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应特专利>正文

气动高压注油机自动往复推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57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公开了一种气动高压注油机自动往复推动机构,包括缸体,所述的缸体上设有气缸室、左右气室,气缸室内设有活塞,活塞把气缸室分隔为活塞气室和上下气室;左右气室)内对应设有相反方向设置的左右阀芯,左阀芯把左气室分隔为第一至第五左气室,右阀芯把右气室分隔为第一至第五右气室,缸体上设有进气口;左右气室上对应设有左右排气口,气缸室上设有与左气室连通的左气室上排气口和左气室下排气口、与右气室的右气室上排气口和右气室下排气口。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工作稳定可靠、响应速度快、使用效果好、故障率低、无需换向阀换向等优点。

Automatic reciprocating driving mechanism of pneumatic high pressure 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高压注油机自动往复推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气动高压注油机
,特别是一种推动气动高压注油机注油泵自动加油的自动往复推动机构。
技术介绍
气动高压注油机是一种以压缩空气为能源将压缩空气能转为机械能推动活塞,活塞通过推杆带动注油泵往复工作注入润滑工位的机器。中国专利CN104514972B公开了一种黄油机之双筒气缸供气装置,其具体结构包括泵体座、安装在泵体座上侧的气缸、为气缸的活塞上下腔配气的换向阀,所述的气缸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内设置有与活塞杆连接的活塞,内筒的外圆柱面与外筒的内圆柱面之间设置有第一通气通道,换向阀的供气口或排气口通过第一通气通道与活塞上腔连通,换向阀的排气口或供气口通过内部通道与活塞下腔连通。上述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该气缸设置双筒结构,该内筒和外筒之间的间隙作为第一通气通道,该通气通道的设置使该气缸供气量较大,使用中耗气量太大致使压力较小,使用效率较低;二是该外筒的直径设置较大,导致体积变大,生产成本较高,还不方便运输;三是工作时高压空气经过调压阀调压后即可由进气接头进入,通过换向阀换气实现活塞往复工作,由于换向阀频繁换向,常常会发生换向不彻底、密封不可靠、漏气串气等问题,使用寿命短,维修调换不方便。针对上述问题,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进行开发和研究,但至今尚未有较理想的产品面世。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工作稳定可靠、响应速度快、使用效果好、故障率低、无需换向阀换向的气动高压注油机自动往复推动机构。本专利技术创造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缸体、以及对应固定在缸体两端的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的缸体上对应设有气缸室、左右气室,气缸室内设有可上下运动的活塞,活塞上固定有推动注油泵往复工作的推杆,活塞把气缸室分隔为上气室、活塞气室和下气室;左右气室内对应设有可上下运动但相反方向设置的左右阀芯,左阀芯把左气室分隔为第一至第五左气室,右阀芯(7)把右气室分隔为第一至第五右气室,缸体上设有与活塞气室、第三左气室和第三右气室相通的进气口;左气室的缸体上设有与第四左气室相通的左排气口,气缸室与左气室之间对应设有左气室上排气口和左气室下排气口,第三左气室通过左中心通道与第五左气室连通,第五左气室的左气室上设有两端密封、中间中空的左铜套,左铜套的中空层与内腔之间通过多个气孔连通,下气室与左铜套的中空层之间设有左气室进气口;右气室的缸体上设有与第四右气室相通的右排气口,气缸室与右气室之间对应设有右气室上排气口和右气室下排气口,第三右气室通过右中心通道与第五右气室连通,第五右气室的右气室上设有两端密封、中间中空的右铜套,右铜套的中空层与内腔之间通过多个气孔连通,上气室与右铜套的中空层之间设有右气室进气口。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左阀芯与左铜套配合的受力端面小于另一端的受力端面,右阀芯与右铜套配合的受力端面小于另一端的受力端面。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四左气室上端面的受力面积大于下端面的受力面积,第四右气室上端面的受力面积小于下端面的受力面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塞气室的两侧活塞上设有与气缸室密封配合的密封圈。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左气室与第二左气室之间、第二左气室与第三左气室之间、第三左气室与第四左气室之间的左阀芯上对应设有与左气室密封配合的密封圈,第四左气室与第五左气室之间的左阀芯上设有与左铜套密封配合的密封圈。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右气室与第二右气室之间、第二右气室与第三右气室之间、第三右气室与第四右气室之间的右阀芯上对应设有与右气室密封配合的密封圈,第四右气室与第五右气室之间的右阀芯上设有与右铜套密封配合的密封圈。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和效果:一是推进时左阀芯控制下气室进气,右阀芯控制上气室排气,活塞通过推杆带动注油泵加油,活塞推动稳定可靠;复位时右阀芯控制上气室进气,左阀芯控制下气室排气,活塞通过推杆带动注油泵吸油;活塞往复运动自动切换,无需换向阀即可实现自动往复工作。