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制冷机所使用的油箱以及离心式制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64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离心式制冷机所使用的油箱以及离心式制冷机,防止制冷剂与润滑油的混合流体的喷流与来自压缩机的润滑油碰撞,能够增加润滑油的回收率。油箱(30)具备:用于将润滑油贮存于内部的贮存容器(51)、用于使供给至滑动部的润滑油返回贮存容器(51)内的油入口(54)、用于将制冷剂液体与润滑油的混合流体导入贮存容器(51)内的混合流体入口(56)、用于释放贮存容器(51)内的制冷剂蒸气的制冷剂出口(58)、以及防止从油入口(54)流入到贮存容器(51)内的润滑油与从混合流体入口(56)流入到贮存容器(51)内的混合流体碰撞的构造体(60)。

Oil tank used in centrifugal refrigerator and centrifugal refrig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式制冷机所使用的油箱以及离心式制冷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式制冷机所使用的油箱,特别是涉及贮存向压缩机的轴承、齿轮等滑动部供给的润滑油的油箱。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了上述的油箱的离心式制冷机。
技术介绍
在离心式制冷机中,为了对压缩机的轴承、齿轮等的滑动部进行润滑,而使用润滑油。润滑油被油泵从油箱向滑动部输送。供给至滑动部的润滑油返回油箱。另一方面,压缩机内的润滑油的一部分向制冷剂流路内泄漏,而混入至制冷剂蒸气。润滑油与制冷剂蒸气一起从压缩机排出并进入冷凝器。此外,通过制冷剂循环,润滑油积存于蒸发器。因此为了使离心式制冷机的稳定的运转继续进行,润滑油与制冷剂液体的混合流体从蒸发器回收至油箱。油箱通过均压管连接于蒸发器,从而油箱的内压与蒸发器成为大致相同的压力。因此在以压缩机排出制冷剂蒸气、冷凝器制冷剂蒸气为驱动力的引射器回收的润滑油与制冷剂液体的混合流体流入油箱时,制冷剂液体的一部分瞬间蒸发(闪蒸)而成为制冷剂蒸气。包含润滑油的制冷剂蒸气的流速大幅度地增大,在油箱内形成混合流体的喷流。特别是在蒸发器内流动的被冷却流体的温度较低,在蒸发器的内压较低时,油箱内的制冷剂闪蒸导致的流速的上升较大。另一方面,从压缩机的滑动部返回油箱的润滑油由于制冷剂含量较少,因而制冷剂蒸发导致的流速增加较小。流入到油箱内的制冷剂蒸发,通过连接于油箱的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蒸气配管(均压管)向蒸发器(或者压缩机吸入管)输送。从制冷剂分离的润滑油积存于油箱内。油箱内的润滑油借助油泵通过油供给管而供给至压缩机的滑动部。这样,润滑油被回收至油箱,再次用于压缩机的滑动部的润滑。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90627号公报然而,在油箱内形成的混合流体的喷流与来自压缩机的润滑油碰撞,而使该润滑油形成雾状。该雾状的润滑油被制冷剂蒸气搬运而从油箱排出,从而无法维持油箱内的油量。为了避免该情况,需要增大油箱的尺寸。另外,制冷剂蒸气的喷流与油箱内的油面碰撞,从而润滑油飞散。飞散的润滑油被制冷剂蒸气搬运而从油箱排出。进而油面变得不稳定,因此在油泵产生气穴,从而对润滑油的供给也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制冷剂与润滑油的混合流体的喷流与来自压缩机的润滑油碰撞,从而增加润滑油的回收率的油箱。在一个方式中,提供一种油箱,用于贮存对离心式制冷机所使用的压缩机的滑动部进行润滑的润滑油,具备:贮存容器,其用于将润滑油贮存于内部;油入口,其用于使供给至所述滑动部的润滑油返回所述贮存容器内;混合流体入口,其用于将制冷剂液体与润滑油的混合流体导入所述贮存容器内;制冷剂出口,其用于释放所述贮存容器内的制冷剂蒸气;以及构造体,其防止从所述油入口流入到所述贮存容器内的所述润滑油与从所述混合流体入口流入到所述贮存容器内的所述混合流体的碰撞。根据本专利技术,防止贮存容器内的润滑油与混合流体的碰撞。因此能够避免碰撞导致的润滑油的雾化,能够防止雾化的润滑油与制冷剂蒸气一起从油箱流出。作为结果,提高润滑油的回收率。此外,能够避免润滑油的雾化,因此能够减小油箱的尺寸。在一个方式中,所述构造体是配置于所述贮存容器内的挡板,所述挡板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油入口与所述混合流体入口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挡板避免贮存容器内的润滑油与混合流体的碰撞。在一个方式中,所述挡板具备:大致水平地配置的第一壁、和从所述第一壁向上方延伸的第二壁,所述混合流体入口配置为使所述混合流体朝向所述第一壁的上表面流入,所述第二壁位于所述制冷剂出口与所述混合流体入口之间。在一个方式中,所述油入口朝向所述第一壁的下表面配置。在一个方式中,所述挡板还具备从所述第一壁向上方延伸的第三壁,所述混合流体入口位于所述第二壁与所述第三壁之间,所述第三壁位于所述混合流体入口与所述油入口之间,所述油入口朝向所述第三壁的外表面配置。在混合流体流入贮存容器内时,混合流体所含的制冷剂液体瞬间蒸发(闪蒸)而形成高速的混合流体。根据本专利技术,流速较高的混合流体与第一壁碰撞,而不与贮存容器内的油面碰撞。因此抑制润滑油的飞散,能够使油面稳定,将润滑油稳定地向压缩机的滑动部供给。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混合流体与第一壁碰撞时,混合流体所含的润滑油附着于第一壁,润滑油从制冷剂分离。