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微耕机变速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箱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微耕机变速箱。
技术介绍
微耕机是一种广泛适用于山地等农地的农业机械,其体积小,使用灵活而广受欢迎,但目前市面上的微耕机的动力系统所采用的变速箱一般为分体组装式,由位于上端的上齿轮箱和位于下端的下行走箱通过螺栓锁合构成,容积大,机油耗费高,上齿轮箱属于铝制品,下行走箱采用铸铁,重量较重;上齿轮箱和下行走箱之间靠扇形齿轮传递动力,扇形齿轮为直角90度,上齿轮箱内的齿轮组体积庞大且向前倾斜,所以整个变速箱的重心向前倾斜而导致前重后轻,再装配到微耕机上时容易导致微耕机向前倾覆而不会自动平衡,在丘陵地带、小田块山区地带、崎岖道路和烂泥田等行走过程或作业时容易与地面接触,行走受阻;而且在长时间使用后,上齿轮箱和下行走箱之间的螺栓容易磨损以致产生漏油问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重量轻、体积小、能够自动平衡的新型微耕机变速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轻、体积小、能够自动平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微耕机变速箱,其特征是:包括一体化设置的铝合金制外壳(1),所述铝合金制外壳(1)由位于上端且水平走向的齿轮壳(2)和位于垂直下端且斜向走向的输出壳(3)构成,所述齿轮壳(2)内安装有换挡齿轮组,所述输出壳(3)内安装有与所述换挡齿轮组连接的动力输出齿轮组,所述输出壳(3)的底部在垂直方向上突出于所述齿轮壳(2)的后端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微耕机变速箱,其特征是:包括一体化设置的铝合金制外壳(1),所述铝合金制外壳(1)由位于上端且水平走向的齿轮壳(2)和位于垂直下端且斜向走向的输出壳(3)构成,所述齿轮壳(2)内安装有换挡齿轮组,所述输出壳(3)内安装有与所述换挡齿轮组连接的动力输出齿轮组,所述输出壳(3)的底部在垂直方向上突出于所述齿轮壳(2)的后端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微耕机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输出壳(3)的轴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微耕机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换挡齿轮组包括水平设置的动力输入轴(4)、第一换挡轴(5)、第二换挡轴(6)和换挡输出轴(7),所述动力输入轴(4)的轴线和换挡输出轴的轴线(7)位于同一条垂线上,所述第一换挡轴(5)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动力输入轴(4)一侧,所述第一换挡轴(5)在垂直方向上略高于所述动力输入轴(4),所述第二换挡轴(6)在垂直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换挡轴(6)和换挡输出轴(7)之间,所述第二换挡轴(6)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动力输入轴(4)和第一换挡轴(5)之间;
所述动力输入轴(4)的中部由前至后依次安装有联动的第一主动齿轮(8)和第二主动齿轮(9);
所述第一换挡轴上(5)上由前至后依次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1)和第三传动齿轮(12),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0)、第二传动齿轮(11)均分别可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8)和第二主动齿轮(9)啮合;
所述第二换挡轴(6)上由前至后依次固定套接有第四传动齿轮(13)和第五传动齿轮(14),所述第四传动齿轮(13)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1)啮合,所述第五传动齿轮(14)可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9)啮合;
所述换挡输出轴(7)的后端固定套接有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12)啮合的第六传动齿轮(15),前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6);
所述动力输出齿轮组包括纵向倾斜走向的动力传递轴(17)和水平走向的动力输出轴(18),所述动力传递轴(17)垂直于所述动力输出轴(18),所述动力传递轴(17)的上端固定套接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6)啮合的第一扇形齿轮(51),所述动力输出轴(18)的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二扇形齿轮(19),所述动力传递轴(17)的下端固定套接有与所述第二扇形齿轮(19)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2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微耕机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主动齿轮(8)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9)的直径,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1)、第一传动齿轮(10)和第三传动齿轮(12)的直径依次递减,所述第四传动齿轮(13)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五传动齿轮(14)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微耕机变速箱,其特征是:所述动力输入轴(4)的前端还固定套接有一离合罩(21),所述动力输入轴(4)上套接有可嵌入所述离合罩(21)内的离合鼓(22),所述齿轮壳(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洪彬,孙金宇,廖鹏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宏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