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合一精练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332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合一精练剂,涉及纺织印染助剂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苯乙烯共聚物5~10%、非离子乳化剂8~15%、月桂基葡萄糖苷5~12%、含糖苷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8~20%、植物型表面活性剂10~18%、氯化镁5~8%、葡萄糖酸钠5~10%、水余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具有提高棉织物的毛效和白度,提高染色鲜艳度和一次成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合一精练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印染助剂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合一精练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棉织物吸水性强,耐磨耐洗,柔软舒适,冬季穿着保暖性好,夏季穿着透气凉爽,棉织物以其优良的服用性能而成为最常用的童装材料之一,是最为普及的童装面料。同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棉织物的品质和环保性。另外棉织物色彩一般比较鲜艳,故多用于儿童夏装,休闲装,内衣,运动装等。棉的这些特点和人们的需求性,导致人们对棉织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印染加工行业不但受到此类因素的冲击,还受到环保和节能减排等因素的影响,对助剂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多合一助剂和低温助剂。与此同时棉织物本身的棉蜡等影响棉织物性能的组份成为了困扰本行业的最大因素。为了提高棉织物的品质,特别是保证棉蜡和浆料去除率,保证后续染色性能和亲水性能,保持穿着的舒适性、美观性、环保性,同时以缩短工艺流程,降低加工行业能耗为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合一精练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棉织物加工过程中改善水质、螯合重金属离子、退浆、渗透、乳化、精练除蜡、控制双氧水分解速度,提高棉织物的毛效和白度,提高染色鲜艳度和一次成功率,缩短工艺流程,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合一精练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苯乙烯共聚物、葡萄糖酸钠、氯化镁的组合原理在于能够有效的螯合金属铁离子,铁离子是双氧水分解的促进剂,有效的控制了铁离子就能有效的控制双氧水分解。退浆和返沾效果的阳离子主要是体现在离子型特点,因为浆料和蜡类物质被非离子乳化后,需要分散在水中才能去除,而阳离子正好在存在于非离子乳化后的蜡类物质表面,然后依靠电荷排除作用,分散在水中,不会再互相聚集,从而防止返沾。非离子乳化剂、月桂基葡萄糖苷、植物型环保改性表面活性剂的组合能够保证产品耐碱、乳化、精练除蜡效果达到最佳;通过各功能组份的再优化协同增效,可以进一步缩短工艺流程,起到节能减排的功效。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非离子乳化剂包括异癸醇聚氧乙烯醚、油醇聚氧乙烯醚和长链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其重量比为(1~3)∶(1~2)∶(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异癸醇聚氧乙烯醚、油醇聚氧乙烯醚和长链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其重量比为2∶1.5∶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异癸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聚醚链节数为6、油醇聚氧乙烯醚的聚醚链节数为7和长链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聚醚链节数为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含糖苷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烷基结构的碳链长度必须控制在20~24,结构通式为:R为C20H41~C24H4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植物型表面活性剂为聚醚链节数为10的腰果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双酯,所述腰果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双酯的制备方法如下:按质量比为(12.4~14.2)∶1将聚醚链节数为10的腰果酚聚氧乙烯醚和丁二酸酐以及催化剂对甲苯磺酸混合均匀,在真空度0.02~0.03MP,温度控制在90~110℃条件下,反应5~7小时,接着提高真空度到0.08~0.1MP,提高温度到130~140℃,继续反应1~2小时,降温到60~70℃后加入碳酸钙,搅拌后静置18~24小时分层过滤得到腰果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双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苯乙烯共聚物的结构通式为:其中各单体组分摩尔比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苯乙烯=(1~3):(0.1~0.5):(0.04~0.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各单体组分摩尔比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苯乙烯=1:0.2:0.05。一种多合一精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比例将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苯乙烯共聚物、非离子乳化剂、月桂基葡萄糖苷、含糖苷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植物型表面活性剂、氯化镁、葡萄糖酸钠混合,再将水加入混合均匀即可得到多合一精练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改进配方得到的多合一精炼剂具有比一般精练剂更加突出的除蜡除油乳化能力、白度和毛效更加突出、双氧水分解速度更加平稳有效、棉织物的后续染色的鲜艳性更好;2、通过对多合一精炼剂的配方改进,使得多合一精练剂的处理棉织物后,棉织物的处理工艺流程缩短,且可以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多合一精练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非离子乳化剂包括异癸醇聚氧乙烯醚、油醇聚氧乙烯醚和长链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其重量比为2∶1.5∶1.8。异癸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聚醚链节数为6、油醇聚氧乙烯醚的聚醚链节数为7和长链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聚醚链节数为5。含糖苷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烷基结构的碳链长度控制在20,结构通式为:R为C20H41。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苯乙烯共聚物的结构通式为:其中参与反应的各单体组分摩尔比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苯乙烯=1∶0.2∶0.05=a∶b∶c。上述多合一精练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按质量比为13.5:1将聚醚链节数为10的腰果酚聚氧乙烯醚和丁二酸酐和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加入催化剂对甲苯磺酸,接着于真空度0.02和90℃条件下进行反应7h,得到腰果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单双酯混合物。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腰果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单双酯混合物于真空度0.08MP,130℃条件下,保温反应2小时,将未反应的挥发性物质全部去除干净,得到粗品1。步骤(3):将步骤(2)制得的粗品1于60℃条件下加入碳酸钙,搅拌均匀后静置24小时分层过滤得到腰果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双酯。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腰果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双酯、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苯乙烯共聚物、非离子乳化剂、月桂基葡萄糖苷、含糖苷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镁、葡萄糖酸钠和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到多合一精练剂。实施例2~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多合一精练剂中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下表。实施例8~1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非离子乳化剂中各组分比例计为下表。实施例12~1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苯乙烯共聚物中各单体之间的比例计为下表。实施例17~2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多合一精练剂制备过程中各参数计为下表。实施例23与对比例1的区别在于含糖苷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烷基结构的碳链长度控制在21;实施例24与对比例1的区别在于含糖苷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烷基结构的碳链长度控制在22;...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合一精练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合一精练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合一精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乳化剂包括异癸醇聚氧乙烯醚、油醇聚氧乙烯醚和长链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其重量比为(1~3)∶(1~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合一精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癸醇聚氧乙烯醚、油醇聚氧乙烯醚和长链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其重量比为2∶1.5∶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合一精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癸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聚醚链节数为6、油醇聚氧乙烯醚的聚醚链节数为7和长链脂肪酸甲酯聚氧乙烯醚的聚醚链节数为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合一精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糖苷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烷基结构的碳链长度必须控制在20~24,结构通式为:



R为C20H41~C24H4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合一精练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型表面活性剂为聚醚链节数为10的腰果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双酯,所述腰果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双酯的制备方法如下:
按质量比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东峰孙广形施可可朱兴友曾进伟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海成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