另外,在混合流体与第一壁碰撞时,其行进方向改变而与贮存容器的内表面碰撞。混合流体所含的润滑油附着于贮存容器的内表面,润滑油从制冷剂分离。这样混合流体所含的润滑油以两个阶段从制冷剂分离,因此提高润滑油的回收率。在一个方式中,所述混合流体入口配置于所述贮存容器的一个侧壁,所述油入口配置于所述贮存容器的相反侧的侧壁。根据本专利技术,混合流体入口与油入口分离,因此润滑油被导入制冷剂蒸气的流速较低的区域。因此,润滑油难以被制冷剂蒸气搅拌,从而防止润滑油的雾化。作为结果,提高润滑油的回收率。在一个方式中,所述混合流体入口以及所述油入口朝向所述制冷剂出口,所述混合流体入口位于所述油入口与所述制冷剂出口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在贮存容器内的制冷剂蒸气的流动方向上,混合流体入口位于下游侧,油入口位于上游侧。在这样的配置中,润滑油被导入制冷剂蒸气的流速较低的区域。因此润滑油难以被制冷剂蒸气搅拌,从而防止润滑油的雾化。作为结果,提高润滑油的回收率。在一个方式中,所述挡板具备:大致水平地配置的第一壁、和从所述第一壁向上方延伸的第二壁,所述混合流体入口位于所述第一壁的上方,并且配置为使所述混合流体朝向所述第二壁流入,所述第二壁位于所述制冷剂出口与所述混合流体入口之间。在混合流体流入贮存容器内时,混合流体所含的制冷剂液体瞬间蒸发(闪蒸)而形成高速的混合流体。根据本专利技术,流速较高的混合流体与第二壁碰撞,第一壁防止混合流体与贮存容器内的油面碰撞。因此抑制润滑油的飞散,能够使油面稳定,将润滑油稳定地向压缩机的滑动部供给。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混合流体与第二壁碰撞时,混合流体所含的润滑油附着于第二壁,润滑油从制冷剂分离。另外,在混合流体与第二壁碰撞时,其行进方向改变,而与贮存容器的内表面碰撞。混合流体所含的润滑油附着于贮存容器的内表面,润滑油从制冷剂分离。这样,混合流体所含的润滑油以两个阶段从制冷剂分离,因此提高润滑油的回收率。在一个方式中,所述油入口配置于所述第一壁的下方。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壁防止润滑油与流速较高的混合流体的碰撞。在一个方式中,上述油箱还具备还具备除雾器,其配置于构成所述制冷剂出口的配管内。根据本专利技术,除雾器捕捉制冷剂蒸气所含的雾状的润滑油,能够使润滑油从制冷剂蒸气分离。作为结果,能够提高润滑油的回收率。在一个方式中,提供一种离心式制冷机,具备:蒸发器,其使制冷剂液体蒸发而生成制冷剂蒸气;压缩机,其对所述制冷剂蒸气进行压缩;冷凝器,其使所述压缩后的制冷剂蒸气冷凝而生成所述制冷剂液体;以及油箱,其用于贮存对所述压缩机的滑动部进行润滑的润滑油,所述油箱为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油箱。所述油箱的混合流体入口连接于从所述蒸发器延伸的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箱,用于贮存对离心式制冷机所使用的压缩机的滑动部进行润滑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具备:/n贮存容器,其用于将润滑油贮存于内部;/n油入口,其用于使供给至所述滑动部的润滑油返回所述贮存容器内;/n混合流体入口,其用于将制冷剂液体与润滑油的混合流体导入所述贮存容器内;/n制冷剂出口,其用于释放所述贮存容器内的制冷剂蒸气;以及/n构造体,其防止从所述油入口流入到所述贮存容器内的所述润滑油与从所述混合流体入口流入到所述贮存容器内的所述混合流体的碰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箱,用于贮存对离心式制冷机所使用的压缩机的滑动部进行润滑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具备:
贮存容器,其用于将润滑油贮存于内部;
油入口,其用于使供给至所述滑动部的润滑油返回所述贮存容器内;
混合流体入口,其用于将制冷剂液体与润滑油的混合流体导入所述贮存容器内;
制冷剂出口,其用于释放所述贮存容器内的制冷剂蒸气;以及
构造体,其防止从所述油入口流入到所述贮存容器内的所述润滑油与从所述混合流体入口流入到所述贮存容器内的所述混合流体的碰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构造体是配置于所述贮存容器内的挡板,
所述挡板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油入口与所述混合流体入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具备:大致水平地配置的第一壁、和从所述第一壁向上方延伸的第二壁,
所述混合流体入口配置为使所述混合流体朝向所述第一壁的上表面流入,
所述第二壁位于所述制冷剂出口与所述混合流体入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入口朝向所述第一壁的下表面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还具备从所述第一壁向上方延伸的第三壁,
所述混合流体入口位于所述第二壁与所述第三壁之间,
所述第三壁位于所述混合流体入口与所述油入口之间,
所述油入口朝向所述第三壁的外表面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流体入口配置于所述贮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宏幸仙田卓宽于腾祥李景富王冰
申请(专利权)人: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