二是由于进气和排气相互结合,进气和排气自动换向,响应速度快,不占用运动空间,体积小,制造成本低,能耗省,使用寿命长,装配及维护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初始状态时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初始状态时图2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初始状态时图4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创造推动过程时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创造推动过程时图2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创造推动过程时图4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复位状态时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复位状态时图2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复位状态时图4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缸体,2活塞,3右气室,4左气室,5右铜套,6左铜套,7右阀芯,8左阀芯,9右气室进气口,10左气室进气口,11进气口,12右气室上排气口,13右气室下排气口,14左气室上排气口,15左气室下排气口,16气缸室,17上端盖,18下端盖,19右排气口,20左排气口,21推杆,22上气室,23活塞气室,24下气室,25第一左气室,26第二左气室,27第三左气室,28左中心通道,29第四左气室,30第五左气室,31第五右气室,32第四右气室,33右中心通道,34第三右气室,35第二右气室,36第一右气室。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1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创造气动高压注油机自动往复推动机构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缸体1、以及对应固定在缸体1两端的上端盖17和下端盖18,所述的缸体1上对应设有气缸室16、左右气室4、3,气缸室16内设有可上下运动的活塞2,活塞2上固定有推动注油泵往复工作的推杆21,活塞2把气缸室16分隔为上气室22、活塞气室23和下气室24;左右气室4、3内对应设有可上下运动但相反方向设置的左右阀芯8、7,左阀芯8把左气室4分隔为第一至第五左气室25、26、27、29、30,右阀芯7把右气室3分隔为第一至第五右气室36、35、34、32、31,缸体1上设有与活塞气室23、第三左气室27和第三右气室34相通的进气口11;左气室4的缸体1上设有与第四左气室29相通的左排气口20,气缸室16与左气室4之间对应设有左气室上排气口14和左气室下排气口15,第三左气室27通过左中心通道28与第五左气室30连通,第五左气室30的左气室4上设有两端密封、中间中空的左铜套6,左铜套6的中空层与内腔之间通过多个气孔连通,下气室24与左铜套6的中空层之间设有左气室进气口10;右气室3的缸体1上设有与第四右气室32相通的右排气口19,气缸室16与右气室3之间对应设有右气室上排气口12和右气室下排气口13,第三右气室34通过右中心通道33与第五右气室31连通,第五右气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高压注油机自动往复推动机构,包括缸体(1)、以及对应固定在缸体(1)两端的上端盖(17)和下端盖(18),其特征是:所述的缸体(1)上对应设有气缸室(16)、左右气室(4、3),气缸室(16)内设有可上下运动的活塞(2),活塞(2)上固定有推动注油泵往复工作的推杆(21),活塞(2)把气缸室(16)分隔为上气室(22)、活塞气室(23)和下气室(24);左右气室(4、3)内对应设有可上下运动但相反方向设置的左右阀芯(8、7),左阀芯(8)把左气室(4)分隔为第一至第五左气室(25、26、27、29、30),右阀芯(7)把右气室(3)分隔为第一至第五右气室(36、35、34、32、31),缸体(1)上设有与活塞气室(23)、第三左气室(27)和第三右气室(34)相通的进气口(11);左气室(4)的缸体(1)上设有与第四左气室(29)相通的左排气口(20),气缸室(16)与左气室(4)之间对应设有左气室上排气口(14)和左气室下排气口(15),第三左气室(27)通过左中心通道(28)与第五左气室(30)连通,第五左气室(30)的左气室(4)上设有两端密封、中间中空的左铜套(6),左铜套(6)的中空层与内腔之间通过多个气孔连通,下气室(24)与左铜套(6)的中空层之间设有左气室进气口(10);右气室(3)的缸体(1)上设有与第四右气室(32)相通的右排气口(19),气缸室(16)与右气室(3)之间对应设有右气室上排气口(12)和右气室下排气口(13),第三右气室(34)通过右中心通道(33)与第五右气室(31)连通,第五右气室(31)的右气室(3)上设有两端密封、中间中空的右铜套(5),右铜套(5)的中空层与内腔之间通过多个气孔连通,上气室(22)与右铜套(5)的中空层之间设有右气室进气口(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高压注油机自动往复推动机构,包括缸体(1)、以及对应固定在缸体(1)两端的上端盖(17)和下端盖(18),其特征是:所述的缸体(1)上对应设有气缸室(16)、左右气室(4、3),气缸室(16)内设有可上下运动的活塞(2),活塞(2)上固定有推动注油泵往复工作的推杆(21),活塞(2)把气缸室(16)分隔为上气室(22)、活塞气室(23)和下气室(24);左右气室(4、3)内对应设有可上下运动但相反方向设置的左右阀芯(8、7),左阀芯(8)把左气室(4)分隔为第一至第五左气室(25、26、27、29、30),右阀芯(7)把右气室(3)分隔为第一至第五右气室(36、35、34、32、31),缸体(1)上设有与活塞气室(23)、第三左气室(27)和第三右气室(34)相通的进气口(11);左气室(4)的缸体(1)上设有与第四左气室(29)相通的左排气口(20),气缸室(16)与左气室(4)之间对应设有左气室上排气口(14)和左气室下排气口(15),第三左气室(27)通过左中心通道(28)与第五左气室(30)连通,第五左气室(30)的左气室(4)上设有两端密封、中间中空的左铜套(6),左铜套(6)的中空层与内腔之间通过多个气孔连通,下气室(24)与左铜套(6)的中空层之间设有左气室进气口(10);右气室(3)的缸体(1)上设有与第四右气室(32)相通的右排气口(19),气缸室(16)与右气室(3)之间对应设有右气室上排气口(12)和右气室下排气口(13),第三右气室(34)通过右中心通道(33)与第五右气室(31)连通,第五右气室(31)的右气室(3)上设有两端密封、中间中空的右铜套(5),右铜套(5)的中空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应特
申请(专利权)人:杜应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