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施工防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339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道路施工防尘装置,包括除尘箱,除尘箱的前端面、后端面、左端面和右端面均设置有除尘机构,除尘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进气圆筒,第一进气圆筒从除尘箱侧面贯穿入除尘箱内部,第一进气圆筒内侧连通有第二进气圆筒,第二进气圆筒下方连通有集尘箱,第二进气圆筒内部上端填充有第一滤芯,第一滤芯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抽风机,第二进气圆筒的上端连通有第三进气圆筒,除尘箱内部第二进气圆筒的内侧设置有喷淋箱,第三进气圆筒均贯通入喷淋箱内部,喷淋箱内部上端连通有竖向设置的第一出气圆筒,第一出气圆筒上端贯穿到除尘箱外部,第一出气圆筒内部上端设置有从下往上抽风的第二抽风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施工防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尘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施工防尘装置。
技术介绍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扬尘污染,尤其是城市道路的施工,会对城市环境造成危害,扬尘污染对于居民区等周边群众居住量大的地方,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目前的道路施工现场普遍采用简易的人工洒水降尘,但是这种洒水的方式对于低于0.8米以下的扬尘处理效果不好,近地面的扬尘依然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处理近地面扬尘的道路施工防尘装置就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施工防尘装置,能够处理近地面扬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道路施工防尘装置,包括除尘箱,除尘箱的前端面、后端面、左端面和右端面均设置有除尘机构,除尘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进气圆筒,第一进气圆筒从除尘箱侧面贯穿入除尘箱内部,第一进气圆筒内侧竖向设置有第二进气圆筒,第一进气圆筒与第二进气圆筒中部连通,第二进气圆筒下方连通有集尘箱,集尘箱下端开设有第一排污管,第二进气圆筒内部上端填充有第一滤芯,第一滤芯的上方的第二进气圆筒内部设置有第一抽风机,第二进气圆筒的上端连通有水平设置的第三进气圆筒,除尘箱内部第二进气圆筒的内侧设置有喷淋箱,第三进气圆筒均贯通入喷淋箱内部,喷淋箱内部上端连通有竖向设置的第一出气圆筒,第一出气圆筒上端贯穿到除尘箱外部,第一出气圆筒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二抽风机,喷淋箱内壁固定设置有朝下喷水的喷淋器,喷淋器位于第三进气圆筒上方,喷淋箱下端连通有竖向设置的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下端连通有水箱,水箱内部底端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出水管向上延伸并连通到喷淋器,水箱下端开设有第二排污管,水箱上端设置有进水管。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进气圆筒外侧同轴固定设置有万向柔性吸气臂。优选的,所述的集尘箱内部盛放有水。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抽风机下方的第一出气圆筒内部填充有海绵层。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出气管上端设置有不锈钢滤网。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排水管内部设置有第二滤芯。优选的,所述的除尘箱下端设置有带刹车的万向滚轮。有益效果在于:带刹车的万向滚轮便于除尘箱的移动和固定;万向柔性吸气臂的设置便于调整进气角度;集尘箱内部盛放有水,灰尘入水中防止灰尘的二次飘散;第二抽风机下方的第一出气圆筒内部填充有海绵层,海绵层的避免喷淋罐中的水进入第二抽风机;第一出气管上端设置有不锈钢滤网,不锈钢滤网的设置避免了异物进入第一出气管,防止第二抽风机扇叶损坏;第一排水管内部设置有第二滤芯,第二滤芯将喷淋箱内的水过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道路施工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道路施工防尘装置,包括除尘箱1,除尘箱1下端设置有带刹车的万向滚轮2,带刹车的万向滚轮2便于除尘箱1的移动和固定,带刹车的万向滚轮2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除尘箱1的前端面、后端面、左端面和右端面均设置有除尘机构,除尘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进气圆筒3,第一进气圆筒3从除尘箱1侧面贯穿入除尘箱1内部,第一进气圆筒3外侧同轴固定设置有万向柔性吸气臂4,万向柔性吸气臂4的设置便于调整进气角度;第一进气圆筒3内侧竖向设置有第二进气圆筒5,第一进气圆筒3与第二进气圆筒5中部连通,第二进气圆筒5下方设置有集尘箱6,集尘箱6与第二进气圆筒5连通,集尘箱6下端开设有第一排污管61,第一排污管61贯通到除尘箱1外部,第一排污管61上设置有第一球阀,集尘箱6内部盛放有水,灰尘入水中防止灰尘的二次飘散,第二进气圆筒5内部上端填充有第一滤芯7,第一滤芯7的上方的第二进气圆筒5内部设置有第一抽风机8,第一抽风机8