、通风井-3、进风口-301、导流结构-4、导流槽-401、螺旋槽-402、梯形槽-403、导流孔-410、不锈钢支架-5、整流罩-6、缓冲倒角-601。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八高塔的通风井蔽水导流装置,包括冷却塔1,所述冷却塔1内设置有配水槽101、若干喷淋器102和集水池105,所述配水槽101设置在冷却塔1顶部,若干所述喷淋器102均匀安装在配水槽101下方,所述集水池105设置在冷却塔1塔底,所述冷却塔1内中间位置倾斜设置有导流坡2,所述导流坡2表面开有若干冷水流通口201,若干所述冷水流通口201内均嵌入安装有通风井3,所述通风井3内安装有导流结构4,所述导流结构4上下两端均开有锥形的导流槽401,所述导流槽401的小端通过导流孔402连接相通,大端朝外,所述通风井3上端通过若干组不锈钢支架5螺纹固定有整流罩6,所述整流罩6上下表面设置为弧形球面,所述整流罩6下表面弧形球面延伸至导流槽401上方,所述整流罩6下表面高度高于导流槽401表面高度。本专利技术将导流坡2设置在冷却塔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八高塔的通风井蔽水导流装置,包括冷却塔(1),所述冷却塔(1)内设置有配水槽(101)、若干喷淋器(102)和集水池(105),所述配水槽(101)设置在冷却塔(1)顶部,若干所述喷淋器(102)均匀安装在配水槽(101)下方,所述集水池(105)设置在冷却塔(1)塔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1)内中间位置倾斜设置有导流坡(2),所述导流坡(2)表面开有若干冷水流通口(201),若干所述冷水流通口(201)内均嵌入安装有通风井(3),所述通风井(3)内安装有导流结构(4),所述导流结构(4)上下两端均开有锥形的导流槽(401),所述导流槽(401)的小端通过导流孔(410)连接相通,大端朝外,所述通风井(3)上端通过若干组不锈钢支架(5)螺纹固定有整流罩(6),所述整流罩(6)上下表面设置为弧形球面,所述整流罩(6)下表面弧形球面延伸至导流槽(401)上方,所述整流罩(6)下表面高度高于导流槽(401)表面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八高塔的通风井蔽水导流装置,包括冷却塔(1),所述冷却塔(1)内设置有配水槽(101)、若干喷淋器(102)和集水池(105),所述配水槽(101)设置在冷却塔(1)顶部,若干所述喷淋器(102)均匀安装在配水槽(101)下方,所述集水池(105)设置在冷却塔(1)塔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1)内中间位置倾斜设置有导流坡(2),所述导流坡(2)表面开有若干冷水流通口(201),若干所述冷水流通口(201)内均嵌入安装有通风井(3),所述通风井(3)内安装有导流结构(4),所述导流结构(4)上下两端均开有锥形的导流槽(401),所述导流槽(401)的小端通过导流孔(410)连接相通,大端朝外,所述通风井(3)上端通过若干组不锈钢支架(5)螺纹固定有整流罩(6),所述整流罩(6)上下表面设置为弧形球面,所述整流罩(6)下表面弧形球面延伸至导流槽(401)上方,所述整流罩(6)下表面高度高于导流槽(401)表面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井蔽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罩(6)两侧下边沿开有缓冲倒角(601),所述缓冲倒角(601)是向凹陷的直角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井蔽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井(3)外侧下方垂直开有若干进风口(301),所述进风口(301)通向下方的导流槽(40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井蔽水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401)由螺旋槽(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文明刘剑卿王建波于秋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环球龙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