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便携式高效车底抽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抽吸组件焊合,为下端面敞开的盒体结构,其内部形成用于抽吸垃圾的腔室;多个第一脚轮,与抽吸组件焊合四个边角的外表面连接,且第一脚轮的下边缘超出抽吸组件焊合的下端面;连接杆,其一端与抽吸组件焊合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抽吸组件焊合的长度方向延伸;操纵杆,一端与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把手,与操纵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由把手推动操纵杆带动连接杆和抽吸组件焊合平移;软管,一端与抽吸组件焊合连接且连通至抽吸组件焊合的腔室内,另一端与保洁车的负压机构连接,由保洁车的负压机构提供负压,该方案实施可靠,操作灵活,收纳方便。
Portable and efficient suction device for underbody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高效车底抽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洁抽吸装置领域,尤其是便携式高效车底抽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马路两边,尤其是非主要车道上,基本是停有汽车,很多情况下还出现两边被汽车停满的现象出现,而马路上的垃圾被风吹过时往往会被两侧的隔离带或者房屋挡住,从而使垃圾留存在汽车底部,现有的车底抽吸装置需伸进车底,长度较长,不用时存放不便,而且吸口较小,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道路两边车底垃圾清理困难的问题,清洁高效快速,劳动强度低,并且可以拆卸分段存放,占用空间小,操作简便的便携式高效车底抽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便携式高效车底抽吸装置,与保洁车连接且用于抽吸车底的垃圾,其包括:抽吸组件焊合,为下端面敞开的盒体结构,其内部形成用于抽吸垃圾的腔室;多个第一脚轮,与抽吸组件焊合四个边角的外表面连接,且第一脚轮的下边缘超出抽吸组件焊合的下端面;连接杆,其一端与抽吸组件焊合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抽吸组件焊合的长度方向延伸;操纵杆,一端与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把手,与操纵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由把手推动操纵杆带动连接杆和抽吸组件焊合平移;软管,一端与抽吸组件焊合连接且连通至抽吸组件焊合的腔室内,另一端用于与保洁车的负压机构连接,由保洁车的负压机构提供负压。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软管接近抽吸组件焊合的部分与连接杆并行设置。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选择,优选的,所述的软管接近抽吸组件焊合的部分通过约束连接环与连接杆并行设置。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把手通过把立与操纵杆可拆卸连接。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把手为杆状结构,其两端设置有橡胶手柄套。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下侧连接有第二脚轮。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选择,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脚轮和第二脚轮均为万向轮。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杆为伸缩杆。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操纵杆的一端通过法兰结构可拆卸连接。便携式高效车底抽吸装置的使用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操纵杆与连接杆连接,然后装配把手,继而将软管与保洁车的负压机构连接;(2)开启保洁车的负压机构,使抽吸组件焊合的腔室内形成负压,同时,负压吸引抽吸组件焊合下端面周侧的垃圾进入到抽吸焊合组件的腔室内,并从负压管被抽送到保洁车的垃圾仓中,操作把手推动操纵杆带动连接杆和抽吸组件焊合平移,使需要抽吸垃圾的区域被抽吸处理;(3)关闭保洁车的负压机构,解除软管与保洁车的负压机构连接,拆除操纵杆和把手并收纳。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巧妙性利用第一脚轮、第二脚轮、连接杆、操纵杆和把手配合,使得抽吸组件焊合可以直接通过把手的推移进行移动来实现移动抽吸的工作,而工作时把软管两端分别连接到抽吸组件焊合和保洁车后门的负压机构上,启动环卫保洁车的负压机构,产生吸风效果,手推把手令抽吸组件焊合伸进路边车底进行横向或纵向抽吸清洁作业,该方案不仅方便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操作简便;不用时,只需拆卸螺栓和把立,采用伸缩杆的连接杆收回缩短,分成长度较短的四段,即可方便将本方案装置放置于工具箱或者驾驶室,该装置占用空间小,存放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案的简要实施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方案与保洁车连接的简要实施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方案对彻底垃圾进行抽吸的简要实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之一所示,本专利技术便携式高效车底抽吸装置,与保洁车1连接且用于抽吸车底11的垃圾,其包括:抽吸组件焊合2,为下端面敞开的盒体结构,其内部形成用于抽吸垃圾的腔室;多个第一脚轮3,与抽吸组件焊合2四个边角的外表面连接,且第一脚轮3的下边缘超出抽吸组件焊合2的下端面;连接杆4,其一端与抽吸组件焊合2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抽吸组件焊合2的长度方向延伸;操纵杆5,一端与连接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把手6,与操纵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由把手6推动操纵杆5带动连接杆4和抽吸组件焊合2平移;软管7,一端与抽吸组件焊合2连接且连通至抽吸组件焊合2的腔室内,另一端用于与保洁车1的负压机构连接,由保洁车1的负压机构提供负压。