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电磁感应加热制备双金属复层材料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25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电磁感应加热制备双金属复层材料的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结合装置、保温装置、自动测温及控制装置、冷却装置和牵引装置;结合装置包括密封箱体、充型装置、中频熔炼炉、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和氩气保护装置,密封箱体的纵向两端设有供钢板穿过的通槽;充型装置的下端位于密封箱体内;中频熔炼炉下端的熔体出口与充型装置的上端相连;高频感应加热线圈位于密封箱体内且位于充型装置前侧;氩气保护装置安装于密封箱体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制备过程中不同阶段温度和时间的调控,能够有效改善钢背‑减摩铜合金复合材料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速电磁感应加热制备双金属复层材料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金属复层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电磁感应加热制备双金属复层材料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双金属复层材料是利用复合技术将两种具有不同性能的金属管材以层状方式在界面处实现牢固结合的新型材料,由于其先进的生产工艺并结合了两种金属各自的特点,在材料性能和优化方面突破了传统技术,具有单一金属所不能比拟的优异特性,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兵器、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目前制备金属复层材料的方法较多,按照其结合过程中界面处金属状态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固态—液态复合”和“固态—固态复合”。如果按照结合过程中的工艺属性等划分,“固态—液态复合”包括铸造复合法、热浸镀法、包覆铸造成型法等,而“固态—固态复合”又包括轧制复合法、挤压复合法、爆炸复合法等。固/液复合方法适合于铸造合金复合或者较大双金属复合材料铸坯。然而在界面复合过程中,固态材料表面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金属氧化物,不利于双金属全界面冶金复合,并且复层材料制备过程中液态金属凝固组织对其性能影响很大。举例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电磁感应加热制备双金属复层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结合装置、保温装置、自动测温及控制装置、冷却装置和牵引装置;所述结合装置包括密封箱体、充型装置、中频熔炼炉、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和氩气保护装置,所述密封箱体的纵向两端设有供钢板穿过的通槽;所述充型装置的下端位于所述密封箱体内;所述中频熔炼炉下端的熔体出口与所述充型装置的上端相连;所述高频感应加热线圈位于所述密封箱体内且位于所述充型装置前侧;所述氩气保护装置安装于所述密封箱体上,用于向所述密封箱体内充入氩气;钢板的横向两侧边缘向上弯曲形成凹槽,减摩铜合金熔体流入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电磁感应加热制备双金属复层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结合装置、保温装置、自动测温及控制装置、冷却装置和牵引装置;所述结合装置包括密封箱体、充型装置、中频熔炼炉、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和氩气保护装置,所述密封箱体的纵向两端设有供钢板穿过的通槽;所述充型装置的下端位于所述密封箱体内;所述中频熔炼炉下端的熔体出口与所述充型装置的上端相连;所述高频感应加热线圈位于所述密封箱体内且位于所述充型装置前侧;所述氩气保护装置安装于所述密封箱体上,用于向所述密封箱体内充入氩气;钢板的横向两侧边缘向上弯曲形成凹槽,减摩铜合金熔体流入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电磁感应加热制备双金属复层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装置还包括熔体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熔体流量控制装置位于所述中频熔炼炉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电磁感应加热制备双金属复层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型装置包括倾斜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的槽底为矩形,所述第二导向槽的槽底为梯形,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导向槽的槽底垂直固定有多个导流隔板,多个所述导流隔板的上端将所述第二导向槽的槽底上端等分,多个所述隔板的下端将所述第二导向槽的槽底下端等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电磁感应加热制备双金属复层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接金川李廷举王同敏张宇博曹志强卢一平康慧君陈宗宁郭恩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