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学
,具体涉及一种表面磁光克尔效应装置。
技术介绍
1845年,Michael Faraday首先发现了磁光效应,他发现当外加磁场加在玻璃样品上时,透射光的偏振面将发生旋转,随后他加磁场于金属表面上做光反射的实验,但由于金属表面并不够平整,因而实验结果不能使人信服。1877年John Kerr在观察偏振光从抛光过的电磁铁磁极反射出来时,发现了磁光克尔效应(magneto-optic Kerr effect)。1985年Moog和Bader两位学者进行铁磁超薄膜的磁光克尔效应测量,成功地得到一原子层厚度磁性物质的磁滞回线,并且提出了以SMOKE来作为表面磁光克尔效应(surfacemagneto-optic Kerr effect)的缩写,用以表示应用磁光克尔效应在表面磁学上的研究。由于此方法的磁性解析灵敏度可以达到一个原子层厚度,并且仪器可以配置于超高真空系统上面工作,所以成为表面磁学的重要研究方法。表面磁性以及由数个原子层所构成的超薄膜和多层膜磁性,是当今凝聚态物理领域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热点。而表面磁光克尔效应(SMOKE)作为一种非常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光克尔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是在现有表面磁光克尔效应装置的光路系统中,在偏振棱镜(2)和样品(5)之间设置一个分光镜(3),且在该分光镜(3)与控制计算机(10)之间设置一个探测器(4),该分光镜(3)将偏振棱镜(2)出射的光分为两束,一束对准探测器(4),另一束对准样品(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顺全,董国胜,陈希江,陆申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复旦天欣科教仪器有限公司,复旦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