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模板倒边的矩形框架柱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355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9
一种采用模板倒边的矩形框架柱施工方法。其包括绑扎一根矩形框架柱的钢筋骨架,吊装中间模板在两根矩形框架柱之间;吊装两块侧面模板,利用精轧螺纹钢将中间模板与侧模板面一端固定;吊装端部模板并与侧模板面斜拉固定;浇筑混凝土制成一根矩形框架柱;按上述方法制成另一根矩形框架柱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采用模板倒边的矩形框架柱施工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两根矩形框架柱近距离设置的情况下,采用分开施工,联合加固方式,减少了模板的加工难度,加快了矩形框架柱的施工进度,节省了工期,为墩柱倒边施工工艺提供了条件,达到经济节约,保证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模板倒边的矩形框架柱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桥梁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模板倒边的矩形框架柱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框架柱网结构的铁路桥梁上的墩柱按照截面尺寸划分共分为四种,分别为2.0m×1.7m,1.5m×1.7m,1.5m×1.5m,1.7m×1.5m;按照构造形式划分共分为中柱、角柱和边柱三种类型。其中中柱多采用2.0m×1.7m的截面尺寸,顺桥向中柱与中柱之间的距离一般为20.0m,横桥向中柱与中柱之间的距离一般为11.3m,由此可见有充足的空间进行施工,同时搭设的脚手架空隙也能够保证墩柱模板的安放空间,整套模板加固固定后水平层截面占用面积约为8.47平方米,因此中柱可以使用常规钢板加型钢,四角斜拉的模板加固方式,如图1所示。但在如图2所示的角柱与角柱之间的距离非常小,比如净距仅有0.17m的情况下,采用上述这种加固方式就无法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采用模板倒边的矩形框架柱施工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采用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模板倒边的矩形框架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用模板倒边的矩形框架柱施工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n1)在两根矩形框架柱(1)近距离设置的情况下,首先由施工人员绑扎其中一根待制作的矩形框架柱(1)的钢筋骨架,然后吊装中间模板(2)并设置在上述钢筋骨架上位于两根矩形框架柱(1)之间的侧面外部,此时中间模板(2)的两端突出在钢筋骨架的外部;/n2)吊装两块侧面模板(3)并分别设置在钢筋骨架上与上述中间模板(2)相邻的两侧面外部,并使两块侧面模板(3)的一端抵在中间模板(2)的两端部上,然后利用精轧螺纹钢(4)及垫片和螺母将中间模板(2)的两端分别与两块侧模板面(3)的一端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模板倒边的矩形框架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用模板倒边的矩形框架柱施工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在两根矩形框架柱(1)近距离设置的情况下,首先由施工人员绑扎其中一根待制作的矩形框架柱(1)的钢筋骨架,然后吊装中间模板(2)并设置在上述钢筋骨架上位于两根矩形框架柱(1)之间的侧面外部,此时中间模板(2)的两端突出在钢筋骨架的外部;
2)吊装两块侧面模板(3)并分别设置在钢筋骨架上与上述中间模板(2)相邻的两侧面外部,并使两块侧面模板(3)的一端抵在中间模板(2)的两端部上,然后利用精轧螺纹钢(4)及垫片和螺母将中间模板(2)的两端分别与两块侧模板面(3)的一端固定在一起;
3)吊装端部模板(5)并设置在钢筋骨架上与上述侧面模板(3)相邻的侧面外部,然后利用精轧螺纹钢(4)及垫片和螺母将端部模板(5)的两端分别与两块侧模板面(3)的另一端斜拉固定在一起;
4)在上述四块模块围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待浇筑混凝土凝固并达到设计强度后而制成一根矩形框架柱(1);
5)拆下精轧螺纹钢(4)及所有模板,绑扎另一根待制作的矩形框架柱(1)的钢筋骨架;
6)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朋王小刚柴九州刘博宋扬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