其中,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软管7接近抽吸组件焊合2的部分与连接杆4并行设置;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选择,优选的,所述的软管7接近抽吸组件焊合2的部分通过约束连接环71与连接杆4并行设置。另外,为了提高可拆卸以缩小其收纳时的体积,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把手6通过把立61与操纵杆5可拆卸连接。为了便于手动推移操作,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把手6为杆状结构,其两端设置有橡胶手柄套62;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下侧连接有第二脚轮9;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选择,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脚轮3和第二脚轮9均为万向轮。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杆4为伸缩杆。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连接杆4的另一端与操纵杆5的一端通过法兰结构41可拆卸连接。基于上述的结构方案,本专利技术还通过了其使用方法,具体为:便携式高效车底抽吸装置的使用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操纵杆5与连接杆4连接,然后装配把手6,继而将软管7与保洁车1的负压机构连接;(2)开启保洁车1的负压机构,使抽吸组件焊合2的腔室内形成负压,同时,负压吸引抽吸组件焊合2下端面周侧的垃圾12进入到抽吸焊合组件的腔室内,并从负压管7被抽送到保洁车1的垃圾仓中,操作把手推动操纵杆5带动连接杆4和抽吸组件焊合2平移,使需要抽吸垃圾12的区域被抽吸处理;(3)关闭保洁车1的负压机构,解除软管7与保洁车1的负压机构连接,拆除操纵杆5和把手6并收纳。本方案巧妙性利用第一脚轮3、第二脚轮9、连接杆、操纵杆和把手6配合,使得抽吸组件焊合2可以直接通过把手6的推移进行移动来实现移动抽吸的工作,而工作时把软管7两端分别连接到抽吸组件焊合2和保洁车1后门的负压机构上,启动环卫保洁车1的负压机构,产生吸风效果,手推把手6令抽吸组件焊合2伸进路边车底进行横向或纵向抽吸清洁作业,该方案不仅方便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操作简便;不用时,只需拆卸螺栓和把立61,采用伸缩杆的连接杆4收回缩短,分成长度较短的四段,即可方便将本方案装置放置于工具箱或者驾驶室,该装置占用空间小,存放方便。以上所述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高效车底抽吸装置,与保洁车连接且用于抽吸车底的垃圾,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抽吸组件焊合,为下端面敞开的盒体结构,其内部形成用于抽吸垃圾的腔室;/n多个第一脚轮,与抽吸组件焊合四个边角的外表面连接,且第一脚轮的下边缘超出抽吸组件焊合的下端面;/n连接杆,其一端与抽吸组件焊合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抽吸组件焊合的长度方向延伸;/n操纵杆,一端与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n把手,与操纵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由把手推动操纵杆带动连接杆和抽吸组件焊合平移;/n软管,一端与抽吸组件焊合连接且连通至抽吸组件焊合的腔室内,另一端用于与保洁车的负压机构连接,由保洁车的负压机构提供负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高效车底抽吸装置,与保洁车连接且用于抽吸车底的垃圾,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抽吸组件焊合,为下端面敞开的盒体结构,其内部形成用于抽吸垃圾的腔室;
多个第一脚轮,与抽吸组件焊合四个边角的外表面连接,且第一脚轮的下边缘超出抽吸组件焊合的下端面;
连接杆,其一端与抽吸组件焊合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抽吸组件焊合的长度方向延伸;
操纵杆,一端与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
把手,与操纵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由把手推动操纵杆带动连接杆和抽吸组件焊合平移;
软管,一端与抽吸组件焊合连接且连通至抽吸组件焊合的腔室内,另一端用于与保洁车的负压机构连接,由保洁车的负压机构提供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高效车底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接近抽吸组件焊合的部分与连接杆并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高效车底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接近抽吸组件焊合的部分通过约束连接环与连接杆并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高效车底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通过把立与操纵杆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高效车底抽吸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锦鹏,黄荣明,黄键,赖振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