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芳香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织造布
,尤其涉及一种芳香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主要在医疗卫生、家居装饰、工业资材、农业用布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自然、简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回归自然、追求健康已悄然成为都市新时尚。而芳香型非织造布的开发不仅顺应了这一趋势,也为非织造布赋予了新的医疗保健功能。科学研究证明,许多芳香剂具有镇静、杀菌、保健等作用。近年来,人们对芳香植物精油的医疗效果日益关注。随着人们对香味研究的深入,还发现香味具有舒缓紧张情绪、解除压力和催人兴奋等作用。申请号为201610885598.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自芳香非织造布,包括双组份纤维,所述自芳香非织造布包括双组份纤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芳香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包括非织造布和含有香精和/或香料的芳香微胶囊颗粒;所述非织造布由相互缠结的纤维构成;所述芳香微胶囊颗粒均匀附着于所述纤维上;所述芳香微胶囊颗粒的壁材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香茅醛共聚物。/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芳香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包括非织造布和含有香精和/或香料的芳香微胶囊颗粒;所述非织造布由相互缠结的纤维构成;所述芳香微胶囊颗粒均匀附着于所述纤维上;所述芳香微胶囊颗粒的壁材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香茅醛共聚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芳香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微胶囊颗粒为壁材上具有微孔通道的球体结构或多边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芳香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微胶囊颗粒的芯材为非水溶性香精。
4.一种芳香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芳香微胶囊乳液的制备
1)将三聚氰胺、质量浓度为35%~40%的甲醛溶液和去离子水混合,三聚氰胺和甲醛的摩尔比为1:2~1:4,调节pH值至8~9,搅拌加热至60~90℃,保温制得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
2)将香精和/或香料、乳化剂A和蒸馏水在高剪切混合乳化机中高速均化得到芳香芯材乳液;
3)将香茅醛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按摩尔比1:6-10添加于反应容器中,加入乙醇水溶液并混合均匀,然后通氮气并加入N-异丙基丙烯酰胺摩尔量0.3-0.5%的偶氮二异丁腈,在55-65℃水浴中搅拌反应6-8h,将反应产物取出,洗净、干燥、粉碎得到N-异丙基丙烯酰胺-香茅醛共聚物粉末;
4)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及N-异丙基丙烯酰胺-香茅醛共聚物粉末加入到芳香芯材乳液中,N-异丙基丙烯酰胺-香茅醛共聚物粉末、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芳香芯材乳液的质量比为1:3:6~1:5:10;调节pH值至5~6,升温至50~60℃保温搅拌后,冷却至室温,依次洗涤、过滤、干燥,制得芳香微胶囊颗粒;
5)将芳香微胶囊颗粒、乳化剂B、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加热,保温,冷却至室温,即得芳香微胶囊乳液;
S2:将芳香微胶囊乳液、助剂加入到水中均匀分散,制成含有芳香微胶囊乳液的浆料;
S3:将非织造布引入到芳香施加装置中;
S4:在芳香施加装置,将浆料喷洒到非织造布中;
S5:对非织造布进行干燥,得到芳香非织造布。
技术研发人员:王温,胡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诺邦无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