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输入轴电磁并列型双离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离合器,特别涉及一种双输入轴电磁并列型双离合器。
技术介绍
传统动力设备比如电动机、内燃机等基本上都是单输出轴向负载侧传递转矩和转速。相应的,传统的离合器也是以动力设备的单输出轴做为单离合器的单输入轴。单离合器将动力设备的单输出轴作为主动轴输入,与负载侧设备的从动轴分离或者结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输入轴单输出轴电磁式双离合器的技术方案,特别涉及一种同心嵌套式双输入轴和单输出轴的电磁型双离合器。当一种动力设备以同心嵌套式双输出轴提供双动力输出时,本专利技术双离合器将动力设备的双输入轴与单从动轴进行分离或者结合,可以将双输入轴中的任何一个主动轴与单从动轴分离或者结合,本专利技术为动力传动领域,特别是为同心嵌套式双端口输出轴的双动力传动设备,提供了一种双离合器的选择,提供了一项新的技术方案。本双离合器技术方案具有由单磁轭与两个从动盘组合,磁轭可以轴向移动的特点,体积紧凑,成本低,方便使用,尤其使用在电动汽车、船舶、航天、机床等领域,为负载侧的设备例如减速机等可以选择性接受双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输入轴电磁并列型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离合器包括第一主动轴、第一飞轮、第一衔铁、轴承一、从动轴、第二主动轴、第二飞轮左半部、第二飞轮右半部、第二衔铁、轴承二、第一离合器单片式从动盘、第二离合器单片式从动盘、磁轭、线圈、弹簧一、销钉一、弹簧二、销钉二、轴承三;所述第一主动轴与所述第一飞轮采用插接的安装方式,在径向用一圈沉头螺钉一进行紧固,所述第一飞轮内安装所述轴承一的外圈,所述轴承一的内圈安装在所述从动轴上,所述第一飞轮上用螺钉一固定所述第一衔铁,所述第二主动轴为套筒型,套在所述第一主动轴外,所述第二主动轴与所述第二飞轮左半部采用插接的安装方式,在径向用一圈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输入轴电磁并列型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离合器包括第一主动轴、第一飞轮、第一衔铁、轴承一、从动轴、第二主动轴、第二飞轮左半部、第二飞轮右半部、第二衔铁、轴承二、第一离合器单片式从动盘、第二离合器单片式从动盘、磁轭、线圈、弹簧一、销钉一、弹簧二、销钉二、轴承三;所述第一主动轴与所述第一飞轮采用插接的安装方式,在径向用一圈沉头螺钉一进行紧固,所述第一飞轮内安装所述轴承一的外圈,所述轴承一的内圈安装在所述从动轴上,所述第一飞轮上用螺钉一固定所述第一衔铁,所述第二主动轴为套筒型,套在所述第一主动轴外,所述第二主动轴与所述第二飞轮左半部采用插接的安装方式,在径向用一圈沉头螺钉二进行紧固,所述第二飞轮左半部与所述第二飞轮右半部采用插接的安装方式,在径向用一圈沉头螺钉三进行紧固,所述第二飞轮右半部安装所述轴承二的外圈,所述轴承二的内圈安装在所述从动轴上,所述第二飞轮右半部内侧用螺钉二固定所述第二衔铁;所述第一离合器单片式从动盘包括从动片一、减震器一、从动盘毂一、从动盘紧固螺钉一、从动盘定位销一,所述从动片一、所述从动盘毂一和所述减震器一由所述从动盘紧固螺钉一和所述从动盘定位销一连接固定,所述从动盘毂一通过花键结构安装在所述从动轴上,所述从动片一夹在所述第一衔铁和所述磁轭中间;所述第二离合器单片式从动盘包括从动片二、减震器二、从动盘毂二、从动盘紧固螺钉二、从动盘定位销二,所述从动片二、所述从动盘毂二和所述减震器二由所述从动盘紧固螺钉二和所述从动盘定位销二连接固定,所述从动盘毂二通过花键结构安装在所述从动轴上,所述从动片二夹在所述第二衔铁和所述磁轭中间,所述磁轭位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单片式从动盘和所述第二离合器单片式从动盘中间,所述磁轭中嵌入所述线圈,所述磁轭的左侧端面上有一圈盲孔,所述盲孔中先放置所述弹簧一,再放置所述销钉一,所述销钉一穿过所述第一离合器单片式从动盘的所述从动片一顶住所述第一衔铁,所述磁轭的右侧端面上有一圈盲孔,所述盲孔中先放置所述弹簧二,再放置所述销钉二,所述销钉二穿过所述第二离合器单片式从动盘的所述从动片二顶住所述第二衔铁,所述磁轭安装在所述轴承三的外圈上,所述轴承三的内圈固定在所述从动轴上,所述轴承三外圈相对内圈可以进行轴向窜动,所述磁轭内圈上安装滑环一和滑环二,所述从动盘毂一和所述轴承三之间的从动轴的中间位置上安装一个滑环三,所述从动盘毂二和所述轴承三之间的从动轴的中间位置上安装一个滑环四;当所述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家任,田立红,冯海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明正维元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