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生物打印技术高效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分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213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3D生物打印技术高效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分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生物墨水、MSC悬浮液和小鼠足趾部真皮基质匀浆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打印得到含MSC的3D打印基质;(2)将含有MSC的3D打印基质进行交联;(3)将交联后3D打印基质进行培养获得汗腺细胞;其中,生物墨水的杨氏模量为160‑380kPa,且孔隙率为0.5‑0.7;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3D生物打印基质在不改变微观结构的前提下改进了水凝胶生物墨水的硬度,该方法实现了对皮肤真皮基质硬度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构建的3D生物打印基质能够更高效的诱导MSC向功能性汗腺分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3D生物打印技术高效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分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干细胞分化
,特别涉及基于3D生物打印技术高效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分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覆盖在机体表面的皮肤是机体最大的器官,其强大的防御能力能够为机体抵御感染、损伤以及烧(创)伤等各种外界环境的侵害。维持机体的热平衡是机体能够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热平衡的失调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中暑、高热、热惊厥、热休克甚至是死亡。汗腺作为皮肤附属器之一,其正常的发汗功能是机体维持热平衡的最重要的途径。由此可见,汗腺的存在以及功能的完整对于机体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在临床上,烧(创)伤引起的大面积真皮层皮肤缺失是导致汗腺缺失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在烧(创)伤领域的研究中,针对含汗腺的皮肤再生的相关研究是该领域内不可回避的重要部分。在既往研究中,针对汗腺细胞再生的研究多集中在二维结构,这不仅无法模拟细胞在机体中所处的三维立体环境,也无法有效地研究物理因素对干细胞分化的影响。仅有的少数关于三维环境下汗腺再生的研究,也因三维架构的硬度较低导致其研究成果难以实现临床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3D生物打印技术高效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分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将生物墨水、MSC悬浮液和小鼠足趾部真皮基质匀浆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打印得到含MSC的3D打印基质;/n(2)将含有MSC的3D打印基质进行交联;/n(3)将交联后3D打印基质进行培养获得汗腺细胞;/n其中,生物墨水的杨氏模量为160-380kPa,且孔隙率为0.5-0.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生物打印技术高效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分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生物墨水、MSC悬浮液和小鼠足趾部真皮基质匀浆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打印得到含MSC的3D打印基质;
(2)将含有MSC的3D打印基质进行交联;
(3)将交联后3D打印基质进行培养获得汗腺细胞;
其中,生物墨水的杨氏模量为160-380kPa,且孔隙率为0.5-0.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生物打印技术高效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分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含MSC的3D打印基质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体积比为2:0.25-2:18的浓度为1.0×107cell/ml的MSC悬浮液、小鼠足趾部真皮基质匀浆和生物墨水混合均匀后密封在无菌打印注射器中,将密封后的无菌打印注射器放置在4℃冷却15-30min后,将无菌打印注射器安装在生物打印平台的打印臂上,设置温度为15℃,同时将培养皿放在3D生物打印平台,设置温度为4℃,使用打印喷嘴构建含MSC的3D打印基质,即得载有MSC的3D打印基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生物打印技术高效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分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将含有MSC的3D打印基质进行交联的具体方法为:将载有MSC的3D打印基质用浓度为2%-3%的氯化钙溶液交联8-12min,氯化钙溶液浸没3D打印基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生物打印技术高效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分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进行培养获得汗腺细胞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先将交联后的载有MSC的3D打印基质用DMEM培养基培养3天,3天后再用汗腺专用培养基培养,所述DMEM培养基和所述汗腺专用培养基均是每两天更换一次;培养基培养的条件为放置于37℃,5%CO2的无菌培养箱中培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3D生物打印技术高效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分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MEM培养基是在DM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煜凡杨思明付小兵黄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