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由纤维素分解菌株、木质素分解菌株及蛋白质、淀粉降解菌株混合均匀制成;所述纤维素分解菌株为人参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阿氏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木质素分解菌株为克雷伯氏菌;所述蛋白质、淀粉降解菌株为苏云金芽孢杆菌、硼酸赖氨酸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嗜酸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微生物菌剂来防治大棚蔬菜连作障碍,利用相关功能微生物来调理连作土壤营养状况和微生物结构,进而提高作物抗逆能力,能够达到消除连作障碍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涉及消除大棚蔬菜连作障碍的复合微生物菌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大棚蔬菜种植中,由于对高产的追求,长期的重茬连作、滥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质量出现恶化,也由此衍生出连作障碍的问题。连作障碍指将相同的品种或者有着较近亲缘关系的作物接连在同一片土地上种植而导致作物生长发育异常的状况。连作障碍往往导致作物产量及品质下降、出苗率低甚至不出苗或死亡。连作障碍已经是造成制约设施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造成连作障碍的原因在于,现有土地经过长期重茬种植与化肥的过度使用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土传病害加剧、连作的自毒物质积累。现下防治连作障碍的方法主要包括:(1)化学农药防治;(2)培育抗病虫害的作物品种;(3)采取轮作换茬的栽植模式;(4)对土壤进行消毒;(5)微生物菌剂及相关衍生产品防治。目前现有的传统方法可以起到防止连作障碍的作用,但也都有各自的弊端。例如,化学农药可能会造成额外污染;抗病虫害作物的研制成本较大;轮作换茬又繁琐耗时;对土壤消毒又会使得有益的微生物群落也遭到破坏,使土壤生态结构平衡遭到破坏。故而,微生物菌剂及相关衍生产品防治这一技术成为连作障碍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优势产业方向。综上,结合连作障碍的原因以及各种防治方法的利弊,亟需一种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选用微生物菌剂来防治大棚蔬菜连作障碍,利用相关功能微生物来调理连作土壤营养状况和微生物结构,进而提高作物抗逆能力,能够达到消除连作障碍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由纤维素分解菌株、木质素分解菌株及蛋白质、淀粉降解菌株混合均匀制成;所述纤维素分解菌株为人参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阿氏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木质素分解菌株为克雷伯氏菌;所述蛋白质、淀粉降解菌株为苏云金芽孢杆菌、硼酸赖氨酸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嗜酸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附着载体;所述附着载体为沸石或锯末。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克附着载体上所含的总活菌数大于等于5×109个。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用于消除大棚蔬菜连作障碍。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应用,包括:在耕地时,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按每亩20~25kg的用量均匀施撒。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纤维素分解菌株、木质素分解菌株及蛋白质、淀粉降解菌株分别进行活化、培养,使得每株菌的含菌量大于等于4×109CFU/mL,分别获得纤维素分解菌株、木质素分解菌株及蛋白质、淀粉降解菌株的菌液;步骤2,将步骤1获得的纤维素分解菌株、木质素分解菌株及蛋白质、淀粉降解菌株的菌液,按照体积比(1~3):(2~6):(1~3)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液态复合微生物菌剂。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步骤3,向步骤2获得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剂中加入附着载体,混匀,晾干,获得固态复合微生物菌剂。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附着载体为沸石;其中,每升液态复合微生物菌剂加入0.5千克沸石。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人参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阿氏芽孢杆菌、克雷伯氏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硼酸赖氨酸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嗜酸芽孢杆菌这8株菌分别在NA固体斜面培养基中活化;再分别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中,然后在30~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0~24小时,使得每株菌的含菌量大于等于4×109CFU/mL;然后将这8种菌液按1∶1∶1∶3∶1∶1∶3∶1的体积比进行组合,得到液态复合微生物菌剂。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向获得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菌剂中加入附着载体,混匀,晾干,获得固态复合微生物菌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选用微生物菌剂来防治大棚蔬菜连作障碍,利用相关功能微生物来调理连作土壤营养状况和微生物结构,进而提高作物抗逆能力,能够达到消除连作障碍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中,纤维素、木质素降解菌株能快速分解连作土壤中的植物残体,产生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避免植物残体自然腐烂后对作物根系的伤害;淀粉、蛋白质降解菌株能杀死连作土壤中藏匿的害虫及虫卵等,有效减少相关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本专利技术中多功能微生物复合,能够有效拮抗病菌,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减少细菌、真菌性病害对植株根部的侵害;可增强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和提高作物产量,消除连作障碍。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消除大棚蔬菜连作障碍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微生物菌剂和附着载体;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由纤维素、木质素分解菌株和蛋白质、淀粉降解菌株混合均匀制成;其中,纤维素、木质素分解菌株有:人参芽孢杆菌Bacillusginsengisoli、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aryabhattai、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蛋白质、淀粉降解菌株有: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硼酸赖氨酸杆菌Lysinibacillusboronitoleran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嗜酸芽孢杆菌Bacillusacidicolastrain,以上各菌株可在陕西均良土壤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购得;附着载体为沸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和附着载体的比例为1L对应500g。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制备上述消除大棚蔬菜连作障碍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1)所用菌株有8种,分别是:人参芽孢杆菌Bacillusginsengisoli、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aryabhattai、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硼酸赖氨酸杆菌Lysinibacillusboronitoleran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嗜酸芽孢杆菌Bacillusacidicolastrain;(2)微生物的混合体积比为:1∶1∶1∶3∶1∶1∶3∶1,其菌液浓度均为大于等于4×109CFU/mL;(3)培养基1)NA固体培养基,用于菌种活化,配方为:胰蛋白胨10g、酵母浸粉5g、氯化钠10g、去离子水1000mL、琼脂15-20g、pH7.0。2)LB液体培养基,用于菌种发酵,配方为:胰蛋白胨10g、酵母浸粉5g、氯化钠10g、去离子水1000mL、pH7.0。微生物菌剂所用的附着载体为经过灭菌的沸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由纤维素分解菌株、木质素分解菌株及蛋白质、淀粉降解菌株混合均匀制成;/n所述纤维素分解菌株为人参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阿氏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n所述木质素分解菌株为克雷伯氏菌;/n所述蛋白质、淀粉降解菌株为苏云金芽孢杆菌、硼酸赖氨酸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嗜酸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由纤维素分解菌株、木质素分解菌株及蛋白质、淀粉降解菌株混合均匀制成;
所述纤维素分解菌株为人参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阿氏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木质素分解菌株为克雷伯氏菌;
所述蛋白质、淀粉降解菌株为苏云金芽孢杆菌、硼酸赖氨酸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嗜酸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附着载体;
所述附着载体为沸石或锯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每克附着载体上所含的总活菌数大于等于5×109个。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用于消除大棚蔬菜连作障碍。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耕地时,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按每亩20~25kg的用量均匀施撒。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纤维素分解菌株、木质素分解菌株及蛋白质、淀粉降解菌株分别进行活化、培养,使得每株菌的含菌量大于等于4×109CFU/mL,分别获得纤维素分解菌株、木质素分解菌株及蛋白质、淀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刘永军,张至,张驰,白慧,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均良土壤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