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清洗的冷却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清洗的冷却机。
技术介绍
在生产中使用的带热源的设备一般都会配备冷却机,用于辅助带热源的设备进行冷却;冷却机长期使用,内部容易积有灰尘、油污和细菌,同时,冷却液在循环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会被污染,现有的冷却机在发现脏污或长菌后需要停机处理,将冷却机腔体中的所有冷却液倒掉,对冷却机进行清洁,然后再换上新的冷却液,在冷却机停机的过程中,其所辅助的带热源的设备也需要一同停机,很多设备的停机程序繁琐,且停机就一定伴随着经济损失,对于量产而言,停机时间越长代价越大,而且部分成分特殊的冷却液价格不菲,对冷却液进行整体更换也是一笔较大的开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清洗的冷却机,减少设备的停机时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自清洗的冷却机,包括进液管、回收部、净化部、送液部、第一排液管、第二排液管、补液管、出液管、自清洗装置和排污管;所述回收部和所述净化部通过所述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清洗的冷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管、回收部、净化部、送液部、第一排液管、第二排液管、补液管、出液管、自清洗装置和排污管;/n所述回收部和所述净化部通过所述第一排液管连通,所述净化部和所述送液部通过所述第二排液管连通;/n所述进液管设置在所述回收部上,所述第一排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n所述自清洗装置与所述净化部连接,所述排污管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排液管连接且在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阀门;/n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排液管内的液体流向排污管或是流向送液部;/n所述补液管和出液管均设置在所述送液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清洗的冷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管、回收部、净化部、送液部、第一排液管、第二排液管、补液管、出液管、自清洗装置和排污管;
所述回收部和所述净化部通过所述第一排液管连通,所述净化部和所述送液部通过所述第二排液管连通;
所述进液管设置在所述回收部上,所述第一排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所述自清洗装置与所述净化部连接,所述排污管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排液管连接且在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阀门;
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排液管内的液体流向排污管或是流向送液部;
所述补液管和出液管均设置在所述送液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清洗的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清洗装置包括洗剂管;
所述洗剂管与第一排液管上第一阀门所在位置连通;
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排液管内流向净化部的液体来自回收部或是来自洗剂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自清洗的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清洗装置包括超声波清洗装置;
所述超声波清洗装置设置于所述净化部内且位于所述净化部的净化装置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清洗的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部内还设置有油污收集装置、过滤器及第三排液管;
所述油污收集装置的入口与所述净化部的入口连接,所述油污收集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排液管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三排液管的出口与所述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所述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净化部的出口连接;
所述第三排液管与所述排污管的第二入口连接且在连接处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排液管内的液体流向所述过滤器或是所述排污管;
所述净化部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排液管的出口连接,所述净化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排液管的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清洗的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部与净化部之间以及所述净化部与所述送液部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自清洗的冷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装置,所述可拆卸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
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升降杆升降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杆与所述第一升降杆升降连接;
所述回收部的四面分别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升降杆可拆卸连接;
所述净化部的四面分别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丹丹,孙玉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