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第一抽风机8从下往上抽风,第二进气圆筒5的上端水平设置有第三进气圆筒9,第三进气圆筒9与第二进气圆筒5连通;除尘箱1内部第二进气圆筒5的内侧设置有喷淋箱10,第三进气圆筒9均贯通入喷淋箱10内部,喷淋箱10内部上端竖向设置有第一出气圆筒11,第一出气圆筒11上端贯穿到除尘箱1外部,第一出气圆筒11下端与喷淋箱10连通,第一出气圆筒11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二抽风机12,第二抽风机12从下往上抽风,第二抽风机12下方的第一出气圆筒11内部填充有海绵层13,海绵层13的避免喷淋罐中的水进入第二抽风机12,第一出气圆筒11上端设置有不锈钢滤网14,不锈钢滤网14的设置避免了异物进入第一出气圆筒11,防止第二抽风机12扇叶损坏;喷淋箱10内壁固定设置有朝下喷水的喷淋器15,喷淋器15位于第三进气圆筒9上方;喷淋箱10下部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漏斗状的底部便于水的聚集;喷淋箱10下端竖向设置有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内部设置有第二滤芯16,第二滤芯16将喷淋箱10内的水过滤;第一排水管下端设置有水箱17,水箱17固定设置在除尘箱1内部,第一排水管贯通到水箱17内部,水箱17内部底端设置有潜水泵18,潜水泵18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潜水泵18出水管向上延伸并连通到喷淋器15,潜水泵18和水箱17为喷淋器15供水,水箱17下端开设有第二排污管171,第二排污管171向下贯通到除尘箱1外部,第二排污管171上设置有第二球阀,第二球阀控制第二排污管171的通断,水箱17上端设置有进水管172,进水管172向右延伸贯通到除尘箱1外部。具体工作过程如下:根据扬尘的位置将万向柔性吸气臂4调整到便于吸尘的位置,通过第一进气圆筒3往集尘箱6内注水,通过进水管172往水箱17内注水,注水完成之后启动潜水泵18、喷淋器15、第一抽风机8和第二抽风机12,潜水泵18将水箱17内的水供给喷淋器15,第一抽风机8将带有灰尘的空气经第一进气圆筒3吸入,重量较大的杂质等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集尘箱6,重量较轻的部分经第一滤芯7过滤,经过第一滤芯7过滤之后的空气进入第三进气圆筒9,然后进入喷淋箱10,经喷淋箱10喷淋之后被第二抽风机12抽走,从第一出气圆筒11排出喷淋箱10,喷淋产生的水经喷淋箱10下部流入第一排水管,经第一排水管过滤之后流入水箱17,当除尘作业完成之后,打开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将水箱17和集尘箱6中的污水排出。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施工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箱,除尘箱的前端面、后端面、左端面和右端面均设置有除尘机构,除尘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进气圆筒,第一进气圆筒从除尘箱侧面贯穿入除尘箱内部,第一进气圆筒内侧竖向设置有第二进气圆筒,第一进气圆筒与第二进气圆筒中部连通,第二进气圆筒下方连通有集尘箱,集尘箱下端开设有第一排污管,第二进气圆筒内部上端填充有第一滤芯,第一滤芯的上方的第二进气圆筒内部设置有第一抽风机,第二进气圆筒的上端连通有水平设置的第三进气圆筒,除尘箱内部第二进气圆筒的内侧设置有喷淋箱,第三进气圆筒均贯通入喷淋箱内部,喷淋箱内部上端连通有竖向设置的第一出气圆筒,第一出气圆筒上端贯穿到除尘箱外部,第一出气圆筒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二抽风机,喷淋箱内壁固定设置有朝下喷水的喷淋器,喷淋器位于第三进气圆筒上方,喷淋箱下端连通有竖向设置的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下端连通有水箱,水箱内部底端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出水管向上延伸并连通到喷淋器,水箱下端开设有第二排污管,水箱上端设置有进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施工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箱,除尘箱的前端面、后端面、左端面和右端面均设置有除尘机构,除尘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进气圆筒,第一进气圆筒从除尘箱侧面贯穿入除尘箱内部,第一进气圆筒内侧竖向设置有第二进气圆筒,第一进气圆筒与第二进气圆筒中部连通,第二进气圆筒下方连通有集尘箱,集尘箱下端开设有第一排污管,第二进气圆筒内部上端填充有第一滤芯,第一滤芯的上方的第二进气圆筒内部设置有第一抽风机,第二进气圆筒的上端连通有水平设置的第三进气圆筒,除尘箱内部第二进气圆筒的内侧设置有喷淋箱,第三进气圆筒均贯通入喷淋箱内部,喷淋箱内部上端连通有竖向设置的第一出气圆筒,第一出气圆筒上端贯穿到除尘箱外部,第一出气圆筒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二抽风机,喷淋箱内壁固定设置有朝下喷水的喷淋器,喷淋器位于第三进气圆筒上方,喷淋箱下端连通有竖向设置的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下端连通有水箱,水箱内部底端设置有潜水泵,潜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自美祁建新张赛张振学葛庆甫王美超王玉德朱大峰宋艳歌徐素霞刘星影张红旗崔少芳高文杰史动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盛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